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在北宋生活的日子 > 第三十八章 对话的姑娘

第三十八章 对话的姑娘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那个姑娘的面前传来一阵阵脚步声。

那道声音姑娘很熟悉,因为这道声音正是牛皮靴踏在青石上面的声音。

能够穿的起牛皮靴的人自然不是很多,巡检司的人就是其中的一些。

“红薯怎么卖?”

“五文钱一个。”姑娘很平静的回答道。

“太贵了,能不能便宜些?”

“不能。”姑娘看着那个人摇了摇头。

那个人看着姑娘朝着自己摇头,他感到很愤怒,因为他觉得这个姑娘是在欺辱他。

作为一名巡检司的人,他要做的就是要将巡检司的职责做好,比如去收保护费,比如将这个姑娘驱逐。

他看着那个年龄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姑娘,很认真的问道:“你应该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姑娘看着他,同样很认真的回答道:这里应该是什么地方?

那个人看着自己面前的那个姑娘,唇角微扬,露出一抹嘲弄的笑容,然后很快敛去,正色说道:“这里是汴梁城”

姑娘自然知道这里是汴梁城,她有些奇怪的看着那个人,“我知道这里是汴梁城。”

“你不知道这里是汴梁城。”那个人看眼前这个卖红薯的姑娘说道。

两个人的对话有些奇怪,但是又有些道理。

卖红薯的姑娘口中的汴梁城,跟这个人口中的汴梁城虽然都是汴梁城,但又不是同一个汴梁城。

“你是不是对我的话有什么意见?”那个人看着姑娘问道。

卖红薯的姑娘看着眼前这个人,她面部表情的想着:什么意见?自然是想要打死你这个家伙。

……

……

一切都要从很早以前说起。

她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是卖红薯的。

那时候她还很小,有些搞不懂她的母亲,为什么会在寒冷的冬天出去卖红薯,而是还不去夜市这种地方去卖。

后来学堂的夫子叫她交学费,她看着母亲小心翼翼的从身上拿出那些积攒了很久的铜钱,然后交给那位学堂里面的夫子,她那时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堂这种告诉她‘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地方也是要收钱的。

后来她见过巡检司的一位差人将她母亲的红薯摊砸烂,然后扬长而去后,她知道了她母亲经常告诉她的那一句话——原来人是分高低贵贱的。

……

……

那位卖红薯的姑娘想着很久以前的事情,她看着这个站在自己面前的那个人,自然已经猜出了这位的身份。

于是她强自镇定心神说道:“这里是汴梁城,我在这里卖红薯。”

“可是这里是巡检司附近。”

卖红薯的姑娘依旧面无表情说道:“可是那又能够怎样?”

那个来自巡检司的人看着眼前的这个姑娘,他没有想到这个看上去平静的姑娘会这样说道,他有些疑惑的问道:“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那个卖红薯的姑娘依旧面无表情说道:“我只是一个卖红薯的姑娘。”

那个卖红薯的姑娘面无表情说着如此强硬的话,让这位来自巡检司的人感受到了极大羞辱,愤怒地说道:“我不管你是卖红薯的姑娘,还是卖白薯的公子,但是在这里卖东西就是不行!”

“这里是汴梁城。”那个卖红薯的姑娘说道。

“我知道这里是汴梁城。”

“没有一条法律规定,这里不允许卖红薯。”那个姑娘看着眼前这个人,她的神色极其认真,“至少我没有在汴梁城的规定上看见过。”

那个人看着眼前这个姑娘,他觉得有些好笑,他盯着这个姑娘的眼睛说道:“但你不要忘记,这里是巡检司附附近!”

……

……

巡检司附近的街道跟夜市看上去有些相似,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虽然这条街道是允许摆放摊位的,而且在这个姑娘的面对就有一个摊位。

那是一个买小吃还有炒菜的摊位。

丰富的炒菜,还有那个叫云墨的家伙做的‘煎饼馃子’都会在这个小摊上出现。

几个巡检司的人会在这里吃饭,这里小摊上的菜虽然没有夜市那边的好吃,但是这里却胜在价格公道。

至少有一点巡检司的人都很清楚,吃小吃摊上的东西不需要花钱,而买一个红薯需要花钱。

依然是那个小吃摊子,依然点了很多炒菜,几个巡检司的人围在一起,在摊位吃起来。

“我不会离开的!”年轻的姑娘看着那个来自巡检司的人说道。

她这句话说的有些莫名其妙,但是那个人却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她是要告诉眼前的这位:“我是不会屈服的。”

“你太天真了!”那个巡检司的人看着眼前的这个姑娘,他的眼睛里带着一些嘲讽。

“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他要是不离开,我也不会离开这里。”那个卖红薯的姑娘看着眼前这位来自巡检司的人开口说道。

顺着这个姑娘的目光望去,那个来自巡检司的人看着眼前这个姑娘,有些好笑的问道:“你可知道他为什么能够留在这里?”

那个卖红薯的姑娘看着眼前这个人,心里想到:“还能是什么,自然是他给了你们钱。”

想到眼前这个人要问自己要钱,姑娘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能够留在这里,但是我不能留在这里,就是不公平。”

“可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公平。”那个人似乎已经对眼前这个姑娘没有了耐心,他看着那个姑娘有些不耐烦的说道:“现在收拾收拾,马上离开这里,对你还有我都好,要不然……”

“我不会离开这里的。”卖红薯的姑娘有些倔强的说道:“他不过是给了你们钱,我就是不给,而且你们没有资格收钱,要是你们再这样做,我就去开封府告你们。”

“你觉得他是给我们钱了?”听着眼前这个姑娘说出的话,那个巡检司的人感到有些头疼,要不是他的新晋首领告诉他不能随便动手,这个卖红薯的姑娘早就成了城外河里的一具尸体。

“其实他的身份跟你不同。”

“什么身份?”

“他是一个契丹人,也是我们说的辽人。”巡检司的那个人看着那个小吃摊的老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