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正是那年明月夜 > 第18章,内阁之言如利剑

第18章,内阁之言如利剑

御书房中,张皇后同弘治帝朱佑樘正襟危坐,面见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位大臣。

李东阳一入御书房不顾礼节对着弘治帝朱佑樘大声质问道:“圣上如此行事同夏桀,商纣这般昏君何异!”

“大胆!”

弘治帝朱佑樘还未说话,张皇后闻言愤怒的拍着桌子怒斥李东阳道:“李东阳,你太过放肆了,当真以为圣上不会治罪于你!”

刘健和谢迁见张皇后怒斥李东阳,两人心中一凜,不过却不能退缩,内阁的意识是一个整体,虽然李东阳今日的语气过激了些,但政治意图是劝解圣上,李东阳是没错的。

刘健和谢迁同时站出来说道:“臣等附议!”

弘治帝朱佑樘看着李东阳顿时有些哭笑不得,朱佑樘看着李东阳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但戏还是要演下去。

弘治帝朱佑樘突然一脸的愤怒生气的对着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怒斥道:“朕做事,难道还需你们教朕吗?”

三人闻言心中一惊,纷纷下跪道:“臣等不敢!”

朱佑樘见三人如此,果断的下令道:“那就退下吧!”

刘健闻言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朱佑樘,这还是他认识的明君圣上吗?刘健还想要说什么急声道:“圣上!”

朱佑樘却是挥了挥手让刘健不要多言,他是不会改变主意的。

三人见朱佑樘不听劝解一意孤行,三人顿时跪在御书房不走了,仿佛在向朱佑樘抗议。

一侧的萧敬见状连忙对着刘健三人劝解道:“三位大人,今日圣上心情不悦,三位大人还是明日再来!”

三人却是如同没有听见,一动不动的跪在御书房。

弘治帝朱佑樘满脸铁青转身带着张皇后离开了御书房道:“他们不走,朕走!”

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面面相觑,一时间三人心中各有想法。

内阁与弘治帝在御书房发生的事情,立刻传遍了京城。

西城有一座庭院非常的不起眼,但其内却别有天地,里面众多达官贵人来去匆匆。

因为这座庭院周围的几条街道都是庭院主人的,所以根本无人发现这些达官贵人的行踪。

庭院内,有一身穿蟒袍之人对着湖中的鱼儿投食,而他身后有一位身穿黑袍之人,那人的容貌隐藏在黑袍之内,让人无法察觉。

黑袍人对着身穿蟒袍之人道:“王爷,今日内阁与皇帝在御书房发生的事情,已被证实!”

身穿蟒袍之人闻言手中投食的动作停顿了下来,缓缓道:“既然是真的,看来我们的机会来了!”

黑袍人问道:“王爷的意思?”

身穿蟒袍之人下令道:“传令李广可以动手,还有这里已经不安全了,让我们在京城的势力隐藏起来!”

“遵命!”黑袍人闻言便明白,这是已经放弃了李广,若李广成功,一个弑帝之人还能活下来吗?若李广失败,那也只是一次尝试。

皇宫内,太皇太后对着周寿怒骂道:“荒谬,你们怎敢如此,你对的起先皇和当今圣上吗?”

周寿同周瑛跪在太皇太后的身前痛哭流涕的悲声道:“太皇太后,你要救救周家,不然周家全完了!”

太皇太后看着自家的兄弟到底还是有些不忍,但是她却无可奈何道:“你们犯的可是谋逆之罪,哀家如何护周家周全!”

周寿这次进宫早就有准备对着太皇太后道:“太皇太后,臣弟已有办法!”

周寿通过自己的聚道得知消息,传奉官李广要刺杀弘治帝朱佑樘,周寿便明白他勾结宦官的事情已经隐藏不住了,所以周寿连忙进宫恳求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与庆云侯周寿密谋着。

萧敬得知清宁宫着火的消息连忙向弘治帝朱佑樘汇报道:“圣上,不好了,清宁宫着火了!”

朱佑樘同张皇后在坤宁宫内闲谈喝茶,朱佑樘听见萧敬的话蹭的一下站起来道:“什么!”

张皇后执掌后宫,现在出了事情,连忙对着萧敬问道:“那还不去救火,祖母可有事?”

萧敬闻言对着朱佑樘和张皇后道:“回圣上,皇后,太皇太后没事,太皇太后让奴才传了一句话给圣上!”

朱佑樘听着萧敬的话有些皱眉道:“说!”

萧敬恭敬道:“今日李广,明日李广,果然祸及矣!”

张皇后闻言却是一头雾水,她不明白太皇太后为何会在这种时候,让萧敬传给弘治帝朱佑樘这么一句话,张皇后对着朱佑樘问道:“圣上,祖母这是什么意思?”

朱佑樘闻言脸上面无表情,内心之中却不知道在想什么,随后对着萧敬道:“你亲自去把你李广带来!”

“奴才领旨!”萧敬恭敬的退出了坤宁宫。

萧敬出了坤宁宫立马就召集了净军,直接去抓捕李广。

萧敬却不料李广似乎早就等待多时,萧敬一来,李广已经好生整理了自己的仪容,束手就擒。

御书房中,朱佑樘对着李广质问道:“朕,可有那一点对不起你?”

李广闻言顿时哭泣着脸不停地磕头的对着朱佑樘道:“圣上隆恩,奴才无以回报,奴才对不起圣上,奴才对不起圣上!”

朱佑樘满脸铁青的对着李广冷声道:“朕需要知道真相!”

李广闻言毫无保留老实的交代起来事情的原委。

原来李广仗着弘治帝朱佑樘的宠信和传奉官的权利同庆云侯周寿接受百官行贿,广聚财源。

随着李广财源滚滚,庆云侯周寿以李广家人要挟,让李广为其做事,李广本是无根之人,他的家人便是李家唯一的延续,李广不能有后,但李家不能无后,所以李广不得不为庆云侯周寿做事,一步错则步步错。

而今日,李广才知原来庆云侯周寿并非主谋之人,背后还有其人,可李广却不知道是谁。

李广从怀中拿出一本册子对着朱佑樘泣声道:“圣上,这就是百官行贿的账册,奴才罪有应得,奴才去了!”

李广话音刚落,嘴角便有乌黑的血液流溢而去,朱佑樘见状便明白李广在来御书房之前早就服用了毒药,只是静待毒发。

朱佑樘看着李广的尸体缓缓对着萧敬道:“好生安葬!”

萧敬恭敬的对着朱佑樘道:“奴才遵命!”

萧敬明白弘治帝朱佑樘到底还是心软了,李广之罪处以极刑也不为过,但弘治帝朱佑樘却是让好生安葬,人心多是肉长的,这也是弘治帝让人佩服的地方。

朱佑樘突然想到了什么对着萧敬道:“去清宁宫!”

清宁宫的大火将皇宫烧的火光冲天,张皇后正指挥着宫女太监还有皇宫护卫们救火。

太皇太后静坐在清宁宫外,看着自己的寝宫的大火不知道在想什么。

直到朱佑樘到了清宁宫对着太皇太后恭敬的行礼道:“皇祖母!”

太皇太后见朱佑樘的到来,强行打起了精神对着朱佑樘道:“圣上,你来了!”

朱佑樘看着太皇太后面容苍老满脸皱纹的脸庞一阵恍惚,朱佑樘脑中想到了太皇太后对他的养育恩情,朱佑樘心中一软对着太皇太后道:“皇祖母,朕来只要一个答案!”

太皇太后闻言心中松了一口气,朱佑樘既然如此说,便是不打算追究周家了,也不枉她放火烧了自己的寝宫。

太皇太后看着朱佑樘还等着她的答案,太皇太后说出了她从周寿哪里知道的背后之人名字道:“安王!”

朱佑樘闻言瞳孔紧缩,手掌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咬牙切齿的道了一句:“朕知道了!”

第二日,宫中传出消息,弘治十一年,广劝帝建毓秀亭于万岁山。亭成,幼公主殇,未几,清宁宫灾。日者言广建亭犯岁忌,太皇太后恚曰:“今日李广,明日李广,果然祸及矣。”

帝疑广有异书,使即其家索之,得赂籍以进,有多文武大臣名。

得知道这一消息的众多向李广行贿的大臣,皆人心惶惶。

而这件事情的真相,除了少数知情之人外,真相便永远隐藏在历史的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