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股神系统之无所不能 > 第六十一章、苏三山事件

第六十一章、苏三山事件

李定国分别在9.5元和9.6元买入的苏三山,在经过近一个月的下跌之后,股价跌到了.3元,跌去了1.5左右,跌幅高达近20%,但和其它个股相比,股价下跌即不惨烈,也不顽强。

无奈,李定国是挪用公款和恶性透支,无法承受股价长时间的下跌。特别是看见沪市指数连续触及777点所谓的“铁底”时,感觉异常不好。

久盘必跌!

现在,他对大盘的判断与入市时完全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之前,他被沪指777点“铁底”和K线图中漂亮的双底形态吸引,认为大盘至少有一波象样的反弹,自己就可以收获满满。

可之前判断的那一波反弹并没有出现,反而是沪市指数连续触及777点“铁底”,试探承接力度。

李定国知道,当盘中资金失去耐心时,所谓777点“铁底”就是纸糊的“铁底”!

不得不说,李定国的盘感非常敏感!对后市的预测也非常准确!

之可惜,他的资金是违法资金,只能挣,不能亏!

现在李定国深度被套,他必须全身而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盘面的感觉越来越错。

于是,他决定铤而走险!

1993年11月2日收盘后,焦躁的李定国走在BH市街上,他看见街边有一个个体印章雕刻摊点,想到宝安股份收购延中实业的事情,心中突然有了注意,他在印章雕刻摊上,雕刻了一枚“正大置业公司”的公司攥在怀里,然后偷偷摸摸地回到了湘省株洲。

在11月3日这天,他又偷偷草拟了一份正大置业公司收购“苏三山”股票的稿件攥在怀里。

在李定国的计划中,就是要通过散布正大置业公司收购“苏三山”股票这个虚假信息,刺激“苏三山”股票大涨,让自己全身而退。

当然,如果能挣一点最好。

可如何让这则消息散布出去,是李定国苦恼的事情。

当时没有网络,信息除了口口相传之外,就是新闻报纸,李定国想到了《特区证券报》!

《特区证券报》在当时是以新闻快捷而著称,各大证券营业部在信息公告栏上,都会粘贴,供股民浏览。

但如何通知《特区证券报》,李定国想到了曾经工作过的ZZ县,自己有熟人在邮电局工作,可以通过邮电局的信息设备,将自己拟好的正大置业公司收购“苏三山”股票的稿件发给《特区证券报》。

李定国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谎称需要向自己工作的办事处传真一份文件。

要知道,在九十年代初,能够在特区工作,个个都是牛人。

李定国在他的朋友眼里,就是这样一个牛人。

他的朋友听说只是借用传真机发一份传真文件,当然是小事一件!

发一份传真,没有任何损失,又交好李定国这位牛人朋友,当然是一件好事。

于是,他就将一台久置未用的“641”传真机借给李定国使用。

李定国就将那份自己拟好的正大置业公司收购“苏三山”股票的稿件发给了《特区证券报》。

半个小时之后,李定国又冒充正大置业的总经理向《特区证券报》打电话询问是否收到了传真。

当时,报社还询问了他除了4条收购理由之外,还问他是否有其他实力时,李定国知道言多怕失,他只表达了自己收购苏三山的决心之后,就急忙挂断了电话。

11月6日,“北海正大置业致函本报向社会公众收购‘苏三山’股票,见诸报端!

黄子轩拿着这份《特区证券报》,将这篇新闻稿认真地看了一遍。暗想,这个李定国也真是一个人才,胆大包天,就连这种事情都做得出来。

黄子轩拿着报纸,走进了营业部大厅,营业大厅里的股民都在议论北海正大置业收购苏三山的事情。

“涨!肯定大涨!二级市场的收购啊!”有人兴奋地说。

“天上掉馅饼,总算砸到我了!老子在苏三山亏了50%,不涨二倍老子不走!”有人恶狠狠地说。

“北海置业什么鬼?没听说过!”有人还是比较有理智,这就是典型的不熟不做。

“这是收购题材,越朦胧越好,苏三山不会差到哪里去的!”有人信信满满。

“朋友,你也知道北海置业收购苏三山的事了?”有人见黄子轩拿着一份《特区证券报》问道。

“随便看看!”

黄子轩是位穿越者,股神系统也只是让他经历苏三山事件,没有让人参与,所以,黄子轩只是敷衍道。

“如果手里没有苏三山,开盘就买,肯定涨!”那人鼓吹道。

黄子轩只是笑笑!

那人无趣,只好走了!

九点半开盘之后,苏三山并没有出现大家预期中的大涨行情,李定国在湘省ZZ县一家证券营业部,看着苏三山开盘并没有出现大涨,心中紧张。

难道自己的计划失败了?怎么没有人抢盘呢?

但他忘记了,在股市里,炒作要有资金引导,才会吸引那些观望资金的积极介入,股涨才会上涨。

李定国开出的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想自己坐轿子,别人抬。在开盘时,当然就会出现冷场的现象。

“怎么没人抢盘?”有人纳闷。

象这种收购消息出来之后,被收购标的都会出现大幅度高开才对呀!

他们没想到,这个消息只是一个虚假消息,北海正大置业收购苏三山纯粹子乌虚有。

但在进入连续竞价阶段后,还是有大量买盘涌入。

黄子轩发现随着大笔买盘的涌入,苏三山股价出现了急剧上涨,9元、9.50元、10元……

苏三山的股份几乎以整数位往上涨。

“快买,再不买来不及了,肯定翻倍!”有人大叫。

“涨涨,再涨!要突破10.50元了!”有人非常兴奋

…………

大单频频涌入,将苏三山的股价一浪接着一接的往上推送,其最高价冲至11.50元,涨幅接近40%。

李定国在株洲某证券营业部见到苏三山的股价在买盘连续的涌入下,出现了急升,心中大喜,他赶紧给自己的鹏城的代理人打电话,让他逢高全部出清苏三山股票。

可接下来的事情,让所有投资者大失所望,交易所发表郑重声明,称至今没有收到任何相关报告,并称北海工商部门无“北海正大”企业登记记录,忠告广大股民对自身的投资行为作出慎重的决策。

当日,苏三山股价应声而跌,瞬间急挫至.6元后才企稳。

经此事件之后,苏三山的股价一厥不震,踏上了漫漫熊途。

有人分析,苏三山事件是压死大盘的最后一根稻草,777点防线和申能的1元保卫战的失败与之有关。

这件事,监管层非常重视,从发给《特区证券报》的传真上有传真地点:ZHUZHOUXLAN,这样很快就找到了李定国。

李定国就成了第一个散布虚假消息而坐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