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开元盛世之营销大师 > 第6章 特价菜单

第6章 特价菜单

“这个不便解释。”

“那好,我不管你找什么山鸡,你就说说,今天打算怎么弄吧,要加点什么新花样?我方才从常乐坊过来,看见有七家食店门口都摆了跟咱们一样的木架子,他们也学咱们,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李掌柜郁闷地说。

林爽只是抿了抿嘴,不予置评。

跟风不用动脑子,本来就容易,何况那木架子又不难做,小半天功夫就能搞定。

记得当初有人在斗音上发了这个“木架闯关”营销方式的视频,短短几天,全国至少有五十万家店跟风。

不过,火得快,去的也快,不到一个月就凉了。

所以说,营销方式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必须不断更新,领先对手。

“今天咱们木架子一样摆门口,还是让我解说。当然,今天效果肯定没昨日好,我们要另外添加一个宣传方式。”

林爽指着后堂,说:“李掌柜,咱们进去再说吧。”

后堂的包厢是李掌柜的休息室,同时也是VIP贵宾室,里边布置得典雅别致,一般那种出手阔绰的大客户,才能进这里吃饭。

林爽进去后,指着书案说道:“李掌柜,拿一张比较大的白纸,然后按照我说的写下来。”

李掌柜在书案前盘坐下来,取出纸笔和文房四宝,磨好墨汁。

林爽念了几句话,让李掌柜一字不差地写出来。

这李掌柜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一手正楷字体写得十分工整。

林爽看后点点头,满意地说:“这就是今天的特价菜单。贴到门外,必定可以招揽客人。”

“小林,我且问你,这些句子,你从何处听来?”李掌柜一脸诧异,写的时候没有多想,现在回味过来,大为惊奇。

“我瞎想的。”林爽随口搪塞过去。

申时一到,林爽就把这份广告传单贴到了门外的墙上。

最上边的一行字是:“本店今日四样特价菜,折!”

一开始没什么人看,前边说过,大部分普通老百姓都是不识字的;后来有一两个文士模样的人驻足观看,口中还念念有词,不过那两个文士最后并没有进店吃饭。

跟林爽预想的一样,今天“木架闯关”的围观者比昨日少了许多,热度一过,吸引力就大幅度下降了,何况东市还有其他食店也学着搞这一套,导致客源分流。

过了一个时辰,客流量越来越少,变得跟往常一样,这让李掌柜大为失望,他原本还以为林爽今天可以再创新高,结果新出的点子一点用都没有,害他白白浪费那么一大张宣纸,宣纸可不便宜啊。

酉时三刻,夕阳西下,李掌柜的心情也跟着夕阳往下沉。

都快打烊了,还是不见生意有什么太大的起色,今天的营业额肯定不会比昨日高,而且可以预见,明日后日会越来越低。

果然,这些投机取巧的鬼点子,虽然短时间能带来一些好的变化,但也不是长远之计。

自己显然高估了这林爽的用处。

又过了一盏茶功夫,忽然听见门外有人在吟唱诗词,真是奇了怪了。

李掌柜见林爽跑出去了,自己也跟着出去,然后他看见有一群儒士打扮的男子,站在那张传单前边,一个个议论纷纷,时不时有人高声念诵。

“诸位客官,传单上的这四样菜我们都有,不妨进来用膳!”林爽主动上前招呼了一句。

“这几句话,是你们店里何人所写?”有人问道。

“哎,你问一个店博士有何用,他哪里懂这些,他连上边写的是什么都不晓得。”

“咱们进去吃个饭,顺道找掌柜打听打听吧。掌柜肯定知道。”

“同去同去。”

之后,这十几位儒士书生被林爽带进店里一楼,开始点餐。

他们对传单上的写的东西很感兴趣,追问李掌柜传单是谁人所写。

李掌柜按照林爽的吩咐,说是前天有一个不知名的客人,因为给不起饭钱,就写了这份传单抵账,写完那客人就走了,那客人面生,只来过一次,没有问过他姓名。

总之,就是迷之人物。

“哎,妙句天成,风趣洒脱,这等诗才,考个进士应当不在话下。”

“今天长了见识,原来菜名还可以跟诗句搭配,生平头一次见。”

“作诗者必定是个资深食客,尝遍天下美食,否则断然无法想到这主意。”

“这四句诗,前半句合起来应该是一首诗,后半句都是菜名,意境实在妙不可言,真想见识一下这等高人。”

之后,客人们针对传单上的四句诗进行了热烈讨论。

有人从背囊里拿出文房四宝,当场在案几上把传单上的四句话按照原样给默写出来。

“相见时难别亦难,清蒸螃蟹盐不放。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水晶龙凤糕。

小园香径独徘徊,似曾相识凤凰胎。

问君能有几多愁,梦回缠花云梦肉。”

清蒸螃蟹,水晶龙凤糕糯米糕、缠花云梦肉五花肉和凤凰胎母鸡腹中蛋,这些都是客栈里的菜名,墙上挂着的菜名木牌,其中就有这四道菜。

菜名不算特别,别家店也有,只不过在前边加上了四句诗,这种彰显文采的方式落在读书人的眼中,瞬间就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没过多久,接二连三来了几波人,食店一二楼一下子座无虚席。这些人全部都是文士打扮,呼朋唤友,谈笑敬酒,好像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彼此都认识,一个个张口闭嘴都是之乎者也,寻常人根本听不懂。

幸好李掌柜还没把学过的东西还给老师,他勉强能听懂,知道这些读书人正是被传单上的“诗才”吸引过来的,他们来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吃折的特价菜,而是想要结识那份传单的“作者”,最后作者没见到,索性留下来吃饭,和同好们聚一聚。

这可是黄花闺女入洞房——头一回啊!

要知道,天福客栈只不过是一间中等档次的消费场所,定位尴尬,那些穷酸的读书人吃不起,条件稍微好一点的读书人又看不上,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有这么多读书人共聚一堂。

这让李掌柜心里很不是滋味,回想起自己过去寒窗苦读的时光,自己也曾经是个读书人,可惜自己的身份是商人的儿子,按照法规不能参加科举。

这时候,林爽没有闲着,他专门给那些读书人写菜单,四样特价菜早就卖光了,不过客人们也不介意,点了其他菜。

文化人谈诗论文,持续一个小时都不腻,早就听闻唐朝人对诗歌态度狂热至极,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这张传单,林爽用四首诗的部分诗句加上菜名拼接而成。这个点子也不是自己的原创,以前公司给一家中餐厅设计过类似风格的菜单。

以前读中学的时候,一直想不通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诗和文言文,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根本用不上,直到现在才恍然大悟,教纲的编写者就是考虑到,万一有人穿越到古代,略懂文言文和古诗,不至于寸步难行。

这深谋远虑的眼光,不得不说是超前的。

话说回来,今天,林爽除了知道读书人热爱诗歌外,还发现他们有另外一个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