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言情小说 > 太师,请多指教 > 第四十八章 恩情

第四十八章 恩情

在思渺楼吃过晚饭,约么半个时辰,街上的人越来越多了,护城河旁边已经有不少姑娘在放花灯。每年的京都的制灯商铺会举办猜灯谜大会,几家商铺会做出一盏模样精巧的花灯,当做猜灯谜的头等奖。一般在放完花灯之后,许多人都会来擂台旁边看热闹。

“太师,我们先去买花灯。”玉珏拉着箫玉卿王人堆里面挤,箫玉卿尽量护着玉珏,免得被人流冲散,好不容易买了两盏,人也被挤得七零八落。

正准备像箫玉卿炫耀自己挑的样式好看,抬头就看见孟少华,嘴角含笑,默默的看着他们。

“孟公子。”

箫玉卿点头示意,现在丞相那边身陷天牢,两人之间也是没有在和睦相处的可能。

“太师安好。”孟少华看见玉珏手里面的花灯,“太师和玉珏姑娘是要去河边放花灯,不知可否同行?”

“你也要许愿望吗?”玉珏看着孟少华手里面空空如也。

箫玉卿牵着玉珏的手微微用力,不着痕迹的将玉珏拉到身后。

“孟公子难得还有心思过来逛花灯会。”

“总比在府里待着,对着高墙后院叹息要强的多。”

玉珏看着一眼箫玉卿,然后有扭头看着孟少华,正对着自己浅浅一笑,那温润的笑容让人觉得有一丝丝的心疼,心底也是软软的。

在盛大的日子里面总是会遇见一个熟人,然后同伴而行,作为节日热闹气氛的陪衬,俗话说,人多才会热闹。玉珏偷偷扭头看了一眼跟在后面的慕容焕,为什么在同意和孟少华同行之后,会看见慕容焕和他的侍卫留冬,从定州回来之后就没在见过留冬,原来留冬多年的时候就回家探亲,前几日才回京都。

“太师,我觉得人有点多。”玉珏小声的说了一声。

箫玉卿拍了拍玉珏的脑袋。

对于玉珏在将军府等了一夜的事情,箫玉卿心中是有些心疼的,但对于慕容焕却没有任何想法,唯一责备的就是自己思虑不周。但后来思渺过来将那一夜的情形说了一遍,最后说了若是再晚了一个时辰,那天底下就没有一个叫做玉珏的女孩了。

胸口仿佛被敲了一记闷锤,寂静无声,却是滴血一般的疼痛。

低头看着玉珏对着手里面的两盏花灯傻傻的笑着,若是身边没了这样的一个人,那会是怎样的感受呢?

“孟公子,可是要放花灯?”

玉珏将愿望写好之后,放进灯里面,扭头发现孟少华站在一遍,手里面什么都没有。

“太师呢?”

孟少华朝着玉珏身后看了看,“慕容小姐和李小姐也在河边放花灯,慕容将军就和太师一起过去,很快就会回来的。”孟少华说罢,又有补充了一句,“不要担心。”

“没事。”

低头看了一眼手里面的花灯,玉珏递给孟少华。

“给你,你可以写上你的愿望。”

“为什么给我?”孟少华有些不解,今日出来也是想要走一走,心中的愿望,也不是这一盏花灯能够承载的。

“想想自己想要做什么还没有做到的,就写上去,不管能不能实现,都会是成为心里面的一种寄托,难道你什么都不想要吗?”

“人活在世上,怎么可能无欲无求。”

“送给你。”

“谢谢。”孟少华看了一眼,“城外有一处书院,玉珏姑娘若是有时间可以去看看,里面有许多孩子在里面上学,十分聪慧,还希望玉珏姑娘日后能够多去看望他们。”

箫玉卿走过来,孟少华朝着箫玉卿点头示意,便转身离开。

“在聊什么?”牵着玉珏的手,还算暖和。

玉珏看着着孟少华的背影,抛开脑海里面乱七八糟的想法,朝着箫玉卿甜甜的笑着,“我将你的花灯送给孟公子了,你可会生气?”

箫玉卿立马板着脸,“你将我的东西送给别人?”

“我和太师的愿望都是一样的,放在一盏花灯里面就好了。”

“那你也不能将花灯送给别的男人。”

“你刚才可是在和别的姑娘说话的,将我扔在一边,难道你喜欢别的姑娘?”玉珏翻着白眼,一副吃醋的模样,“老实交代,你们在说什么?”

“自然是在说,玉珏是最好的姑娘,谁都替代不了。”

“这还差不多。”

两个人嬉嬉闹闹,等着河边的人少了些,才慢慢的将花灯放入河中,随着河水漂流。

不远处,慕容焕看着河边的两个人,心里各种滋味。

“将军,玉珏姑娘心善,自然不会在意那件事情的。”留冬虽然回家看望父母,但京都的事情也是知道的,“现在要过去吗?”

“不用了。”想起刚才箫玉卿的态度,以及玉珏看见自己的时候的疏离感,估计再也不会朝着自己招手,叫唤自己的名字了。

留冬不再说话,陪着慕容焕站在一边,直到箫玉卿和玉珏放完花灯牵手离开,那种笑容是最开心的模样。

由于遇见了慕容焕他们耽误了一些时间,箫玉卿担心玉珏出来走太久累了,就在街上买了两盏好看的鱼型灯笼让玉珏带回去,给青竹和夏荷。

“连个灯笼还要花钱买,真是不知柴米油盐贵。”夏荷看着灯笼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以太师的才华随便才几个谜语就能将灯笼带回来了。”

就是箫玉卿自己偷懒才花钱买的,为什么要批评我,玉珏委屈的坐在椅子上。

“就算花钱买吧,两个灯笼的造型都是一样的,一点诚意都没有。”夏荷继续控诉。

是箫玉卿挑的,又不是我,依旧委屈。

最后还是青竹将夏荷赶走,这才让玉珏赶紧洗洗睡觉。

正月十五元宵节一过,所有的人就开始忙碌起来,就连箫玉卿每日上朝的时间都比过年的时候长很多,踏着夕阳的余晖回府。

过完年之后天气也慢慢暖和起来,北荒那边的部落过冬的粮食也都吃的差不多了,现在又是春天播种的季节,再一次请求宣国支援。

在年前提出的通商问题,户部和箫玉卿也在慢慢开展,结合北荒和边境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通商政策。

一切都在按照既定的顺序进行的时候,府衙高传胜在城外抓到陈国派来的探子,一番拷打之后,说是年前听说丞相府出了大事,但是后来没了消息,特意过来打探。

再一次将孟权庸推至风口浪尖。

在探子被抓七日之后,丞相府长子孟少华孤身一人去府衙自首,说是自己背着丞相府人员与陈国勾结,只是因为自己不忍孟权庸在朝堂之上被箫玉卿欺压,为父亲扫除障碍。奈何计划败露,父亲被抓如天牢,替自己受过,在府里面的这几日备受煎熬,所以就来自首。

这件事情一出来,立马传至京都的大街小巷,就连城外书院的学生都跪在城门外,说是自己的老师不会勾结敌国做叛徒,连续跪了两天一夜,最后被官兵强行带走。

箫域特意让人将这一消息带个孟权庸,孟权庸里面疯狂的高喊,所有事情与自己儿子无关,让箫域释放孟少华。

但心里明白自己现在不能承认所有罪名,要不然自己和整个丞相府都逃不了一死。

在孟少华认罪三日后,箫域下旨,丞相孟权庸一心护犊,虽扰乱超纲但情有可原,故罢免丞相之位,回府养老,丞相府内所有妇孺一律免罪,府中男子杖责五十,以儆效尤。孟少华勾结敌国、行刺圣上、诬陷皇子,罪无可赦,三日后当街斩首。

城外‘百味’书院停课半月。

“原来他是这样的想法。”

在听说孟少华去府衙自首之后,当今圣上也是毫不手软的判了斩首,只要是京都里面的人,都会明白这件事情和孟少华无关,但朝堂规则如此。

一个是年迈老人,被削职位,失了长子,就算是心机如何深沉,估计也是翻不起任何风浪了,诛身不如诛心,箫域真是好手段。

玉珏倚在栏杆上,看着正月已经过去,院子里面的青草慢慢的露出嫩芽,所有的一切都是万物复苏的模样,只是再也看不到哪个温润如玉、唇畔含笑的人了。

“听说‘百味’书院的所有学生在今日都在学院门口跪着,面朝京都城的方向,孟公子真是可惜了。”夏荷出去采买的时候听到街上的人议论纷纷。

“‘百味’书院?”

“就是孟公子生前自己创办的一所书院,里面全是贫苦家的孩子。”夏荷一声感叹,“孟公子是京都城里难得的好人。”

玉珏才想起元宵节那天,孟少华说的话,城外有一处书院,玉珏姑娘若是有时间可以去看看,里面有许多孩子在里面上学,十分聪慧,还希望玉珏姑娘日后能够多去看望他们。

玉珏眉头皱着,“那没了孟公子,书院怎么办?”

“自然是将学生都遣散了,原本银子支出都是孟公子套的,现在没了银子,谁还愿意教课。”

“没别的办法了吗?”玉珏有些不死心。

“除非有人继续掏银子,那些学生都是不交学费的,没有任何盈利,估计没人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