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末墨家军 > 第23章 赶集

次日清晨,村外河边的小道上,三人正快步疾行,王桂花和刘虎身上都扛着一包兽皮,而跟在后面的朱宇却是四处打量。

来到这个村子都一个多月了,这还是他第一次出门,对那所谓的镇上还是有些期待的。

三人一路顺着小河向东走了约七里,周围的地势逐渐变得开阔起来,小河两边出现了大片水田,不远处的村庄已经清晰可见。

“大婶,那应该就是黄家村吧!”

“嗯!过了黄家村再走十里就到了。”王桂花点了点头。

“那这些水田都是黄家村的吗?他们怎么不怕被地主抢去?”

朱宇望着两岸水田里绿幽幽的稻谷,有些疑惑。

“哎!可能是他们黄家的祖坟冒青烟了吧,竟然出了个秀才,所以说小宇你也要争气,知道吗?”王桂花叹了口气,但语气中那浓浓的羡慕却怎么也掩藏不住。

“是呀,小宇,咱们村儿的未来可就靠你了,不过你也不要着急,你还小,即便考个十年年也没关系。”

一直沉默不语的刘虎也终于破天荒的开口,怕又重演上次的悲剧,拍了拍朱宇的肩膀安慰道。

绣娘她爹就是因为屡次不中,被村里的几个婶子说了两句,最终选择自杀,导致全村人都悔恨不已。

“十年?”

朱宇一呆,随即大喜,他本以为明年就要去考试,没想到还能再混十年。

别说十年,只要五年他就肯定会长到以前的样子,到时候有了自保能力,他哪里去不得?想到这里,彻底放下了心。

路过黄家村的时候,朱宇也发现,附近田里干活的村民明显要精壮一些,有些还站起来打招呼,显然认识王桂花和刘虎。

过了黄家村后,地势就更加开阔起来,河两岸的良田简直一眼都望不到边。

但田里干活的百姓却都是衣衫褴褛,骨瘦如柴,情况还真的连刘家村的人都不如。

龙门镇只有一条主街,两边十几栋宅院颇具规模,镇子四面有一道三米高的土墙,进镇时,村民每人需要交纳一个铜板。

即便这样,每逢五、十,附近十几个村子寨子的村民,依然会来此赶集。

今天六月十五,正是赶集的日子,进到镇子后,街道两旁全是摆摊吆喝的村民,所卖物品也大多都是自制的木制品和竹制品。

偶尔也会有一只鸡、鸭、鱼,或者放在篮子里的几个鸡蛋。

街道上同样人来人往,有挑箩筐的,也有背背笼的,但大多都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像他这般大的少年也不少。

朱宇跟随两人来到街边的一处空位停了下来,两人就将十几张兽皮摊在了地上,羊皮两张,兔皮十张,余下三张,他却不认得。

“大婶,这能卖得出去吗?”

朱宇发现都过了半个小时,连来问一下的人都没有,转头看着王桂花。

“再等等,等人少了一些,那些地主老财来了,应该能卖掉一些。”

“县城里倒是好卖,就是路太远了。”刘虎接口道。

“大婶,这都到中午了,要不咱们吃点东西再来卖吧!”朱宇看了看头顶的太阳建议道,他现在是一顿不吃就饿得慌。

“小宇,你自己去吃吧,往前走,那里有卖面条的,不要走远啊!”

王桂花摆摆手,然后从怀里掏出五个铜板,塞到他手里,还不忘嘱咐一句。

“大婶,那你们吃什么?”朱宇看着手里有些生锈的铜板问道。

“我们带着吃的,快去吧!”王桂花挥了挥手,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个野菜团子啃了起来。

“那好吧!我等一下给你们带包子来。”

朱宇有些不好意思的朝前走去,走了一段,街上的人明显少了一些,两旁多是店铺,和一些卖吃食的。

“老板,包子多少钱一个?”

一家包子铺前,朱宇闻着香气,咽了咽口水询问道。

“两文钱一个。”老板打量了朱宇一眼随口道。

“五文钱三个卖不卖?”

“去去去,哪来的小屁孩儿。”

朱宇有些郁闷,只得继续朝前走。

“老板,面条多少钱一碗?”

“五文钱一碗。”

“这么贵呀!”朱宇摇了摇头,他实在不愿吃独食。

又问了两家卖烧饼和卖豆腐花的,最终还是来到了最前面的包子铺,花了四文钱,买了两个包子。

当朱宇拿着包子,回到摊位旁时,就见一位身着华服的老者,正在笑嘻嘻的和王桂花交谈,边上的刘虎脸色则有些难看。

“桂花,我上次跟你说的那件事考虑的怎么样了?”

“吴老爷,我家绣娘没那个命,你还是不要再提了。”

“桂花,你们家的情况我再了解不过了,只要你肯将绣娘嫁我吴家,我保证今后你们娘俩吃香的喝辣的,再也不用过那种饥不择食的日子了。”老者仍不死心的道。

“吴老爷,即便我们娘俩饿死,我也是不会将绣娘嫁给你的,你还是趁早死了这份心吧。”王桂花咬着牙。

“桂花,你说你怎么就不开窍呢?绣娘嫁到我吴家来有什么…”

“吴老爷,你要买兽皮就快买,不买我们还要做生意。”刘虎终于忍不住打断道。

“好!我倒要看看你们这兽皮有没有人要,哼!”老者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若不是黄家村的那名秀才碍手碍脚,多管闲事,他早就用强了。

“大婶,刚才是怎么回事?那人是谁呀?”朱宇看着老头离去的背影皱眉道。

“龙门镇最大的土财主吴扒皮,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别管他,小宇你吃面了吗?”王桂花摆了摆手,恶狠狠的骂道。

“我买了三个包子,吃了一个,还剩两个,你们一人一个吧。”朱宇说着就将包子递了过去。

“你怎么没吃面?包子不是要两文钱一个吗?”王桂花接过包子疑惑道。

“我讲价了,你们快吃吧。”朱宇挥挥手。

“哦!”

两人信以为真,毕竟他们从来没买过包子,看着手里还热乎的包子,两人都不由自主的咽了咽口水,两口就吃完了。

朱宇会心一笑,一顿不吃,虽然饿得慌,但对现在的他也没多大事儿。

“该死的吴扒皮,大虎,看来咱们这兽皮今儿是卖不出去了,你那里还有多少铜板。”

差不多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依然没有人来问,王桂花也知道是吴扒皮在搞鬼了。

“婶,我这里差不多还有五百多个铜板。”大虎掏出个钱袋递了过去。

“我这里还有三百多,不够呀!”王桂花挠挠头有些苦恼。

“大婶,虎哥,要不这样吧,就买一支笔,再买点墨和纸,砚台我们自己回去做好了。”朱宇见状只得建议道。

“这样也不够呀,三叔可是交代过,要扯两尺布给你做件新衣裳。”

“不用做衣裳,我这身就不错。”朱宇摆摆手,他实在不愿再增加这些村民的负担。

“要不暂时就先买这些吧,明天我再去县城跑一趟,将兽皮卖了再扯布?”刘虎想了一下道。

“也只能这样了。”王桂花点了点头。

随即两人就将兽皮包了起来,临走时一名小厮模样打扮的人跑上来,还要了五文钱的地摊费。

两人习以为常,朱宇却郁闷不已,这他娘的都能抵上一碗面了,什么世道嘛!

“咦!难道刘家村还要作死,想考秀才?”

吴扒皮在远出见三人走进一间卖文房四宝的店铺,顿时惊疑道。

三人可不知道吴扒皮在盯着他们,买完东西后,就快步离开了镇子,一路疾驰,回到村里时天都已经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