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朝末班车 > 第二十二章 花魁大会

第二十二章 花魁大会

“买定离手,买定离手啊。”在众多嘈杂的声音中,一个尖锐的叫喊声传入了方巍的耳朵。

顺着声音看去,只见一个青衣小厮正在堂前吆喝着,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数十副木牌,每个木牌前都压着一些银两。

方巍看着桌子上的银子,脸上露出狐狸般的笑容,立刻挤开众人,来到了桌子前面。

“哟,这位爷,您是要给哪位下注啊。”青衣小厮连忙招呼着说道。

“我不给谁下注,我给我自己下注。”方巍面带笑容的说道。

“哟,您可说笑了,这木牌上名字的主人,小的可都认识,您看着可是有点面生啊。”

听对方这么说,方巍微微一愣,随即解下系在身上的腰牌,抬手扔在了桌子上。

“哐当”一身,腰牌落在了青衣小厮的手边,后者连忙拿起来仔细地端详了一遍。

“原来是方大人,大人您是要参加这花魁大会?”青衣小厮开口询问道。

方巍没有回话,只是微微颔首。

“那小人把木牌给您写上,不知道大人要压自己多少两银子?”青衣小厮巴结地说道。

“我压自己二十两银子。”说完方巍从身上摸出两个银锭丢给了对方。

“还请大人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姓名。”青衣小厮接过银两后,把毛笔和木牌推过来说道。

看着眼前的这两样东西,方巍突然有些后悔,因为他知道自己毛笔字写得很难看,但是现在也没办法了,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没做过多犹豫,方巍拿起笔刷刷两下,立刻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木板上,果然不出方巍所料,写出来的字简直惨不忍睹,好在是忌惮方巍官员的身份,青衣小厮才没笑出声来。

“唉,你看这字写的,就这水平还来参加花魁大会。”

“真是有辱斯文啊。”

虽然没有人公然嘲笑他,但是周围的人还是小声嘀咕着什么。

杨桐此刻也在人群之中,听见围观众人的议论倒也没说什么,他本来就不怎么看得上方巍,甚至就连姚成军他都不放在眼里,要不是看在他们是进京面圣的份上,说不定他们根本就进不了这乾州城的城门。

方巍抬头看了看四周一眼,嘴角微微上扬,心里却早就盘算好了待会怎么打这些人的脸。

“各位爷,咱这里又新添了一位参加花魁大会的大人,要下注的就赶紧了啊,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了。”青衣小厮还在卖力地吆喝着。

周围众人也早就等不及了,纷纷拿着银两,压在自己看好的写有参赛者名字的木牌前。

青衣小厮此时心里早已乐开了花,这压的人越多,他赚的也就越多,除非爆冷门,不然这么些银子他起码能分上半成。

就这样想着,他记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不一会儿就把所有人押注的银子统计了出来,其实他们使用的博彩规则相当简单,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方巍赢得了比赛,刚好又只有他压了自己赢,那么其他人押注的钱就全部归方巍所有,如果还有其他人压方巍胜出,那么就按照押注的比例分摊其他押注人的钱。

方巍原本以为压他赢的就只有他自己,没想到结果出来,居然还有其他人压了自己赢,虽然就只有二两银子。

“铛~铛~铛~”

清脆的锣鼓声从大堂上传来,只见那老鸨正缓步走到大堂中央,身边还跟着几个姿色上佳的姑娘,方巍探头看了看,却没发现刚才一起谈笑的沈姑娘。

或许是和方巍有这相同的疑惑,底下立刻有人高声问道:“怎么不见沈姑娘,不是说好了这次大会的彩头就是沈姑娘吗?”

此话一出,立刻就得到了众人的响应,纷纷附和着问道。

“哟,这位爷,您可真是心急啊,您说的没错,谁能在这次花魁大会中脱颖而出,谁就能得到沈姑娘的青睐,只不过最后能成什么样,这就得靠各位爷自己的本事了。”老鸨轻摇着团扇说道。

“那应该怎么评判谁能够得到这次彩头呢?”又有人问出了方巍想问的问题。

“这个自然是看各位的本事了,各位所写的诗词,都会送到沈姑娘那里,孰强孰弱还得沈姑娘来评判。”

听到这样回答,底下又是一阵窃窃私语,仿佛对这样的评判方法并没有什么异议,毕竟最后的彩头就是人家姑娘自己,这评判的标准由她自己来定,也是颇为合理的。

看众人没有了问题,老鸨便宣布了花魁大会正式开始,限所有参加大会的人,在两柱香的时间内写出一篇诗词,超出时间的便当做淘汰处理。

这次参加大会的人,加上方巍刚好有三十个,大部分都是名家士族的子弟,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要在两柱香的时间内作出一篇诗词,并不会费太多的力气,区别只是质量的高低而已。

看着周围的人都在努力构思,方巍在心里笑出了声,“跟老子比诗词,你们有纳兰性德,有于谦厉害吗?”

“纳兰前辈,对不住了,我也是为了城外那些穷苦百姓,就先借你的诗一用了。”方巍在心里默念道。

正当他提笔要写的时候,脑袋突然短路了,因为他想不出“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下一句是什么了,方巍顿时有些抓狂,都怪自己上学时没好好听语文老师的话,现在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眼看着时间正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第二柱香都已经烧了一半了,方巍感觉自己脑细胞都死了上亿,还是没想出来“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下一句。

他当机立断,放弃了纳兰性德的这首词,准备换一首诗,结合自己军人的身份,最后决定写徐锡麟的出塞。

只见他拿起毛笔,沾了沾墨水,一笔一划地在白纸上写下了这首诗。

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写下这首诗,方巍只感觉千军万马从眼前奔腾而过,脑海里出现了年轻的将士在战场上奋力厮杀,从不顾忌自己的生死,只为国家解难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