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帝国异闻见闻录 > 30匡扶赵氏?

30匡扶赵氏?

李陵漫无目的的游荡在长安城中,自打被曹孟在长安北门拦下来以后,不过三四天的功夫,自己的命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转瞬之间,自己就已经从一个游散的帝国亲王变成监督统帅十万帝国新军的统帅了,这其中的高低变化大概也只有自己清楚了,不过自小就经历过从皇帝到亲王的变化的李陵而言,从亲王变成帝国统帅,并没有超过他的接受范围。

但齐王殿下仍然需要时间盘算着自己未来的出路。

漫步于长安城舒适和暖的阳光中,寻常百姓为了生活不断奔波操劳,寻常巷尾的万家烟火构成了帝国,只有那些升斗小民用他们的操劳与奔波才能构建起这样的长安与这样的帝国,但长安与帝国却从来没有真正关注过他们的生活。

长安城的阳光十分和暖,随着阳光普照与春季的来临,封冻的河流又一次恢复了往日的汹涌,水绕长安的奇景又一次回到了长安人的日常景观中,前朝皇帝在长安大大小小的河流边上都种满了柳树,每次春天一到,十里垂杨柳,参差十万人家的江南景色也可以在长安城中见到。

随着帝国的国势日强,长安城涌入了大量的居民,从西方绝域中操着外国波斯语的湖人与胡姬到关东三十六郡国中操持着中原雅音的世家子弟,再到江南郡县中与南方百越披发文身的百越子民,甚至于那些倾羡与中原衣冠繁盛而决定放弃牧马游猎的游牧民,长安成为了公元三世纪的世界中心。

热闹非凡的清平坊中有着天下最珍贵的物产,任何一个人只要在清平坊中漫步十里,出来以后,那些自乡下来的毫无见识的农村小伙也可以声称自己见过世界了,清平坊也正如帝国一般壤括宇内,九荒合的奇珍异宝无所不有,自东方到西方,自北方到南方,大漠沧海无所不有,可也正是这样的清平坊,有着天下最让人向往的奇珍异宝,却也让人最感觉不到人间温暖与万家烟火的存在。

正如未央宫中清冷致命的皇家事宜一般。

李陵一步步离开了未央宫,自己父亲花尽一生精力建立起来的帝国与未央宫巅的宣室殿,其实并不适合自己,父亲穷尽一生去守护这个冰冷无情的帝国皇室,却最终被自己最信任的弟弟与禁卫军将领所谋害,自己生于帝王之家,也就罢了,只要自己一生不参与权力游戏,自己的叔父,富有四海的帝国天子怎么会关心在意一个富家翁侄子的生活呢。

可是自己最亲爱的叔父啊,在夺走自己父亲用尽一生建立起来的帝国与皇帝宝座之后,居然连个富家翁的位子都舍不得给自己,堂堂帝国的齐王只能在帝国天子无情的操纵与算计下像个提线木偶般过着一切都已经预设好的生活。

无情从来都是帝王家。

……

赵姑娘漫步于长安的繁华街头,自己已经离开快要一年的时间了,也不知道自己那个从来长不大的帝国齐王怎么样了,自己可是自打出了三关九塞之后,日月兼程的往自己阔别已久并且想念不已的长安城李陵跑。

霜星寒月照耀帝国,千里路云与月,自雁北往长安城的千里路,自从先帝开始主持修建的帝国驰道在数十年的风雨未改中第一次展现了他们的重要价值,千里的驰道,遇山开山,遇水建桥,笔直的通向帝国的心脏与大脑,数十年的苦工让雁北军情奔波往返于长安城的时间缩短了一半,这也就意味着皇帝与帝国的触手第一次可以触及雁北的白山黑水之间。

皇帝的权威随着驰道与帝国的旌旗传遍了帝国上下。

甲“你们听说了吗?皇帝要在长安城的上林苑建立新军,皇帝陛下这是要教匈奴人做人了呀。嘿嘿,那些瘪犊子玩意也有今天啊”

乙“那只新军多少人啊?皇帝陛下让谁来掌管这么庞大的军队啊?”

甲“嘿,你肯定猜不到啊,那位祸害了咱长安城十几年的齐王殿下要统帅这只十万人的新军了。”

乙“齐王,那个纨绔子弟?”

甲“对头,就是那个每天只会飞鹰走马的齐王殿下,也不知道皇帝陛下看中了他哪一点。”

乙“嗨,齐王再怎么样,也是皇帝陛下的亲侄子,皇帝陛下估计想让他乘着年轻建立点军功,然后名正言顺的给他片大封地。”

甲“也是这个理啊,我要是有个皇帝叔叔,就好了。”

未央宫中的任何消息总是能够在很短时间内传遍整个长安城乃至于整个帝国,无论真假,皇帝建立新军的消息,不过数个小时间,就应经成为了长安城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大有如同后世某个明星出轨般的热门效应。

长安北门依旧雄壮宛如天上宫阙,巨大的青条石砖墙足以让任何入侵者望之却步,巍峨雄壮的帝国第一关墙显示了帝国中兴的强大国力。飞鸟难度,只手可擒浮云的高大城墙是帝国最后的防线,也是赵姑娘回到长安齐王府的最后一道关卡了。过了帝国最气派的北门,赵姑娘半个时辰内就可以让那个只会调戏良家妇女的齐王殿下,乖乖坐在齐王府的位置上用鸡蛋热敷着他变成熊猫眼的眼睛。

半个时辰前,赵姑娘还站在北门十几里长的入门检查队列中时就听到了皇帝要建立新军,自己那个祸害长安城十几年的齐王殿下要统帅这只强大的十万人的新军,进而还要负责保卫长安城,反击匈奴,保卫帝国了。

“怎么肥事?”

赵姑娘听着那个路人大叔和那个路人青年的对话,心中有着无数疑问等待着自己和齐王李陵的解答,那小子和自己一起长大,从来也没有说过要建功立业,封侯入相之类的话,他出生的时候就是先帝的太子,十年前是皇帝,之后十七年就一直是帝国的齐王殿下了,从小就是王爵起步的李陵居然会听皇帝的话去做一个吃苦受累弄不好还要背锅的将军。

打死赵姑娘都不信这一切都只是齐王殿下突然责任心爆炸想要承担起先帝与他皇帝叔叔对他的应有期望。

那位威风面的齐王殿下需要一个人来告诉他,他李陵从来都不是一个人。

……

曾经作为阿房宫主要生活用水的渭水,曾经因为宫女们倾倒的化妆水变得五彩缤纷,进而不再可以饮用,阿房宫与秦帝国的浩大,不仅耗尽了天下人力与物力,也同样让渭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渭流涨腻间,哪怕是阿房一炬后的百年后,渭水中也总能捞出发光的鱼类,但随着时间的漂移,帝国烽烟随着浩殇的时间洪流,悄然散去,渭水与关中又一次恢复了往日冠绝天下的风采。

渭水流经长安城,并将这座号称帝国心脏的庞大城市一分为二,渭水以右是冠绝天下的未央宫殿群与王侯们的住宅区,渭水之左则代表了长安城贫困落后的一面,数十万的平民占据了长安城居住人数的百分之十,却只能在长安城中那片渭水以左的狭小土地惨淡求生。

如血的夕阳中,李陵通过了沟通长安南北的巨型石拱桥,渭水桥上齐王殿下拉出了很长的影子。。赵毅等二十义从身穿重甲,牵着马慢慢踱步于齐王之后,石拱桥上装饰着一千百只汉白玉雕成的石狮子,每逢春季的日出日落,渭水观狮总能成为长安居民心神向往的娱乐活动。

但这次不一样,二十个重甲负剑的高大武士劝退了绝大多数长安城居民在桥上观赏日出的情致。

“叔父啊,皇帝为什么会突然要我编练新军啊?这说不通啊,如果他需要宗室的力量去支持李政登基称帝,他也有更好的选择,我那个英雄无敌的表叔清江王,出将入相二十五年,历经战阵七十二回,从南方百越一直看到匈奴的狠人,怎么说也比我合适啊,我就一长安城的纨绔子弟罢了。更何况,他就不怕我用着新军也来一次黄袍加身,从李政一个黄口小儿手里拿回帝冠。这回啊,皇帝怕是要对我下狠手了。一次性清洗掉所有可能威胁李政的人。”

李陵一开口,除了赵毅以外的所有重甲武士瞬间分列成了两队,站在了石桥的入口两端,横刀直立间将如潮水般涌来的人流截断在了渭水的两岸。

“……”赵毅沉默了很久,想为皇帝辩护,却又不敢真的相信玩弄权术这么多年的皇帝是真的良心发现了。

“唉,我不应该把赵芸那个傻姑娘叫回来的,我真是自身难保了,到时候牵连到她该怎么办?”

李陵靠在一只石狮子上,以手托颌,脑子里不住的浮现出赵姑娘一脸傻笑的傻样。

……

初平四年,太宗皇帝托新军十万于昭帝,时年惠帝岁,聪颖过人而年岁尚小,故太宗皇帝意欲任昭帝为国家柱石,而扶社稷于将倾,后果值倾覆,帝受命于危难之际,受任于败军之间,横刀立马而匡扶国家于危急,昭帝辅政二十一年间,未曾负太宗皇帝之寄望,赵氏之安,功在李陵。

《旧赵书.昭帝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