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穿在明朝当皇帝 > 第063章·大明好官

第063章·大明好官

如果自己也拥有这样的话语权,是不是就好一点了呢。

起码自己可以把自己想要捧的人直接捧起来,不需要经过文人集团的手,对其他群体产生利益需求。

而且在文人自持掌握着社会话语权肆意抹黑自己这个皇帝不干正事的时候,自己也有反击之力。

想着,开办报纸的念头,顿时越加受到建文帝的肯定。

建文帝是一个想到就去做的人,而报纸,在明代其实并不稀奇,因为这个年代就已经有了报纸的出现。

是的,明朝乃至更早的朝代时,就已经有了报纸这种概念。

区别是古代报纸,并不面向外部发行,它出现之初只是为了让全国各地的官员知悉朝廷出台的决策,晓得皇帝发布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非官臣不可阅。

古代报纸名叫邸报,是有史可依的中国最早的报纸,最早起源于汉朝,唐朝后这个信息传达媒介被叫做邸报,由于邸报最初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故又称宫门抄、辕门抄。

明承元制,而元留旧制,相应的,邸报这个概念也在明朝内部保留了下来,由通政司向全国发送。

所以报纸这个概念,对于大明来说,并不陌生。

建文帝不打算将邸报改造成为后世的报纸,面向全国臣民推送,一个是邸报某种形式上属于朝廷内部的传达媒介,这个媒介已经建立起了臣子们的阅读习惯性和成熟的通传渠道,贸然改变实为不妥。

此外就是负责邸报发行的大小工作人员都是朝廷文官一员,让这些体制内人士掌握报纸并不好,因为这样一来,报纸发行内容倾向性显然会有意识的偏向文官集团,建文帝又不可能时时把握它的组织建设,如此一来邸报革新之后,最后不还是被文官集团左右。

建文帝打算直接成立一家商业化的报社来运营这份有着成熟发行模式的报纸,而掌管这家报社的负责人,最好是平民出身,这样发行内容,能够更好地保持不左不右的“公正”。

建文帝手指无意识地敲了敲桌子,目光不经意间瞟见手挽拂尘,站立在侧,随时恭候建文帝招呼的小喜子。

别看小喜子叫小喜子,其实他的年龄已经将近三十岁,在后世算是一个中年人了,只不过在皇帝面前,年纪再大你也不能大过皇帝。

小喜子是建文帝的潜邸旧仆之一,从建文帝十岁起就跟在了他的身边,多年来诚诚恳恳,从未出过差错,建文帝登基后不久,就把累工日长的他先后提拔为了司礼监秉笔和掌印太监。

“小喜子啊,尔家里还有什么亲人吗?”

建文帝玩着印玺,仿若不经意般问道。

“回禀皇爷,奴婢家中现还有长兄贤弟和二位姐姐,都在老家操持田地。”听到建文帝问话,小喜子躬身回应。

建文帝闻言挑了挑眉,有些不相信小喜子说的话。

小喜子现在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尽管不跟外朝那样能凭着职差位列官品,但光是建文帝亲信奴仆这个头衔,就已经能引得不少外朝官员献媚讨好,建文帝可不相信小喜子的家人不会因此而膨胀,依旧老老实实地在家里操持田地。

远的不说,光是看方孝儒、黄子澄、齐泰的亲族,当官的当官,凭借着家主在朝官员人脉经商的经商,家中可从此不会再有任何白丁,更莫提家人还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