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名高北斗 > 第24章 车里人

第24章 车里人

1

商前忽然长叹了口气,再次收回思绪,回到当前。

知道回去的可能,是越来越少了!

但在这里,人生已没了出路……

即使过了卞翼这关,可太后呢?薛太后这座大山呢?薛太后是绝不会放过自己的!

想着,商前又是一声叹,又想到这里的父亲,这里已去世了的父亲!

商前穿越来这里,附生的极好;生长起来,一切是哪么的顺顺当当,哪么的富贵荣华,且又是嫡子。

这里的父亲,生前,对自己是无比的疼爱和看重;把自己带在他身边,形影不离。

他对自己细心培养,言传身教,传授这里的忠君爱国的思想。

商前感动,也适应了,融入了;又想着回去的希望渺茫,人活一世,不管在哪里,都得有理想、有志向,有所作为的。

商前在二十一世纪,就很喜爱唐诗宋词,及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尤其是里面,积极进取的思想;当然还是老庄的道家思想。

在二十一世纪,商前的偶像是李白。

当然,来到这个世界,依然没有变!

李白的胸怀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当然了,在二十一世纪,读了李白这样的理想,也只是读了;自己在二十一世纪,微不足道,尘埃一粒,哪敢动这样的崇高理想呢!

说出去,或被人知道了,不被笑掉大牙才怪呢!

但来这里后,就不同了,附生高贵,又加上父亲的教导,看重;李白的理想,便渐渐的成了商前的理想;长大后,又蒙皇帝明宗器重、宠信。

是以,哪时,渐渐地,商前几乎忘了自己是个穿越者,已把自己当成这里的人了。

偶像李白的哪崇高的理想,更融入了商前的骨髓里,不实现誓不罢休!

一次,商前率两万骑兵,千里奔袭,把敌军杀得落花流水。

商前纵马在高冈上,心里大快,感到自己比霍去病还要意气风发。

商前当时心道:“好!如此人生,才不枉了!在这里做一个为国为民、辅助明宗安天下,再振大宁王朝的良臣名将……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不满的呢?”

可惜,后来明宗忽然驾崩……接着便连遭迫害、罢官……

哪已融入血液里的崇高理想,顿时化为乌有……

商前想到此,又忽然想起范仲淹来,想到他的《岳阳楼记,不禁又吟诵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咏完,商前不由得又是一声叹!

2

桥下停的哪辆高大的马车,车里是一个少女。

当她准备上桥,要过桥时,忽然听道《鹤冲天·黄金榜上这首词,便忙命车夫停下马车,在车里侧耳细听。

这少女是酷爱诗词之人,不仅仅是因为江南的风气。

这个世界的一切文明,都是来自中国古代魏晋时期。一千年前,从哪个神秘的通道传来!

诗,也不例外。

《诗经、《楚辞、《乐府诗、三曹的诗……

这些传来的诗,待得这里的人学会了汉字,这些诗,就走进了他们的日常,为他们所喜爱。

如今经过一千前的不断发展,虽还没有出现像中国古代唐朝那样,进入全盛时期;但也是非常繁盛了。

中国古代的词,萌芽于南朝时期,所以,中国古代的词并没传到这里来。

但词是诗歌的别体,在中国古代能始兴,这里自然也能。

这里的词始于三百年前,也就是前朝的大思王朝。

自词出现以来,就受到人们热烈的喜爱,喜爱程度甚至超过了对诗的喜爱。

中国古代宋朝有说:凡有井水处,皆歌永词。

这里也亦然,这里是凡有出新词,有井水处,皆歌之。

可见,词在这里的受欢迎程度!

这少女精通音律,对词的喜爱,比一般人又要更甚。

只是这里,自词出现后,三百年来,名作很少,名家也少;今人能作词,也很少,大都也都是平庸之作。

就是江南第一才子田超,虽诗才绝世,但在词方面,却也是默默的。

三个月前,于越河畔,竟忽然出了一个罕有的诗词俱会的才子。

据说,他竟然是个乞丐!

他作的哪首东南形胜词,笔法大气不凡,尽写出我于越城的繁华富庶和壮丽美景;音律铿锵,是难得的绝佳好词!

还有他的哪首细草微风岸诗,也是上乘佳作!

可惜,如此自古都罕见的诗词俱能的才人,虽我有福气和他同时代,他又来了我江南了,可我却无缘一见,真真是憾事啊!

是以,当少女在桥下,忽然听到有人在桥上诵词;而且一听之下,竟然不是前人之作,也不是今人之庸作,而是自己从未听过、读过的上乘之词。

当下,心便是一震!

待听完后,更是兴奋不已:“好一个才子词人,白衣卿相!好一个才子词人,白衣卿相!”

少女本要立刻出来,到桥上去,和这位才子词人相见,结识!

但忽然,她又顿住了,没有动了;因为她想到,他词作里说:“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他有意中人了!意中人竟然是风尘中人!”

这令少女又更喜滋滋起来,但同时又有些黯然。

更喜滋滋,是因为这位才子词人,竟然如此看重我们风尘女子,以我们风尘中的女子为意中人!

黯然,自然是,自己为何没有先遇到他!

少女坐在车里,寻思道:“他的意中人,应该不是我这天骄河河畔的!如果我天骄河畔有这样一个才子词人出入,我是不会不知道的!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少女正思间,忽然又听商前又咏出《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这首词。

少女侧耳细听,听完后,更是兴奋、欣喜的不能自已;猛然站起来,幸好这车厢够高,她才没有撞到厢顶。

车夫感到车震动了一下,忙问:“姑娘,怎么了?你没事吧?”

少女听了,回过神来,忙答道:“没事!”

车夫道:“哪……姑娘,可以走了吗?”

少女道:“别,暂时就这么停着!桥上……桥上哪人……他有没有要走的举动?”

车夫道:“姑娘是说哪个在桥上念词的人?”

少女道:“对,就是他!他有没有要走的举动?”

车夫忽然笑了,笑道:“没有,他站在哪桥上一动都没有动,看来,还没有要走的打算!”

少女听了,“哦”一声,道:“我们也就这样停着,如果见他要走,就立马告诉我!知道吗?”

车夫道:“是,姑娘!”

3

商前站在桥上,对此时自己身边的一切,一概无知无闻!

少女抑了抑心里的兴奋、欣喜,慢慢坐了下来。

心头在不停的在赞叹:“好词啊!真是好词啊!绝妙好词啊!词,终于出大名家了!”

待少女听了商前诵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句子后,更是钦慕莫名!

她再也忍耐不住了:“好!好!好一个才华横溢,又多情有义,又胸襟抱负如此不凡的人!不管你有没有意中人,你这个朋友,我都交定了!”

便忙掀开车帘,跳下车来,抬头看了看站在桥上,一动不动的商前,款步向商前走去。

少女走到商前身后,福下身体,行礼道:“公子才华横溢,真是令人惊服!小女子见礼了!”

商前转头来看时,顿时,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