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春秋别话 > 第二章 惊蛰雨后

第二章 惊蛰雨后

“我们这个国家快灭亡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的话。”曹云缓缓地说道。

语出惊人,实在是太过于惊骇,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布满惊讶,然后都一致看向曹共公,姬襄不动声色,并没有出声,而是看向自己这个不满十二岁的孩子。

他确实没想到一趟出门倒是涨了不少勇气,可是....他谈了一口气没有打断儿子的说话。

一众大臣也极为默契的没有开口,实在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说,或许在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盘算,不足为外人道也。

停顿了一会,看众人没有说话,曹云继续说道。

“我在这两个月以来,踏足国家每一片土地,而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穷而且没有生气。”

“在边境之地,农民无安稳的土地可以耕种,同时时时刻刻被没有规律的征兵让他们对于这个国家充满敌视感。”

“那么,我们到底身处在谁的国家?竟被自己的子民所憎恶”

“老无所养,幼无所依,妻子没有了丈夫,甚至于将来还要把他们儿子送上战场而惶惶不可终日,以泪洗面。”

“没有固定的土地去耕种和居住,战场上他们甚至于见不到自己家人的尸骨,更妄谈战后抚恤。”

“荒地占据了这个国家的大多数,而人民的离心离德终会是压死这个国家的最后一根稻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的王朝建立在他们的基础之上,但是却不能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那么,拿什么去拯救这个国家?”

“还有除此之外的商业,城濮之战后的我们甚至于没有安抚自己的子民,让他们摆脱惊慌,努力耕种,更妄谈让这个经济恢复过来,如果说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即便是追求利益的商人也不可能再在这里发展。”

“军队没有一种向上的凝聚力,他们只是为了不被牵连而打仗,而不是为了国家而打仗,还有夯沉的军事管理,无法应对紧急而来的战争。”

“商业凋敝,民生不力,军法不率,而国政不行,那么凭什么他有存下去的希望?”

“每一个国家都在注视着我们,想要从我们的身上扯下一块肉去填补他们的欲望,可这是无穷无尽的,除非我们国灭,他们才会从我们的尸体上移开目光。”

“我的话说完了,请父王和众位大人评判。”曹云向姬襄一拜,立于一侧,等待着他们的回答。

大殿之上此刻静的可怕,每一个人都还沉浸在刚才的话中,皱眉,沉思,脸上写满了纠结于震撼。

好像此刻的他们才完全的想起来,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一种情况,船破,人亡。

姬襄定定的看着儿子,好像此刻才真正的认识他一般,他所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两个月而已,竟让他也对这个儿子产生了一种陌生感。

他知道自己的本事,平庸而已,这些问题也是他所考虑过的,只是,没有能力去改变,去让这艘船开的稳一点,看着年幼但是侃侃而谈的儿子,第一次,他产生了一种骄傲的情绪,那是在登上王位时,是称王之后所没有的感情。

“世子殿下,我敢说我们的士兵在战场上绝对不含糊,都是卖了命一般的冲锋,从未怯战。”掌管军事的司马寇淮站起来粗声说道。

一米的粗壮大汉站在曹云身前,以至于他需要抬头仰望才能和他谈话。两个极端站在一起,给人一种鲜明的比较感。

“我从未怀疑过我们的将士作战不够勇敢,但是,我想将军没有听懂我的意思,不妨您先请坐”

“我曾听闻有这样一个国家,他们甚至于连我们的土地大都没有,兵甲强都没有,但是,他们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打赢,甚至于,没有一个国家去打他们,他们依旧存在,那么他们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呢?”

曹云没有等待他们的回答,依旧朗声道,稚嫩但是坚定地话语在大殿里回响。

“那是因为他们把这个国家真正的接受了,融入到了他们的骨子里,他们为这个国家骄傲而骄傲,哀伤而哀伤,当敌人来时,全民皆战。”

“君死臣战。父死子战,男死女战,直到最后一个人的血流尽。”

“那么,试问寇将军,如果有一天,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时,当我们的勇敢的士兵战死时,当我们受到屈辱时,我们的子民会不会也像这样,拿起手中的武器,战斗到最后一刻?”

寇淮沉默了,不只是他,还有在座的众人。

“世子殿下,不知是否有策略去解决当下问题?”新晋的仆大夫候孺突然问道。

曹云看向这个矮小的侍官,和他一般高而已,黑白交杂的鬓发和脸上的皱纹给他增添了几分和蔼与睿智。

曹云看向姬襄,等待着他的指示。

姬襄摆摆手示意他可以说出来,不用顾忌。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去发展,所以我想的是先安抚周围的国家,与之交好,献上我们的诚意,无论是供奉还是其他,但是我们把需要在保证周围国家在我们不主动进攻的条件下与卫国达成同盟,这是我们的首要问题。”

“我们与卫国唇齿相依,但是只有相互间更上一步,让我们有一个有利的后方环境,在面对宋国的攻击时才有一战之力,否则,两方相击之下,我们很难逃脱。”

“所以,我希望候孺大人来担任我们的外交使臣,同时僖负羁为辅,这样晋国发话之后,宋国也不敢擅自出兵来攻击我们,齐国忌惮晋国,而晋国正在发展国内的建设不会对外征战,这样,加深与卫国的相处,那么,剩下的时间就看我们的了。”

“时间很长也很短,等他们有足够的精力来对付我们时一切都到了结局,要么,我们死,要么我们活,然后继续发展。”

“立足于国内,这段时间我们有很多的任务去处理,第一点减轻人民的赋税,除国境线上的军队和禁军,一律都回去耕种,现在,正到了播种的时间,多余的人只不过是浪费粮食而已,最起码,但时间不会有仗可打。”

“第二点,大力减轻商业的税,鼓励其他国家的商人来我国,同时在我国国境内的商人都要保证他们的安全,让他们认识到这里的好处,同时建立专有的商业城池,把都城与商城隔离开来,这样才能保证政策的执行的安全性。”

“我们的国家在这个交织地界,发展经济成了天然的优势。这是我们的可以依赖的方向之一。”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民生,凡我国境内的子民都要登记在册,发放特殊的身份标记,以保证不让别国有机可乘,加强边境防卫,禁止骚扰正常的民生生活。鼓励耕种和生育,奖励其行为,同时保证他们可以养活自家人口,若有意外,朝廷有职责保证他们的生计。”

“最后一点,关于军队,加强军队的训练,要做到精兵强兵而不是依靠多寡来判别武力强弱。”

“其中,关于士兵的问题,战死其家庭每月有抚恤且可免一人兵役,战伤或者残疾每月由朝廷给其发放抚恤。”

“改变军制,精简各层”

“改变半农军的现状,改为全息,当然,现在的我们还不能这样,这个等发展起来之后再议。”

“这就是我想要说的大概问题,具体的方案,还需要讨论,之后我会写一份完整的方案,供各位商议。”

说完,曹云向姬襄一礼,再向五位大臣抱拳施礼。

许久,还是姬襄打破了这般的沉寂,向各位还在细细评味思索的大臣说道:“众位可还有异议,提出来说话。”

众人纷纷摇头,看向曹云时眼光都变得不一样了,有了一丝丝敬畏。

众人起身,齐声拜道:“恭贺大王,恭贺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