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穿在明朝当皇帝 > 第015章·平燕将军

第015章·平燕将军

当然,方孝孺等人不知道的是,建文帝已经决定,不会再让方孝孺这些只会泛泛其谈的书呆子来指挥军事方略。

把燕军击退之后,朝廷肯定是要追着燕军北征的,直到燕王投降为止。

建文帝决定挑一个成熟稳重的将领来领导这最新一次的北征,且军事方略全权由其负责,朝廷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像之前那样,将领如果是因为正确的战争意图而按兵不动,就被弹劾怯敌懦战的情况,不能再轻易出现。

京师之围解除后,京师的管控和秩序很快恢复如初,京军一部分在景隆二号的率领下,与各地诸部援京军队汇合,一路追击败逃燕军北上。

余下的一部分,则在景隆二号举荐的副将率领下,追讨好几万的燕兵溃军。

这些被朱棣放弃的杂兵,如果不管他们,只会变成匪贼为祸京师之地。

乾清宫,正殿。

建文帝正在召开一个重新进入燕地讨贼的朝会。

与会的有各部尚书、五军都督府等在京文武大臣。

“陛下,臣弹劾曹国公李景隆!”

朝会一开始,方孝孺就释放了一个大料。

在方孝孺之后,也有不少大臣持班牌出列,随同弹劾李景隆。

理由是李景隆自幼便与朱棣相熟,疑有里通外敌之嫌。

如果是之前的李景隆,建文帝怕不是就同意了诸位大臣请诛李景隆的上书。

但现在嘛,李景隆已经是工具人,而且哪怕他之前坏事做尽,现在洗白,但他的寿命也就只有几个月,这样的话还浪费人力就不值当了。

建文帝否决方孝孺等人上书请诛李景隆的理由也很简单。

就是以李景隆乃解京师之围的功臣,不赐反斥有损国体,徒伤军心为由。

这个议题过去之后,接下来就是对京师之围中京军表现突出者进行封赏的讨论。

京军由三部分组成,京营、亲军卫、骑军,其中正面作战以京营和骑军为主,亲军卫则是后备队。

而在正面作战中,守城的主力则是京营,骑军负责游击、袭扰和追敌。

因此论到封赏,景隆二号报上来的立功名单中,大部分都是京营将领。

又是一番关于封赏的讨论后,今天朝会的议题来到了最后一项。

这个议题就是,由谁重新率领大军北上征讨燕军。

“陛下,微臣举荐长兴候耿炳文将军率军北上,问罪庶人朱棣!”

齐泰、黄子澄先后上书,举荐大臣。

这耿炳文将军是谁?

建文帝回忆了一番,很快就知道这位是何方神圣。

耿炳文是一名老将,跟着朱元璋打天下过,属于开国功臣。

按理来说,朱元璋大清洗功臣勋贵,以长兴候的资历和地位,妥妥也是属于被清洗的一员。

但好在这名老将,打仗能力不行,只善于防守作战,对于后代的威胁能力低微,因为如此,耿炳文侥幸留得了一条性命。

但也正因为耿炳文打仗的能力不行,自被建文朝廷任命为征讨大将军,统领三十万大军讨伐燕军后,第一场作战就大败,最终被人弹劾下马,换上坑爹大王李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