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太子的自我修养 > 第11章 余波

杨氏要说的事并不复杂,两日前杨氏在周国公府置酒夜宴,席间,她看着桌上的满盘珍馐,不禁感慨万千,想当年丈夫死后,她与女儿扶棺还乡。此后多年来,在晋阳受尽武氏兄弟的冷遇,而当年的应国公府也是门庭冷落。

再看看如今的境遇,天壤之别。于是杨氏问武氏几兄弟:“颇忆畴昔之事,今日之荣贵复何如?”

杨氏的本意不过是想自得一番——想想你们当初是怎么对待我母女的,而现在你们还不是要靠我女儿才能享受荣华富贵!

在这个世家门阀势力依旧庞大的时代,宗族与个人其实是紧密联系为一体的,互为臂助。武后当上皇后之后,武家兄弟纷纷加官升职。

若是嘴甜、识趣些的,服个软说几句好话,这事就过去了,毕竟好处都已经得了。

但这武氏几兄弟偏不,从前就没礼遇过杨氏,如今连低个头都不肯,你一言我一语的反驳起杨氏来。

大意就是他们四兄弟,元庆、元爽、惟良、怀运,因为是功臣子弟,年少时受恩荫入仕途,但他们四个人有自知之明,不求成为达官显贵。然而没料到因为皇后之故当了高官,现在愁的每天都睡不着觉,你杨氏竟还来问他们觉得现在的荣华富贵如何?

如今身位皇后之母的杨氏如何忍得下这口气,酒宴不欢而散。也就是武皇后近几日比较忙碌,否则第二天就该从杨氏处得知此事了。

等到杨氏说完,李弘堪堪来到殿内,在远处匆匆行了礼,喊道:“阿娘,我回来了……外祖母也在……”

武皇后没在意李弘的举动是否失了礼数,她等李弘走到她身前,一伸手就捏到了李弘的耳朵,嗔怪道:“出门前怎么保证的?仔细说说惹了什么祸?”

见李弘不安又小心地扭动身子,武皇后暗笑一声,松开了手,指了指旁边的坐榻。

心中想着,她的长子失忆之后活泼了许多,对她还是一样的亲近……转而又想到是不是自己和丈夫以前对弘儿太过严苛,如今这般活泼开朗地才是真正的弘儿……

这些念头武皇后这些日子想过不止一次,如今也只是一闪而过,转而关注起了正事。

她并不知道,此时李弘正在暗暗吐槽装嫩真累,完全没考虑过他是不是乐此不疲。

当他变成一个孩子之后,固然孩子因此变得成熟,但他也未尝不会变得有几分孩子气。

“……事情就是这样,那两人嘴里全是不满之言,我本来没打算自己动手,谁知后来那武元爽又大放厥词,这才没有忍住……不过都是敬业和老程他们动的手,我就是后来踢了他们几脚。”

武皇后没深究武元爽说的什么话才让自己的儿子没忍住动手,在心中已经给武元爽判了死刑,死人的话,她从不在意。表面上看着李弘的目光依旧温柔。

“阿娘千万别怪老程和敬业,是我让他们动的手……”

“在弘儿心中,阿娘是这般小气的人吗?”武皇后揉了揉儿子的脑袋,“出了一身汗,快去洗洗,稍后记得温习功课,别怪阿娘没提醒你,明日你阿耶准备考校你这些时日所学……”

“啊……”李弘猛地站了起来,他最恨的就是背书,偏偏皇帝每次考校的第一项就是背经义,明明连郭瑜、张文瓘两位老师都开始要求李弘解义即可,背诵之事不再强求。

李弘为了临时抱佛脚离去了,宫女太监们早早地就被留在殿外,殿中武皇后正和母亲商议如何处置武氏兄弟几人。

最初武皇后留着这几人不过是想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引为助力,现在看来武氏四兄弟并不这么想。

外戚既不当用,那有与没有又有什么区别!

武皇后是果决之人,有了决定,当即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奏疏——皇后为表廉抑,请出武惟良等为远州刺史。

自己的麻烦解决了,儿子惹的祸就很好摆平了,只需让杨氏回府时把李弘悄悄带至行宫外的两人带回就行,杨氏自有手段将二人封口。作为皇后之母,杨氏又怎会是个简单的妇人。

至于武元爽,一贯贴心的皇后已经为他安排妥当,一到任上就会因罪流放他州,或因水土不服死在途中。

李弘并不清楚皇后的决定,他次日在皇帝面前《孝经都磕磕绊绊地没背完,好在后面的论经释义他表现的不错,得了几句称赞。

末了,皇帝还不忘叮嘱几句:“若是以后有臣子在你面前用典,你却一无所知,岂不是贻笑大方?”

几日之后,皇后宴请亲族邻里故旧于朝堂,命妇妇人于内殿,班赐有差。诏并州妇人年十以上,各版授郡君……

期间,李弘并未再见到武元爽与武怀运,倒是见过一次周国公武元庆,阴沉着脸,摆明了生人勿进。

武家的事很快就被李弘抛在脑后,他跟在皇帝身后,亲眼看着大唐如何组织一场涉及数十万、乃至百万人的大战。

百济恃高丽之援,数侵新罗,新罗王春秋上表求救。

皇帝在和大臣们商讨军略有时还会叫上李弘,他并不寄希望于小太子能学到多少,至少要让小太子知道他在做什么。

当年太宗皇帝就是这样手把手教着李治,而李治一如太宗皇帝当年所做的教着他的小太子。

事涉高丽,打肯定要打,平定高丽本就是太宗皇帝的遗愿,而百济正是高丽的羽翼。

李弘一直觉得自己很让人省心,通过舆图外加听到的消息,对这次战争有了些自己的判断。

百济的疆域大概在后世南棒的西偏南,东面就是此次求援的新罗了,再往北的北棒现在属于高丽。

从战略上来说,新罗对灭亡高丽的作用不容忽视。

李弘能看出的道理朝堂诸公如何看不出来?

皇帝在晋阳城西讲武后,下诏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帅左骁卫将军刘伯英等水陆十万以伐百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