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仙侠小说 > 蛇化仙 > 第三十二章 柳三变与柳三才

第三十二章 柳三变与柳三才

不一会儿功夫,柳三才抱着一套崭新道袍,朝李修筑缓缓走来,口中说道:“师父他老人家虽然走了,可年年新春,老道我还是会去县里的裁缝店,缝制一套崭新的道袍。”

“师祖您是不知道,我那个师父啊,特别爱面子,年年新年,都像个孩子似的,要置办一套新衣裳……”

说着,不知是想起了什么,老道士眼里竟泛起了泪花。

“哈哈,人老了,不争气,说点什么东西眼里就容易进沙子,来,这是师父的道袍,师祖您看看合不合适……”

老道士擦了擦眼里的泪花,顺手将道袍递给李修筑。

“哎呦~”

谁知老道士脚底一个打滑,只听一声惊呼,老道士手里抱着的道袍腾空飞起,整个人向一旁摔倒!

幸好身旁有个香案,老道士将手一把扑在香案上,这才稳住身形。

“好险,”柳三才站稳身子,长出一口气,伸手擦擦额头上被吓出的冷汗,道:“多亏这一旁还有香案,不然老道我这把老骨头,可就要散架喽!”

说着,下意识往香案上瞟了一眼。

不看不要紧,一看,老道士面色骇然,忽然想起刚刚李修筑的提醒。

“三才,你这香案下的书箱,里面装得到底是什么书?千万别因为烛灯倾覆,烧了才后悔……”

自己方才手扑的地方,有一圈椭圆洁净之地,周围却皆是香灰,放的不正是那燃着的烛灯吗!

若师祖不将那盏烛灯移走,自己这一脚底打滑,一下子扑到在香案上,烛灯倾覆……

老道士呆了,他越想越吃惊,咽了咽唾沫,抬起头看向李修筑:“师……师祖,侄孙冒昧的问一句,您是不是……除了一身高深莫测的修为,还有能预知祸福吉凶的大神通?”

柳三才结结巴巴,看向李修筑的眼神就像在看神仙一样。

腾云驾雾,制服尸僵,现如今还能预知吉凶!这完完全全就是活神仙啊……

李修筑淡淡一笑,手里拿着刚才腾空飞起的道袍,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淡定自若道:“天机,不可泄露……”

“哦哦,侄孙明白,明白!”

老道士立马闭嘴,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

天道循环,自有属于它的轨迹,而某些神仙大能者,之所以能够预知吉凶祸福,便是以无上神通从天道循环中截取一丝蛛丝马迹,加以推演,预先得知。

在柳三才看来,他认的这个师祖,便是这样的大人物。

方才李修筑说话时,他还看到了师祖眼中划过的淡金色神光!

如今又说天机不可泄露,说明师祖正是通过这种方法预知而来,并且不可多说,不然恐怕会遭天谴……

李修筑不晓得老道士此时的心思,他也很迷茫,天机不可泄露,泄露个鬼哦……

以往使用墨金龙眸时,并无这番情景。

预知未来?

祸福吉凶?

这未免也太玄乎了,连李修筑自己也不相信。

可事实就摆在那里,如果不是预知吉凶,又怎么解释自己方才看到的画面?

“三才,你去那书箱里找几本道家典籍给我,我想看看这道观数十年来的风雨历程,好一解心中之惑。”

老道士听得云里雾里。

要看这道家典籍,唤他拿便是,为何又要说什么风雨历程?

道家典籍,哪一个道观里不都藏有几册,还能看出来什么不同?,又需要解什么心中之惑……

柳三才不明所以,默默转身,可在转身的那一瞬间,忽然瞥到李修筑眸子里再次划过一丝淡金色神光!

“好嘞,侄孙这就替师祖寻几册典籍!”

老道士恍然大悟,欣喜答道。

师祖哪里是想看什么道观的风雨历程,他这是要替自己再看看祸福吉凶,看看自己的一生历程,好给自己传授道法!

怎么说呢,柳三才只猜对了一半。

风雨历程,传授道法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李修筑还是不相信自己能预知祸福吉凶,可他忽然想起在长青道长留下的手札中,看到过一则随笔,心下便想验证一番。

他再次睁开墨金龙眸,看到老道士头顶那片青气、金光依旧,可那股黑气却少了些许,吞噬青气的速度略微放缓。

透过那股黑气,李修筑看到这样一副画面。

一少年郎鲜衣怒马,面冠如玉,说不出的英俊潇洒,仔细看,和老道士眉目间竟有五六分相似,但身上那股书生意气,风流倜傥,和老道士怎么也不像。

只见少年郎手中纸扇轻摇,执一手板,上书:奉旨填词。

随后直奔花街柳巷,在软香怀中,莺莺燕燕里,推杯换盏,纵情畅饮,好不自在。

身旁,窈窕婀娜的佳人啊,声音如出谷黄莺,清脆欲滴,只听她们咿咿呀呀唱道: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郎行;

不愿君王召,愿识柳郎面;

不愿千黄金,愿中柳郎心……”

声音情真意切,听者只感觉浑身骨头发酥,恨不得一头栽进那温柔乡里。这酷似柳三才的少年郎,竟然在狎妓!

李修筑眉头微皱,额头渗出层层细汗,透过黑气,眼中画面再次一转。

明窗净室,檀香袅袅,天色将明未明,室内说暗不暗,这闺房中,大红色鸳鸯被却凌乱不堪。

少年郎悄悄起身,依依不舍,不料身侧佳人悠悠醒来,香肩半露,泪眼婆娑,一声“柳郎”,尽显娇柔。

少年郎亦是不舍,合衣行至案前,挥毫泼墨,浓浓情意化为蝇头正楷。

“飞琼伴侣,偶别珠宫,未返神仙行缀……自古及今,佳人才子,少得当年双美……兰心惠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鸳被……”

李修筑未看少年郎所书何词,却被案旁装裱整整齐齐,还未来得及挂上墙壁的词画深深震惊!

他一字一句,喃喃读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再结合他刚才看到的细枝末节:排行第七、奉旨填词、白衣卿相……

再到最后的《雨霖铃》……

老道士的身份,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