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穿在明朝当皇帝 > 第033章·以史为鉴

第033章·以史为鉴

解缙这个名字,建文帝不算陌生,建文帝记得,在他看过的历史资料上,解缙是朱棣朝廷内阁的第一任辅官之一。

也是由解缙等人入阁开始,明朝内阁制度由此兴盛。

建文帝摸摸下巴,觉得既然朱棣可以人用解缙这些人,而且看起来这些人的才干也不错,那么自己为何不按图索骥,直接任用原班人马?

这样子,也省得自己再挑来挑去,而且挑的新人选,不见得会比原初历史上的内阁班底好多少。

说到就做,建文帝当即起身,坐上御案后的宝座,取过一纸宣纸,就着御案,开始写起记忆中的那七位内阁成员记录。

朱棣朝廷组建的内阁第一任班底要员总共有七人,分别为解缙、黄淮、胡广、杨荣、杨士奇、金幼孜和胡俨。

其中六人现在就在翰林院当值,而胡广其人则现为延平知府,远在京外。

朱棣内阁一共有七人,毋论朱棣这么设计为何,但存在总归是道理,因而建文帝也不打算删减内阁人数。

但胡广毕竟远在福建,把他召回来,山长水远的,多有麻烦。

最后,这缺的一人,建文帝就不打算再召胡广,而是安排给了自己和甄美人之间的牵线者,安徽省安湖县的县令马柏松。

马柏松毕竟进献美人有功,而且加上甄美人在耳边吹风,建文帝想要赏赐他已经有些时候,现在刚好建立内阁,就趁机把他提到朝堂来干活吧。

建文帝的旨意一下,内阁驻地文华殿很快就热闹了起来。

目前的内阁办差流程还比较简单,就是通政司将奏疏呈送到内阁之后,内阁辅官们将奏疏按照地方轻件、朝堂轻件、急件这三个归类方式将奏疏分门别类,然后再由皇帝特命的司礼监负责转交御前。

建文帝看奏疏则主要看急件,并亲自处理急件中的事务,而普通的朝堂以及地方轻件,则由甄美人给他挑几份来念,想处理这些了,就由甄美人代他批写奏疏。

反正只要不是涉及到国计民生、军国要务之类的急件,那些地方官拍马屁、问早安、弹劾别人的折子,什么时候批复甚至留中不发都不碍事。

至于哪些是急件、哪些是轻件,就得内阁那些辅官们来凭经验以及集体讨论决定了,当然,建文帝也会随机抽查,以防错漏。

内阁运作了几天,一开始难免会有些纰漏,毕竟内阁诸官里除了马柏松有过地方主事经验,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外,其他六人都没有过地方主事经验,在什么问题最重要上,思想难免有些偏差。

只不过好在,建文帝未雨绸缪的安排了马柏松入阁。

马柏松原先虽然只干过县令,但毕竟也曾主政一方,相比起高居朝堂的翰林院书生,更明白治理民生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

而仗着给建文帝送女人的邀天之功,马柏松在内阁中,显然是诸官之首,对内阁处理急务有很大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