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朝末班车 > 第二十章 知州杨桐

第二十章 知州杨桐

乾州城,知州府衙。

方巍等人此时正坐在大堂内,旁边还有管事模样的小生在旁边侍奉着。

“两位大人还请稍等,我家老爷马上就回来了。”其中一人为方巍两人添了杯茶,躬身说道。

“无妨,知州大人日理万机,我们都很理解。”姚成军端起茶杯,不紧不慢地说道。

方巍想起刚才在城外看到的那一幕,心中不免对这知州大人少了几分好感。

没过多长时间,一阵爽朗的笑声从门外传来:“哈哈,姚大人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听到这阵笑声,姚成军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来,拱手朝外面说道:“大人客气了,此次经过乾州,是想在这里休整一番,免不了要叨扰大人了。”

“姚大人这么说就是跟在下见外了,来,坐。”

说话之人,正是乾州主官杨桐,他是万历年间的举人,南阳知府杨应奎的孙子,在方巍的记忆里,并没有关于他的事迹。

等众人坐定,杨桐朝方巍看过来,拱了拱手问道:“不知这位小兄弟如何称呼?”

方巍连忙站起来躬身道:“下官凤翔守备,方巍,见过大人。”

杨桐捻了捻花白的胡子,仿佛是在记忆里搜寻是否有这号人。

姚成军见此情形连忙开口说道:“方兄弟是上次剿灭李自成才升任守备的,大人不认识倒也正常。”

杨桐听闻,仔细打量了方巍一眼,开口说道:“方大人当真是年轻有为,年纪轻轻就立如此大功,以后前途定当不可限量啊。”

方巍在心里撇了撇嘴,暗道这些当官的,场面话说得倒是溜,真要他们干实事,却又难如登天。

想到刚才城外的那些流民,方巍继续开口道:“下官刚才在城外看见大批流民,好多人都已经饿的骨瘦如柴,敢问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听到这话,杨桐脸色顿时一黑,恨恨地说道:“那些刁民实在可恶,本官好心给他们施善粥,他们却还不满意,那天险些惊了本官的座驾,这让我如何能忍?”

方巍和姚成军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中看到了不置可否的神情。

看方巍有继续开口的意思,姚成军连忙开口打断了他,站起来抱拳道:“下官还要回营安顿将士,今日就不打扰大人了”

“既然姚大人有公务在身,本官就不留两位在我这里吃饭了,下次有时间,咱们一定把酒言欢。”杨桐也站起来客气地说道。

“一定,一定。”说完,姚成军便拉着方巍走出了府衙。

刚出府衙,方巍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大人,刚才您为何不让我开口?”

姚成军摇摇头,叹了口气道:“方兄弟,我知道你同情那些流民,但是既然知州大人不待见他们,咱们这些外人就更没权力管这件事了。”

听对方这么说,方巍微微愣了一下,才开口说道:“大人,方才进城我打听了,城外的流民,都是受各地干旱和流贼的波及,田地里颗粒无收,他们走投无路,才到这乾州逃荒的,现在如果不管他们,您知道会有多少人饿死吗?”

姚成军自知讲不过他,索性双手靠在背后,朝大营的方向走去。

方巍见此情形不觉有些无奈,要是现在和他们讲民族主义,国家情怀,指不定会被当成傻子抓起来,甚至可能会触犯当权者的利益。

没办法,方巍只能和对方打感情牌,最后在方巍的软磨硬泡下,姚成军才勉强答应,先了解情况,然后再做打算。

虽然炮营的驻地也在城外,但是和那些流民随意搭建的帐篷不同,在方巍的极力要求下,所有帐篷搭建的极为规整,不管怎么看,都是处在一条直线上。

而且方巍还要求士兵们自己整理内务,注意个人卫生,违者将会受到重罚。虽然起初推行的确实非常困难,但是经过两个月的适应,基本每个人都能做到方巍所要求的标准。

看着整洁有序的军营,姚成军也颇为满意,暗道方巍这小子果然有两把刷子,自从他来后,就一直有新奇的玩意儿出现。

只是现在这炮营好像遇到了点麻烦,顺着方巍的视线看过去,只见一片黑压压的流民将驻地围的严严实实,看见方巍两人过来,所有人又连忙朝他们围了过来。

“军爷,给口饭吃吧!”

“您行行好,我儿子快饿死了,给点吃的吧!”

……

看了看姚成军,方巍发现他正朝自己努了努嘴,示意自己先解决眼前的问题。

清了清嗓子,方巍开口说道:“先别急,你们谁先和我说说到底是怎回事,我和这位大人再做定夺。”

听方巍这么说,众人心中一喜,立刻交头接耳地嘀咕起来,没过一会,众人之中走出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没等站定,就五体投地地跪在地上高声呼道:“恳请大人救救我们吧。”

他身后众人也都立刻跪在了地上,口中高呼同样的话,顿时就形成了山呼海啸的一片。

方巍被突如其来的变故下了一跳,连忙弯腰扶起老者,问道:“老人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者看眼前的这位大人如此好讲话,连忙将前因后果说了出来。

原来他们这些人不是来自同一个地方,有的人是千里迢迢逃荒而来,有的人则是家乡被流贼霸占,不得已才沦落为流民。

他们起初分布在各个州县,后来不知道听谁说了,朝廷的赈灾粮食就在这乾州城,于是大家就都聚集而来,慢慢的发展成现在这么大规模的团体。

可是和想象的不一样,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乾州知州对他们宣称,乾州城内并没有所谓的赈灾粮食,让他们去别处寻。

饿了这么多天的流民当然不会相信当官的说的话,甚至有人冲撞了知州的马车,这不,原本就不多的善粥,现在也快没有了,流民眼看就要活不下去了,才找到了方巍等人。

听完这些,方巍在心里暗骂道“又是一个吸老百姓血的贪官,大明朝就是有太多这样的官吏,才会到了如今这个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