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别惹九千岁 > 第二十二章 城外客栈

第二十二章 城外客栈

——————————————————

......

“你们可有人瞧清楚那九千岁的模样?”

使团长当时被吓得懵了头,哪里敢抬头去查看成南的相貌。

却问了一群人,也都是被吓住了,没敢抬头看。

直到一个随同少年,因为好奇偷偷瞥了一眼:“我看见了!瞧上去跟我年岁差不多!”

使团长道:“胡说,那可是大汉的守护神,没听那黄门将军说二十五年前就已经闻名天下,怎么可能才十五六岁。”

少年随即低下头:“或许是我瞧错了。”

使团长思揣半天后,安排属下人:“你们准备一些厚礼,等到觐见完后,我再来拜会一下这位老千岁。”

......

城中正在接见着于阗国来使,这一次往来,直接决定的边境是否烽烟再起。

所以,吸引了朝中不少人的目光,成南前阵子那些闹腾的事情也就逐渐被抛之脑后了。

客栈应该是在使团进城的七天后建成了,就在成南一拳轰出来的小河旁边。

河水起初还很浑浊,不多时便清澈了下来。

围绕在河边,在成南的示意下。

老柴开始四周的环境装扮。

播上草种,花种。

客栈两边一里内皆被青树植被环绕。

不仅如此,老柴还在客栈不远处开辟了田地。

有耕田,也有菜田。

第一次来观光的曹孟德惊叹眼前老柴的手艺颇有农家之治的感觉。

待看到成南意味一笑之后,他一脸惊骇:

“不会真是农家的吧?”

成南仰头看着远处的农田,特意安排了王越,胡广生还有童渊都去帮老柴种地。

看着此番景象,忍不住想起了一个故友。

“我认识许行那边,他应该只有二十多岁。对于一个二十多岁人来说,能有那样思想见识,是着实不易的。”

在战国那个纷争的年代。

与道家逍遥游和儒家的处世理念,以及法家治国之策相比。

许行是一个异类。

毕竟一个乱世中只想种田的人自然是异类。

师出墨家的他,不被墨家看好,也不被接受。

连曾经好友孟子在劝导他积极向上无果之后,也忍不住骂他南蛮舌之人。

他留给世人的东西不多。

在《汉书·艺文志有《神农二十篇,应该是他的著作,可惜几经辗转,后世早已失传。关于农家的记载,后世也只多见于《吕氏春秋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和《爱类等篇,以及《淮南子·齐俗训。

农家在战国时地出现不是偶然的。

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使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以至于反映劳动者利益的思想学说,在当时也能有存在的条件,墨子、杨朱和许行正是劳动者的思想代表。但是,由于他们所代表的阶级与阶层各不一样,因此其思想又各有差异。墨家是小手工业者的思想代表,杨朱学派代表小土地私有者的利益,而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则是下层农民的代言人。

许行有弟子几十人,他们生活极为简朴,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服,靠打草鞋、编席子为生。他们没有土地,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们从楚国来到滕国,不是追求高官厚禄,而是希望得到一块土地、一间房子,以便定居下来从事耕种。许行的主张在当时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以至使儒家的门徒陈相及其弟陈辛也抛弃儒家而拜许行为师。从孟子对许行的大肆攻击也可以看出,许行代表着当时一股相当大的社会势力,所以引起孟子的如此重视。

成为朋友,自然为朋友着想。

孟子是大家,他觉得许行有大才,不应该被一块农田埋没。

只是他虽为大家,却也有他做不到的事情。

就好像孔老夫子也有教导不了的学生一般。

也似乎是这种冥冥之中的注定,在东汉中期,正是因为儒家的轻农商,农家迅速衰落。

时至今日,昔日农家的弟子十去九。

老柴是成南身边仅剩下几个农家硕果。

和老柴在农田里忙碌了一上午,借着喝水的功夫。

王越虚心向老柴请教:“柴伯,我们这会儿种的庄稼什么时候能熟?”

他们都是练武之人,对于耕种可算是一窍不通。

老柴耐心给他们讲述了一遍,即使明知道他们想要问的并不是庄稼什么时候熟,而是他这一身的修为如何而来。

但老柴却真的只给他们解释这种庄稼需要注意些什么!

唉!唉!唉!

三人连连叹气。

在帮老柴忙碌了一天之后,然后终于回到刚盖好的客栈去休息。

因为只是有了雏形。

里面摆设都还没有弄好,三人随便找个地方躺了一会儿。

成南依旧是在孜孜不倦的摆弄着他的新火锅样式。

“七天就把客栈盖好,这些民工的速度还是挺快得嘛!”

曹孟德话里有话的说道:

“也多亏了九千岁大方出手,洛阳城外的流民,这些时日方才能吃上一顿饱饭。”

客栈虽然不是一个特别庞大建筑,但成南这间在城外客栈却也不算小。

七天完成,动用的人工自然不少。

但在这些人工里面,很多人是在帮老柴去整理农田,去修缮四周的花草。

因为不缺钱的缘故,原本一个人就可以做的活,成南专门花了三个钱去请三个人。

曹孟德自然清楚成南的意思。

只是这些显然不是治本的方式。

“最近受灾的流民越来越多了......”

即使被闲置,曹孟德依旧在操心着国事。

话中意思自然是希望成南以自己的身份去劝说一下当今陛下。

成南虽然看似不关心,但心里面也在盘算这事儿。

因为根据史册记载。

熹平四年的六月,灵帝下诏,令郡国受灾者,免收一半田租;其受害十分之四以上者,免收全部田租。

这段历史很有意思。

一个昏君,爱钱的昏君竟然免了百姓的赋税。

这还是昏君所为吗?

成南虽然不晓得期间会发生什么,但他知道这件事是必须要出现的。

倘若当时没人促成此事,自己打不了就以大欺小去强逼一下,也不为过。

不多时,火锅已经做好了。

除了回城去处理琐事的老柴。

成南,胡广生,王越,童渊,以及曹孟德五人围坐在成南找打铁匠新做的铜锅边,便开始品尝成南放了新配置底料的火锅。

只是王越,胡广生,童渊三人依旧被他们所思考事情干扰着心神。

不知道这话到底该如何开始。

“能冒昧的问九千岁一句,您这一身修为是怎么得来的吗?”

童渊这傻不愣登,直接了当的一问,王越和胡广生差点要喷了昨晚的隔夜饭。

这么辛秘的事情,他竟然就这样直截了当的问了......

要知道,他们跟着成南也有些时日了,都没敢开口问过这种问题。

再说成南怎么可能会把这么辛秘的事情.......

“每天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深蹲,一百个仰卧起坐.....再跑十公里。还有一定要养成,夏天屋里生火炉,冬天下河去游泳的习惯。”

然而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成南还真的就回答了。

可是这答案怎么听上去这么不靠谱呢?

尤其是胡广生,他和成南一样穿越而来,越想越觉得这段话很耳熟,忽然间想到了什么?

“一拳超人?”

“对对对!我就是按照他的来得......”

成南点头,很认真的告诉胡广生:“起初我只是试着玩玩,到后来,真的就成功了。”

噗!!!

原来让成南成就如此巅峰实力的竟然是一本胡扯漫画设定。

胡广生有些生气:“您要是不想说,也不用找这些话来搪塞我们。”

这是三人此刻一致的心情。

“好吧!就知道你们不信!”

成南随便往地上一躺:“要是有人信了,岂不是人人都达到我这水平......”

即使成南依旧在坚持自己没有说谎,然而王越,胡广生,童渊三人却也是坚持不信。

......

或许他们一辈子都不会清楚,成南没有说谎,却也没有说全面。

因为他获得力量,需要考虑到他所处时间背景。

那是在黄帝之前,人皇时期。

从古史记载中后人得知,那段时间被称为“十纪”。时间为自人皇时期至黄帝时期,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最少也有三十万年,三十万年,这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时间长度。在这漫长的时间长度内,到底发生过什么?为什么有关那段文明的记载少之又少呢?是有人故意删除了那段历史痕迹吗?

只有经历过那个时期的成南,方才知晓一切的答案。

可是这个答案,他不确定要不要告诉世人。

尤其是要不要告诉未来的人类。

这也是他心头最重要秘密之一,甚至连铜镜都不曾收录这段历史。

“可惜啊......”

成南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胸口,然后自言自语的回忆道:

“那时候,我被揍得很惨啊!”

王越几人没听到成南再喊谁,却听到他说自己曾经被揍得很惨。

从刚才的问题,立刻就变成了到底是谁曾经把成南揍得很惨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