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穿在明朝当皇帝 > 第067章·处理事务

第067章·处理事务

大明朝的文臣和武将,天生就不对头,哪怕到了后世,文官在朝廷上已经一家独大,一品的武将见到二品的文官都要行礼的时候,文官依然从心里鄙夷这些穷酸武夫们。

要换了宋朝前那些文官能文能武的时代,文官鄙夷纯粹的武官还有些许道理,可大明这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浑身上下只有一张嘴皮子的文官,哪里有这个资格来鄙视护国武将?

乾清宫正殿,看到这两群以泾渭分明的方式进得殿来的朝廷重臣们,建文帝心中叹息道。

回过神来,建文帝道:“诸位卿平身罢,今日朕召诸卿来,主要为朝议一下近些日子的国朝要务,此非正式朝会,诸卿毋须拘谨,来人,给诸卿赐坐。”

一般来说,皇帝召开朝会都是在奉天殿举行,那里是皇宫三大殿之一,是紫禁城建筑群的核心,大朝会、小朝会、常朝、礼朝等都在那里举行,规矩森严。

但现在这里是乾清宫,皇帝安居日常理事之所,他就不打算把气氛搞得那么严肃啦。

“谢陛下赐坐!”

诸卿高呼,然后便是纷纷在天武将军和宫人们搬来的绣墩落坐。

大臣们纷纷就坐后,司礼监掌印太监小喜子轻甩拂尘,唱道:“有本上奏!”

“禀报陛下,礼部尚书陈迪大人有本上奏!”小喜子话音刚落,通政司新任通政使王景从便是持班出列,高声唱道。

通政司的工作除了收存奏疏及分发中央至地方来往公文之外,平常在朝会上还兼有代大臣们唱奏的职责。

毕竟能跟皇帝说得上话的朝官们,平均年龄都五、六十岁了,一个个精力不足,肺活量不高,加上各人口音和嗓音问题,说话不是断断续续就是口齿含糊,实在有碍观瞻。

于是到最后,大部分大臣的奏本就都由精心挑选,年龄不大,语音纯正,口齿灵活的通政司通政使来代奏。

“奏本里的陈词滥调就勿言了,陈爱卿,奏本所言之具体要务是什么,就由尔直言吧,毋须说那长篇大论的老话。”建文帝丝毫不客气地说道。

书生们写奏书都是很喜欢卖弄文笔的,明明一个事情两三句话就能交代清楚,他偏偏要长篇大论,各种引经据典,写起奏章动辄七千字,通篇上下大半都是不必要的废话,而且言语晦涩,难懂其意思,为这事,朱元璋当政时还把大臣打了一顿屁股。

礼部尚书陈迪听到建文帝的话,心中很不爽,自己的奏疏可是花了好几天功夫捣鼓出来的,心中满意极了,没想到皇帝这么不识货,真是昏君。

不过呢,皇帝的话是真理,虽然很想给大家晒一晒自己的文章,但皇帝要求了,陈迪也就只有照做了,他斟酌了下语气,缓缓开口道:“禀奏陛下,今年的科考秋闱已于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考录完毕,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二百人。”

“未知陛下,对次年二月的春闱总裁官是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