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朝少年郎 > 第十八章:农耕生活

第十八章:农耕生活

并且以那人的聪明才智,一定会想到大量粮食流出关外的后果便是草原上多出一支雄壮之狮,搞不好这头孟狮会直接打到京城。

所以有了限制食盐的条咧之后就一定会有限制粮食的条列。

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只需要限制好粮食,草原的人口就永远不可能多起来,只要人口不多,就算是这些蒙古,瓦刺,鞑靼……闹得再凶,京都也不会放在眼里。

所以一定得自力更生。

陪同着李清都的是道士张宇初!

这家伙似乎已经在北破城耗上了,李清都不提让他离开的事情,他也很自觉的每天吃饱了睡,睡饱了了吃。

然后就是耍剑,只是这三脚猫的功夫怎么看也不像能杀人。

只是那青莲剑法的奥秘李清都一直参不透,很不科学,结合了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除非真的有内力外放这一说法,不然很难解释凭空出现的莲花。

看着一路东看看细看看的张宇初,李清都忍不住问道:“话说好好的江南不呆,你一个人跑到西北荒漠做什么。”

“我也不想啊,是我师傅逼着我来的。”张宇初很无奈。

看着一脸无辜的表情,李清都稍微信了几分:“你师傅让你跑到西北做什么,不会是想让你送死吧。”

“呸呸呸……我师傅怎么可能想让我死。”

顿了顿的张宇初继续道:“告诉你也无妨,其实是两件事情。第一便是日前我说的参悟佛法,融合佛道两家精髓修成一体,天下佛道一家亲。”

对于这远大的目的李清都打死都不会信。

道士是不可能同情和尚的。

“第二件事呢?”

“开剑锋!”

李清都皱眉:“什么意思?”

张宇初指了指背上的桃木剑:“此剑名曰‘赦神’,可降妖,除魔,镇龙,斩鬼。乃是我龙虎山镇山之宝,已经蒙尘百年!我师父说我将来用得上,也唯有此剑,方可助我他日‘天人两隔’。”

“什么鬼东西?”李清都盯着张宇初背上那漆黑的桃木剑:“你确定这东西不是你师傅后山砍柴给你做的。”

“这个确实不是。”

“怎么开剑锋!”

“找天山传人。”张宇初道。

李清都心头一震,忍不住多瞄了两眼道士,心头道:“这杂牌道士说的究竟是真是假,这也太能扯了。”

虽然后世听说过很多天山的传说,但是他一直以来都觉得那是小说家杜撰的。

来到这个世界半年多也没听说天山的事情!

李清都想了想道:“那你知道天山在什么地方吗?”

道士摇了摇头:“这个不知道。”

“那你慢慢找吧。”

“嗯。”

李清都又仔细打量了一遍,确定眼前不是个傻子,然后才继续问道:“你那青莲剑法是怎么修炼的。”

道士脸颊微红:“其实和佛家的莲花妙法没有关系,我是骗那和尚的!”

“那莲花怎么浮现的。”

“术法。”

“能教我吗?”

“这个真不能……!”

“别那么小气,你看这些天你吃我的,喝我的,住我的,我也没跟你计较是不?”

“那也不行!再说这术法也只有我能学会,龙虎山五百师兄弟,十二位师伯,六位师叔祖只有我会!”小道士皱了皱眉:“也不对,还有一人也会,但是现在他已经不在龙虎山了,去了京都。”

李清都半信半疑,他曾经问过崔晨关于这个世界武道的架构。

崔晨那半吊子讲都讲不清楚。

只告诉李清都世间武夫从低到高大致划分为九品。

一二三品为下三品,四五六品为中三品,七九为上三品!

下三品只需要勤加修炼人人可达到,无非是筋骨结实一下,气力大一些而已!而中三品需要一定的资质,或者是长年累月的苦修,才能踏足。

达到中三品可飞檐走壁。

至于上三品,已经能成为一宗之主,一派之长,其中尤其以九品最为出名,被冠以‘武道宗师’的称号。

这类人以一敌百有些夸张,但是以一敌十还是绰绰有余的。

如果再进一步,并就是如同“甲子剑圣李重越”这种自创指尖剑,一剑破百甲的传奇人物,不过这类存在整个天下也屈指可数。

被自己斩杀的红袍和尚应该至少达到了五品以上。

按照这个预测的话,武力值也还没达到不可控的地步,只是不知道三百配备诸葛连弩的轻骑能不能围杀‘武道宗师’。

李清都跃跃欲试!

道士张宇初看似傻头傻脑,但是这家伙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一个字没吐露给李清都,尝试几次都失败后就彻底放弃了。

只能等以后再想办法!

袁少聪跟了一路,真心佩服自家世子的脸皮,完全是铜墙铁壁。

……

对于新开垦出来的土地李清都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大火烧了十天十夜。

半片山林化为肥沃的土壤,而天山冰雪给这片沃土提供了连绵不断的水源,几个大的蓄水池已经开始在建造。

其实西域的两河流域还是有很多不错的土壤。

如果人人都安心勤快一点养活自己是肯定没问题的,只可惜懒惰是人的本性,他们宁愿去用命抢夺也不愿意辛勤工作。

因为相对来说抢劫的效率会更快一些!

抓起脚下的土壤嗅了嗅,浓浓的土香让李清都心旷神怡,似乎好久没有这么开心过,他忍不住嚎叫了两声。

山地里一千多袁少聪找来的苦工正在拼命的干活。

这些人都是正统的农家汉子或者妇女,这半年来凭借着羊毛的生意,袁少聪已经让北破城四周的村落过上了一些殷实的生活,在这残破不堪的大地上点亮了一盏明灯。

寻找一丝的光明围拢过来的村民越来越多!

不过这些人闲暇之余还是会疑惑的看着那不知道什么地方跑来的地主家傻儿子对着一片荒芜的土地大喊大叫,在他们看来这是最没有价值的劳动。

西北是种不出粮食的。

就算是种植出来了,也只会属于沙盗,匪徒……

几百年下来只要到了秋收的季节,整个漠北草原就到处是提着大刀横行的杀人机器。

所以没有人愿意种植。

不过只要给钱,这些人还是很愿意努力的去干活的,毕竟依靠着这些银子,短短半年的时间大家的生活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道士张宇初对李清都搞下这么大一块地方准备耕种充满着好奇:“你每天亲自过来就是为了指导耕种的吗?”

“不然嘞,我就为了一路跟你唠嗑?”

张宇初尴尬摸了摸鼻子:“你好歹也是个世子。”

“你一个龙虎山紫衣亲传弟子还得一天三顿,修道还是得先修人心,不要被道心蒙蔽了人心,毕竟你不是仙人啊。”

张宇初若有所思。

看到种子的时候李清都兴奋了三天三夜。

“土豆,红薯,玉米,小麦……”数十种农作物的种子,并且还是整整的十车,得到东西的李清都根本没兴趣听沈哲三谈论纽扣的生意如何挣钱。

在这辽阔的西域大地,你能捡到宝玉,能捡到黄金,能捡到钻戒……但是你捡不到粮食,死的人成是饿死的。

所以粮食才是最实在的东西。

挑灯夜战了十天,李清都这才完整的将各种农作物具体的种植要求整理成册,一份交给袁少聪。

另一份则交给了水镜先生。

“这才是真正的救世之方!”李清都将每一样种子挑出一份交到水镜先生手中,同时配上了厚厚的说明书,包括了种植的方法,土壤的选择,已经农作物具体的成长环境。

这些知识得利于前世那个不太好的出生环境。

水镜先生看着数据有些颤抖:“你确定土豆这东西能亩产三千斤。”

李清都思索了半响:“理论上来说比这好,但是具体实际还是得看情况定夺,但是我想两千斤肯定是没啥问题的。”

捧着书籍,看了一下午。

小心翼翼将几枚土豆种进书院前的空地的时候,水镜先生脑海之中已经浮现出一个千秋盛世:“这东西若能成,你便是千古圣人。”

“圣人不圣人的倒是没想那么多,主要是想让你不用饿着肚皮授业。”

水镜先生满意点了点头:“不枉我费心教导多年。”

“先生劳苦功高啊。”

接下来的三个月,李清都将全部心力放在新鲜农作物的种植上。

每天早出晚归,累的像一条狗,所谓的圣贤书,所谓的绝世武学……早已经被李清都抛到九霄云外,说到底什么都没有填饱肚子重要。

再厉害的大宗师,十天不吃不喝也得死!

陈元直有些不可思议看着日落西山站在田埂的李清都,犹豫了一下走近道:“我想再扩充一下骑兵,三百人还是太少了,不足以驰骋草原。”

“嗯,你自己定夺就好。”

陈元直瞄了眼这个看都没看自己一眼的家伙:“驰骋草原自然是轻骑最好,但是守城还是得步兵,我打算让李元凤试试,这人十分有头脑。”

“你定夺就好。”

陈元直深吸了一口气:“城中叶尔羌的人马已经看我们很不顺眼很久了,听说这次他们已经求得热西德的点头,准备做掉我们!不让我们继续给他收租了。”

“我相信你能处理好。”

陈元直有些恼火:“你这TMD真的准备做一辈子农夫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