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帝国异闻见闻录 > 26秦归故土

北构西折的骊山余脉横贯长安城,未央宫中诸多大臣甚至可以摸着飘入宫殿的轻薄浮云,遥望着远方的宝石般的翠绿色骊山,华山,骊山让未央宫成为了南北最高的建筑与帝国建筑奇迹了。

皇帝坐在黄金宝座上看着不远处的帝国臣僚,以及更远处如同蝼蚁般渺小的长安居民们,皇帝每天坐在那张椅子上,看着一街之隔却如同天壤之别的臣民们,全天下与全世界的命运就这样交在了皇帝一个人的手里。

李陵看着那个人,面对天下与帝国的主宰者时,虽然渺小却仍然坚持着自己生而为人的底线与自信,傲然屹立于皇帝的宝座之前。

虽然渺小但不卑微。

“河南地虽然水草丰美却遭逢着匈奴人的凌虐,二十年间,匈奴侵入河南地的次数已经多达五十余次了,河南地不是一个适合安置西秦的地方。”

云侯在听完了蔚青将军的进言以后,也站了出来,站在蔚青将军的左边,开口道。

“西秦一族,民不过二十万,却拥兵十五万,西秦一族的剽悍骁勇,闻名于天下,也让所有听说过西秦一族威名的胆怯者闻风而丧胆”

蔚青将军满眼诧异的看着云侯,这些年征伐西秦的战役,云侯家也有丧生于战阵的人。

蔚青并不能理解云侯为什么要为西秦一族挺身说话,这并不符合云侯留给世人的印象。

“陛下,这一十五万西秦军队,挽弩北向,则足以北制匈奴,令胡人不敢南下而望三关九塞,负剑西向,则西域十万里河山,在顷刻之间就不会为帝国所有了,若使秦军负甲东向而向帝国,关东三十六郡国何曾有能挽天下于将倒的强军。”

蔚青将军站在了那里,拿着朝板与云侯据理力争,丝毫不因为云侯腰间的三公大印与他头上的斑驳白发有着一丝后退的意思。

秦军悍勇善战的威名贯彻在了东方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从三岁刚开始记事的孩子到七十余岁的老人,无一不害怕恐惧着秦军。

秦军威胁帝国四十年,可以说站在朝堂上的所有人都有亲人朋友死在秦军的手上。

蔚凌将军的一番话,让朝堂上所有人都想起了西秦军队威胁帝国的那些年。

“陛下,蔚将军所言极是。”

这是三公之一的陈阳,陈阳站在了蔚青将军身后,一躬到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力挺着蔚将军的建议。

“陛下,蔚青将军所言极是。”

不过是刹那功夫,陈阳背后站满了朱紫大员以及出身于关东的士族,满庭大臣就好像经过若干次的排练后,异口同声的力挺着蔚将军的建议。

“如果河南地的一十五万西秦军队,负弩南下,这十五万重甲武士,如同潮水一样汹涌而下,河南地通向关中的各条要道上,可并没有长城要塞阻滞他们,如果他们东向而征服关东三十六郡国……”

云侯单手负背,渊亭峙立于满朝重臣之前,只是用他标准而硬朗的官话讲出了短短数十字,满庭重臣尽皆默然,不再出声。

“先帝未起之时,在场诸位可是让秦帝在关东的统治,一夜之间瓦解的功臣,秦军的兵锋与复仇名单,诸位可曾忘记了?”

跪伏在云侯对面的那些士族出身的大臣们,脸色难看极了,他们脸色变化之间,远胜于西川变脸的绝活。

云侯高冠大袖,静立于皇帝与重臣之间,却让每一个人都露出思索的表情。

“陛下,关中通往河南地的诸条要道,可有足以挡秦军兵锋的几部强军?”

云侯摸了摸自己飘然欲仙的胡子,扫视了满堂了静寂的大臣与皇帝,不露声色在所有人都没有注意的时候满意的点了点头。

“蔚将军,河南地往关中诸条要道上,是否有着强军,足以阻挡秦军南下。”

皇帝坐在那里,不动声色,对于宝座不远的蔚青将军发问。

“陛下……”

蔚青跪在那里,没有出声,只是头顶却突然冒出了冷汗。

“太尉,你执掌天下军事与各郡国的军队的实际情况,你回答朕,关中北向河南地的诸条要道,是否有着足以让西秦军队折戟的强军?”

皇帝的声音在蔚青将军的沉默后,陡然加沉,并在陡然间将自己的话语锋芒转向了关东士族的领袖之一的太尉。

“陛下……”

曹嵩也跪在了蔚将军的身后,看着那个头发胡子花白的老头子颤巍巍的跪下了,皇帝沉默了。

曹嵩跪下以后,偌大的朝堂更加的寂静了。

“如果西秦转向关中与关东,我帝国是没有办法阻挡他们了吗?在座的各位,谁不是那个饱读经书的人,如今却只能沉默了?”

皇帝又一次离开了自己的宝座,站在那里,声音缓慢而低沉,所有站立在皇帝前的人都被一道锐利而尖锐的目光扫过。

李陵看着自己叔父,皇帝头发白了,却仍然拥有着让在场所有人害怕的气势和眼神,数十年军旅生涯不单让他成为了当时名将,也让皇帝有着让人害怕的狰狞铁血之势。

所有人跪倒了皇帝的眼神下,皇帝看着不远处跪倒了一片的所有人,所有人无一例外。

“帝国横跨东西九万余里,南北同样也是九万里,从东海之滨到西方绝域黄沙,北方的山海之间到南方大洋,四海荒之内,聚集在帝国旌旗下的帝国精锐们可是向来无敌的。”

皇帝拖着他长长的龙袍,站在诸位大臣之前,用一种让厉声呵斥着他那些并没有治国理事能力的群臣们。

“陛下息怒!”

位极人臣的三公九卿们在皇帝的震怒下,也如同排练过一样,跪倒,求饶,请皇帝息怒,经典的大臣求生三部曲一气呵成。

李陵偷偷抬起头看了眼皇帝,发现皇帝陛下看着那些只会跪成一片求饶的大臣们,透过璇冕也能看得出,皇帝头顶上的结也是越拧越深。

但李陵看着皇帝没有变红的耳朵,就知道自己的皇叔没有真的生气,这都是皇帝预设好的计谋。

“陛下息怒……”

又是云侯那样深沉又有辨识度的声音,云侯虽然与群臣一样跪倒在了地上,却没有和那些大臣一样不知所措。

“陛下,当今之计,还是在于早点定立新军了,如果长安城内有一只强大的近卫军,由皇帝陛下亲自率领,帝国外重内轻的局面必然随之改变了。”

云侯镇定的声音,让群臣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一样的镇定了下来。

“臣等附议!”

毫不知情的吃瓜九卿们在知晓内情的三公的带领下,竟然对于皇帝建立新军的提议全票通过了。

就这样,帝国在皇帝与三公九卿们的英明领导下,团结在以帝国皇帝为首的第二代领导人的积极领导下,成功达成了对帝国大政的共识。

“那么,秦卿,你愿意从西秦部族中抽调一万人的精锐到长安,与帝国本部精锐组成新军么?”

皇帝看着那个一直垂手站立在一旁,如同一潭清澈湖水般宁静的老人,脑中流转过万般想法。

“陛下,那我族剩下的二十余万老少该作何处理?”

秦辉看着站在不远处的皇帝,问出了自己想知道,朝廷也一直没有决定的重大事项,关于西秦一族归降以后的处理问题。

皇帝沉吟着在秦辉面前踱了几步,然后想了很多,等他停下来的时候,皇帝睁大了眼睛,与秦辉对视着说:

“西秦一族,本来便是秦时战乱,西迁出去的秦国遗民,你们是秦人,秦人是关中人,所以,如今你们想要回归帝国了,也应该回归到关中来了。”

皇帝让西秦人回迁关中的说法,极大的震惊了朝堂上的列位文武官僚,关中险塞沃野千里,是天府之国,也是历代以来的龙兴之地。

皇帝想让拥兵十五万的秦人直接居住在关中,无疑是在自己最柔弱的心脏上安放了一个定时炸弹。

随时有可能会将帝国与自己的宝座炸的粉身碎骨。

“陛下,当真愿意让我西秦一族,回归关中故土,让我们这些飘零流离西方绝域百年的孤魂野鬼再一次团聚在先祖的坟墓边?”

秦辉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也让人无法看清楚他眼中真正在想的东西,他激动抬起自己布满老茧的手,重重的拍在了皇帝肩上。

一百多年来,西秦一族做梦都想要迁回关中,在自己祖先的坟墓旁边,过上秦人前年来一直承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

……

初平四年,四月初四,帝大会群臣蛮酋于未央之殿,时万国衣冠齐聚于宣室,轻云浮掩于群宫之巅,万臣云集于皇帝之下。

会此时也,西秦东向而降于国,辉请见于帝,帝曰“秦人者,秦皇之后,秦皇者,征万国于一者也,凡居于六合天下诸土之民,莫不静思归于先祖墓边。秦人亦当复如是,当此天下一合,六海归于天子之时,秦人可归故里家乡。”

秦辉闻帝之言,涕流满面,感伤不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