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晋慧帝 > 第二十二章 关于如何说服朝臣的第一次会议(中)

第二十二章 关于如何说服朝臣的第一次会议(中)

至于甲三九是天赋异禀的过目不忘,这个别人羡慕不来。

两人凑在一起经常可以给子善小小的惊喜妙思。

所以两人算是子善小小的智囊团。

“至于礼部和吏部,这件事和他们什么关系都没有,会保持中立态度,是可以争取的力量。”甲十二敲了敲桌子。

这是他思考的习惯,刚刚来到这的时候,子善找甲十二商量事情,他不经意的敲了敲手指,吓了阿灵一跳。

这是属于面君失仪,是大不敬过错。

如果是国朝里的臣工还好说些,可甲十二是什么人。

和黄门内侍一样,一个是家臣,一个是家奴罢了。

不尊敬主人,还有什么前程在。

阿灵胆子小,但是心肠好,加上甲十二几人是萧肆领过来的,那次结束之后,阿灵悄摸摸的找机会,把甲十二拉倒角落里。

仔仔细细的和他交代这些事情。

甲十二虽然聪明,可是以前到底没有服侍过国君,且他清楚自己的身份,被阿灵这么一提醒,自己也吓的一身冷汗。

若是子善执意追究,他刚刚到陛下身边,就被退回去。

他肉眼可见的预想到了未来的日子有多惨。

成为中曲史上第一个,国君不满意的人。

不仅仅丢的是他自己的脸,还丢他为国殉葬的师父的脸,丢了整个中曲的脸。

被自己吓到的甲十二,急急忙忙的去找子善,二话不说,叩首请罪。

开始子善还是很懵逼的,怎么相处好好的,说请罪就请罪。

结果,待甲十二老老实实说出事情原委之后,子善哭笑不得。

他站在铜镜面前,仔仔细细的看着自己这张脸。

他怀疑,自己就是长得那么凶神恶煞吗?一点不对就要发作吗?让身边的人这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

不对呀,他怎么看他这都是美姿颜,清朗俊俏美少年的模样吧。

这放到前世,他这可以妥妥的直接靠脸出道。靠脸吃饭的。

子善却是忘了,这和长相无关,这和地位有关。

首先一条,他是晋国国君,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人战战兢兢了。

更重要的一点,他是少年国君。

大家都清楚,少年人都有些多多少少的少年意气,若是子善少年意气上来了,要惩罚几个人出气,谁拦得住,又有谁会拦呢。

拦住,不让他出这口气,性情变了怎么办。

因为子善的年纪,使得内阁加上萧肆,都小心翼翼的很。

对于甲十二还有一点。

他是中曲的新任主人。

虽然中曲对外宣称的一直是为国为民,但是只有进了中曲的人才知道。……爱奇文学www..*…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受训的第一课是超级强化式洗脑,不是忠于晋国,不是忠于姬氏氏族,甚至不是忠于皇帝。

而是,忠于姬氏嫡系血脉。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子善,现在在位的是嫡系旁支,他甚至都不会知道中曲的主事人到底是谁,哪里可以像子善这样肆意调用做事。

中曲,是一只独属于姬氏嫡系血脉的力量组织!

对于甲十二来说。

子善是掌握他性命,荣辱的人。

他镇定不了。

好在,和甲十二预想的子善勃然大怒的得到情况不一样。

直到很多年以后,甲十二依旧记得,那天早上。

皇帝的寝殿中。

他战战兢兢,背上布满冷汗,跪在地上,额头贴着地面,等待着年轻的国君对他进行,或许是最后的宣判。

他本以为,国君勃然大怒,最好的结果也是要中曲换个人过来,他会丢尽中曲数十年在主子面前积累的面子。

可是,他以为的场景没有出现。

那位俊美无双的少年国君,哈哈一笑,好像并不在意这件他以为天大的事情。

国君拉起了他的手,笑眯眯的亲自把他扶起来。

言说道:“孤当是什么大事呢,这点子事儿还值当你这又跪又磕的,赶快起来,这头都磕红了。”

少年的声音犹如春风拂面,让甲十二久久不能忘怀,而正是那一刻,他彻底把誓死效忠这几个字,刻到了骨子里。

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国君不仅没有计较他君前失仪的过错,还允许他继续维持这个习惯。

“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以后不用忌讳,孤准了。”

就这样,甲十二小小的习惯得以保存。

甲十二收回心思,再次看向甲三九。

这是两人的习惯,只要两个人一起商量事情,确定决策,执行计划,都是甲十二开头把路子先说,甲三九不紧不慢的在后边补充。

他们是一对难得的黄金搭档。

“倒也不必争取,属下倒是觉得,只要二部保持中立态度就是对您有利的,毕竟不管怎么说,内阁两位辅国大人是站在您这边的。”甲三九顿一顿,继续说道。

“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国朝所有大人都不同意,但是都保持着这么一个中立的态度,那么您这个政策就可以执行下去。”甲三九一针见血的指出如今的局势。

甲十二依旧敲着桌子,仔细转了一遍,才开口道。

“陛下,是这么个道理,属下刚才仔细想了一下,只要有两位辅国大人的支持,我们就会无形中增加许多筹码。”

“比如呢?”子善来了兴趣,坐直身子看向甲十二。

“比如,陛下和辅国大人都赞同的事情,你有什么理由不赞同?”甲十二狡猾的笑了笑。

这就是一种另类的思想绑架,就像是你大领导和直系领导都同意了,你不同意?你给我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说不出来我开了你。

基于这种情况下。

大部分人是不会强出这个头的,而是希望身边的同事来做这个出头鸟,到时候自己则是进可攻,退可守。

可一国的朝堂上都是些什么人?

都是经过了无数的挑选,甄别,考核留下来的人才,谁比谁啥?

所以,不会有人出头,事情会顺利进行下去。

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可没有什么死谏的说话,你因为进谏言而被国君处死,可不会有人觉得你伟大。

大家一定觉得,你肯定是犯了什么大错,否则国君为何莫名其妙的处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