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太子的自我修养 > 第25章 刘仁轨的起起落落

第25章 刘仁轨的起起落落

一个谨慎却不胆小的人,这是裴炎给李弘留下的印象。

若胆小慎微,裴炎就不会提议李弘去门下省,若是不够谨慎,就难免透露给李弘一些关于刘仁轨的事情。

近些日子百济是朝中的头等大事,要说因为并非职责所在,裴炎听都没听过刘仁轨的事,反正李弘是不信的。

他很清楚一件国事从提出到决定再到施行其中的步骤,国事从来都不是秘密。

李弘偏头看了一眼裴炎,在他的印象中,《永徽律疏》里好像没有欺瞒储君这条罪名。

后者则有些莫名其妙,他原本还以为太子有事询问自己呢!

裴炎出身名门,河东裴氏,明经及第,历任濮州司仓参军、监察御史,中书主书,一步步稳定地走进中枢。在这个时代,出身名门的人只要有能力,往往能平步青云,比寒门子弟少经许多障碍。

只是中书主书终究不能让裴炎施展才华,所以他短期内的目标是中书舍人,但他也知道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想要短期达成此目标,他必须得到赏识。

裴炎心中的期待微微落空,不过他行事稳妥,面上不动声色,带着李弘去门下省找经手刘仁轨官复原职的官员——给事中。

李弘找到的给事中姓赵,赵给事年过半百,是个颇为健谈,准确的说是有点啰嗦的人。

在赵给事遣人去找备案的公文时,裴炎悄声对李弘解释道:“门下省都知道赵老给事性子最好,最爱跟人闲谈,对各处政令律例也最为熟悉,听说赵给事在贞观时就在门下省当值,岁岁考功俱为优,原本早该升迁,只是不知为何一直担任给事中。”

在等公文的空当,李弘听着赵给事讲述他眼中的刘仁轨。

出乎李弘的意料,刘仁轨原本也是给事中。给事中掌侍奉左右,分判省事。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在门下省中职权仅在侍中与门下侍郎之下。

李弘很好奇,刘仁轨如何从一个执掌门下省封驳之权的给事中,变成以罪人之身流放军中的白衣。

刘仁轨命运的转折点要从一个案件说起,大理寺卿段宝玄怀疑李义府指使大理寺丞毕正义私放女囚淳于氏。

没错,就是此前张文瓘说给李弘听的那个事关李义府的案件,最终结果以毕正义自缢而告终。

当时刘仁轨是皇帝任命的主审官,携御史台、刑部共同审理。

当时毕正义已死,但淳于氏还在,她在李义府的府中是不可改变的事实。

当时的刘仁轨刚正不阿,仍旧追查,只可惜缺少了关键的人证毕正义。而对于淳于氏,李义府只推辞说是受了毕正义的蒙骗。

缺乏定罪的证据,最最关键的是皇帝并不想借此处罚李义府。

最终案件不了了之,刘仁轨也算是将李义府得罪死了。

不久之后刘仁轨就外放做了青州刺史。

这绝对不算被贬谪,青州乃是上州,上州刺史是实打实的从三品,真真正正的高官,比原本给事中的上官正四品上的门下侍郎还要高出一级。

唯一的缺点就是远离了朝堂,但远离朝堂又带来了机遇,只要踏踏实实地做出政绩,又有在朝中为官的资历,还是极其重要的给事中,刘仁轨一旦回归朝堂,怎么也得是个同中书门下三品。

然而这一切的愿景,都因征伐百济之战而破灭。

按武德令,三万户者为上州,不满两万户者为下州,居中者为中州。

苏定方于成山率军渡海,成山所在登州及最近的莱州俱是下州,是以统筹粮草辎重的工作就交给了人力更充沛的青州。

正好青州刺史刘仁轨还是京官外放,办事能力接触过的相公们有目共睹。

李弘凭着赵给事唠叨的话语分析至此,正巧此时,前去寻找备案卷宗的文书回来了。

赵给事接过,略略翻看几眼,转交给了李弘。

“正则奉命督海运,运输粮草辎重,然则船队遇风沉没,死伤严重。殿下,此为监察御史袁异式前往青州审讯正则后的奏疏。”

正则是刘仁轨的字。

李弘接过奏疏,见奏疏上云:“……时海风多变,仁轨因朝中催促,遂令船队出海……”

看到此处,李弘突然想起了第一次观政那天宰相专用膳堂中的小小争执,门下侍郎许圉师与吏部尚书李义府不正是因为海运小吵了两句吗!

“这是贬刘正则以白身随军的政令……”

“嗯……”李弘接过,翻开后才注意到,上面还有这位赵给事的赞同签字。

“臣曾听闻刘正则坐失船罪后,李尚书曾谏言‘不斩刘仁轨,不足以平民愤!’相比李尚书还在记恨刘正则当初的秉公执法,好在圣人未纳其言。”

“……赵给事慎言,当心隔墙有耳,卿就不怕也被记恨上?”一听赵给事吐槽李义府小心眼记仇,李弘当即失笑,揶揄道。

“老臣两袖清风,有什么好怕的,《论语》有云,无欲则刚。”

给事中为门下省要职,赵给事能当这么多年的给事中,岂是看起来那么好相与的,李弘觉着,他大概知道李义府对自己不敬的事了。

李弘笑了笑,没再说啥。

赵给事也不在意,又指着一份存档的文书说道:“这是前日圣人所发任命刘正则检校带方州刺史,暂代已故熊津都督王文度掌百济旧地的文书存档。”

李弘摊开,果真又在上面看到了赵给事的签押。

“殿下不必忧心,以正则之才,定可守住百济,待援兵一致,届时百济叛乱自息,怕只怕战乱来自百济之外……”

李弘追问,赵给事却只说是猜测,不再多言了。

还算满意地离开了门下省,回去的路上,李弘问裴炎道:“卿可知赵给事的名讳?”

“臣只知赵公名仁本……”

赵仁本……绝不仅仅只是个普通的给事中……李弘心中感慨。一般的给事中,哪敢说权势正盛的李义府的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