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末墨家军 > 第37章 秀才特权

第37章 秀才特权

朱宇一直追到了河边,才发现绣娘坐在平时他俩喜欢坐的那块大石上,双肩在轻轻抖动。

“绣娘,快别哭了,我没有看不起你的意思,只是我们现在都还小,过早的成亲不好。”

朱宇来到她身边坐下,替她擦了擦眼泪安慰道,其实他很想说,不是我太小,而是你太小了。

虽然绣娘很懂事,但实在让他无法接受和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成亲。

当然主要还是他现在身体才十三四岁,但心理年龄却是二十多岁,这要是成了亲,天天睡在一起,能摸不能吃,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小宇,你不要再说了,是我娘异想天开,我一个山野丫头哪里配得上你一个读书人。”绣娘拨开他的手,自己擦了擦眼泪撇过头的道。

“胡说,你忘了咱们现在都是墨家弟子,哪来的什么配得上配不上,何况你现在不也是读书人吗?好了,不要胡思乱想了,这件事等我考中秀才后咱们再说好吗?”

朱小宇扶着她的双肩,将她身子转了过来,训斥道,最后则是叹了口气。

若说他一点都不喜欢这个淳朴善良的小村姑,恐怕他自己都不会信,所以也不忍伤她的心。

“嗯。”绣娘顿时一喜,羞涩的点点头,一把扑到朱宇怀里,双手紧紧的环在他腰上。

朱宇只得轻轻得拍着她的背,两人就这样一直抱着,沉默不语,享受着此刻的宁静。

不知过了多久,绣娘才不舍得松开朱宇,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双颊红扑扑的道:“小宇,我们回去吧,出来了这么久,我娘会担心的。”

“嗯,走吧!”朱宇起身跳下了石头,然后伸开双臂,绣娘偷偷打量了一下,见四下无人,身子就向前一扑,被朱宇抱了下来。

“怎么,现在知道怕了?刚才怎么不怕被别人看见?”朱宇见她样子煞是可爱,忍不住逗弄了一句。

“小宇,你真坏。”

秀娘脸上的晕红瞬间扩散到了粉颈,娇嗔了他一眼,飞快的跑开了。

朱宇却是追了上去,拉住她的小手,两人有说有笑的朝村子走去。

直到村口,绣娘才将手挣脱开来,王桂花见女儿不但没有伤心,眉羽间反而还透着一抹喜色,也放下了心,没有在找朱宇的麻烦,决定晚上在偷偷的问女儿怎么回事。

次日,朱宇还像往常一样,大清早就前往黄家村,想要看看黄家村是个什么情况。

“夫人,你们村昨天交了多少税?”

“村里的田地大多都是挂在我家老爷名下的,所以是无需交税的,村民们只要交纳少量的银子,以抵偿徭役。”

箫氏解释完,见他脸色难看,也听说了刘家村昨天交税的事,于是柔声安慰道:“小宇,你也别太难过了,现在想这些也是徒劳,今后好好念书,争取明年通过县试和府试,待他日考取功名后,也就可以帮到他们了,哎!”

箫氏说完也是叹了口气,朝廷的税赋是一年比一年重,再加上底层的吏员和粮商又勾结,一起盘剥百姓,这样下去让百姓还如何过活?

“哼!恐怕还没等我考中秀才,大家就都饿死了。”

朱宇咬牙切齿的道,同时也明白,全村人为何拼命供他读书考秀才了。

尽管箫氏没有具体说交多少银子,但他知道肯定没多少,同样也明白了秀才的重要性。

这时代的秀才不单单只是拥有免税权,还代表着政治地位,不用想,他都知道,那吴扒皮和那些捕快绝对不敢肆无忌惮的坑骗黄家村的人。

箫氏见他这副模样也是沉默不语,她就是怕刺激到朱宇,所以才没有告诉他,老爷已经收了村里大部分人的卖身契,今后连徭役都不用再交了。

“小宇,别再想那些了,我们去念书吧,今后我不看那些墨家典籍了,专心教你四书五经。”

“不行,那些墨家典籍夫人你还是要看的,至于四书五经我就不学了,科举的事我自己会想办法的。”朱宇一摆手,与其死读那些股,还不如想办法怎么赚钱。

“小宇,我知道你不喜欢四书五经,可不学那些以后如何科举?还是听话,不要任性了。”箫氏顿时就急了,拉着他的袖子,苦口婆心的劝道。

“夫人,我是巨子,应该是你要听我的话才对,呵呵!”朱宇有些得意的笑道,为当初自己将她哄入墨家的决定,感到很是英明。

“啊!你…我,可是…”箫氏一时间竟不知怎么反驳,额头都急出了香汗。

“好了,夫人,你自己去看书吧,我去墨老那里看看。”朱宇丢下一句,就出门而去,心里对那黄秀才是更加不满了。

那老东西只顾着他们黄家村的人,对其他两个村的人死活竟然丝毫不管,且不说将土地纳归到他名下来,就是拿出一些银子来购买村民们的一部分粮食也好呀!

来到铁匠铺后,墨老正在教授七名弟子学习木匠和铁匠活,见朱宇到来,众人赶紧停下手中的活计纷纷行礼。

“巨子!”

“巨子!”

“嗯。”朱宇点点头,看着日益壮大的墨门,心里总算得到了许些的安慰。

接下来朱宇开始让墨老打造提炼食盐的工具,他打算购买劣质的食盐,然后提纯成精盐偷偷的去贩卖。

提纯食盐的工具非常简单,朱宇只是将原理讲解了一遍,墨老就拍着胸脯保证两天搞定。

一个上午,朱宇都待在铁匠铺和墨老捣鼓提纯精盐的工具,直到中午,小丫鬟来叫他去吃午饭,朱宇才跟随她前往黄家大宅。

可能是箫氏知道今天朱宇心情不好,所以做了满桌子的菜,但想着自己天天蹭吃蹭喝,有大米饭和肉吃,而村民们却在吃糠咽菜,小宇同学就有些食之无味。

箫氏本还想劝劝朱宇继续跟着自己学习四书五经,可见他心事重重,也只得作罢。

“小郎君,不好了,你们刘家村出事了,好像是走水了。”

正当朱宇说要吃饱时,院外传来了一名大汉的大叫声,朱宇顿时一惊,赶紧丢下碗筷冲了出去,箫氏也急急忙忙的提着裙子追了出去。

待来到村外,见刘家村的方向果然冒起了滚滚青烟,黄家村的人都提着水桶朝那边赶去,朱宇立即就朝刘家村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