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汉末军阀头子 > 第十六章 千年世家

第十六章 千年世家

毫无疑问,这次员工大会开的非常成功。每一个人都是卯足了力气,充满了希望,以至于赶车的速度都加快了许多,本来按照行程,最早也要傍晚前才能到达祁县县城,结果刚过申时,治安大队长王虎就禀报说,车队就已经到了祁县城门口。

刘昭和王硕下了马车,看着眼前这座古朴的县城。城墙矮小,年久失修。城门洞子里稀稀拉拉有行人往来,偶尔可见路过商队结伴进出,直到此时,刘昭才知道,为什么那些农民起义军们动不动就能攻占县城了,杀县令了。

这么矮的墙,刘昭觉着,就是自己也能能翻过去,更别提职业革命者了。

既然到了舅父的地盘,怎么说也得带重礼前去拜见一番,所谓重礼,自然就是四把紫檀木当中的一把了。和王硕简单交代了几句,一行人就走马进城。

汉律有规定,凡外乡进城者,必须验看官府颁发的民籍木牍,其实就是古代的身份证明,那是一块巴掌大小用竹子做成小木牌,上面写着本人的姓氏,名讳,以及详细的家庭住址。

如果被人查到无证通行,就有可能被人抓起来,送去边疆修城墙。然而,这个政策执行到现在,很明显已经名存实亡了。甚至都没让王硕出面,王虎给守门的乡兵扔了两吊钱,一行人便顺利进了城。

邬县王氏虽然没落,人丁单薄,和祁县王氏没法比,但怎么说,两家也是亲戚,所以每年祭祖时节,都会携带王硕以及家中女眷来此拜访。故而王硕对此地并不陌生,甚至算得上是轻车熟路。在他的带领下,没过多时就到了祁县王府门前。

这是一座比王硕家还要气派很多的宅子,坐北朝南,宽约数十丈。

什么红砖青瓦,青石奠基,这些寻常富贵人家有的一样不缺。而让刘昭惊愕的是,这家的院墙竟比县城的城墙还要高出不少!东西两头还造有绣楼,其上有甲士持弓守卫。非要用什么词来形容,那就是城坚墙厚,壁垒森森。

与其说,这是一栋宅子,倒不如说这是一个城堡才对。

“这才是真正的狗大户啊。”刘昭心下说道。

“此乃王府,闲杂人等不得靠近!”车队刚在府前停下,门房就过来警告,王硕下了马车道:“我是邬县王玉西家的,路过祁县,特地前来拜见世叔。”

那人狐疑地打量了一番道:“请在此等待片刻,我这就进去通报家中主人。”刘昭打趣道:“你们王家果真是名门大户,就这架势,你们家是拍马也赶不上啊。”

王硕白了他一眼道:“那是自然,祁县王氏祖乃霸公世子殷,论起出身,他才是王氏嫡系,身份尊崇无比。现如今,祁县王氏族长乃是王隗公,待会儿进去,万万不可失礼。”

“放心,放心”

说话间,大门再次开启。一个年纪看起来差不多有四五十岁,身材削瘦的男人走了出来,看到王硕就连忙笑着打招呼“还真是小少爷,怎么,就你一个人来吗?”

王硕恭敬作揖道:“是啊,小子这次是一个出来,想去晋阳散散心。路过此地,特来拜见叔父大人,未曾事先递上拜帖,失礼之处,还望叔父大人海涵。”

那中年男子呵呵一笑“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小少爷说笑了。”随即他看向刘昭问道:“这位是...”

“哦,我给您介绍下,他叫刘昭,是父亲前日刚给我请的先生。”王硕连忙介绍,“这位是叔父家的管家林伯”

刘昭行礼道:“见过林伯”管家摆手笑道:“客气了,我们进去说,主人已经在府上等着了。”

几人一前一后随着管家进了府门,进去以后,刘昭发现,这祁县王家果真是百分百的狗大户。

与大门正对的乃是一面宽约三丈,高逾尺的字形影壁,砖缝整齐,瓦当栉比,其正中央还刻有白鹤晴天展翅的浮雕。在影壁的右侧,立着一块柱状青石,石上用篆体刻着“千年世家”字样。

管家笑着给刘昭介绍道:“此乃当今天子登基之时赐予我祁县王家的柱石。”刘昭心笑道:“老子还没问呢,就迫不及待的炫耀。”腹诽之时,面上却做出“厉害啊,我服了”这样的表情,管家哈哈大笑,很是开心。

过了影壁,是一扇月亮门,门内是一个优雅别致的庭院,此时,庭院之中仍有积雪,几棵梅树正凌寒吐苞,鼻间隐约可闻一缕幽香。

“这边请!主人在上客房,小少爷只管进去,不用通传。”管家将王硕以及刘昭请进门,就转身去安排王虎等仆役还有马车的安置工作。

王硕让王虎留下一只装着太师椅的箱子,对管家道:“林伯,这是我给世叔带的礼物,就由我亲自抬进去吧。”

掂了掂分量,不是很沉,管家还以为是什么瓷器花瓶之类的东西,也不在意,反正邬县那家的素来也没送什么值钱的东西。

他点了点头,然后和王虎等人一起出去了,刘昭看了看王硕道:“这个老管家是个忠心的奴才。”

王硕没听出刘昭话里的玩弄意味道:“林伯自幼就在府里长大,是这府里的老人了,自然是忠心耿耿。行了,别矗着了,我们进去吧。”

两人一人一角,将箱子搬到院内,王硕对上房弯腰道:“邬县不孝子硕,见过世叔大人。”

只听屋内有一个男子浑厚的声音道:“世侄啊,进来吧。”王硕对刘昭使了个眼色,刘昭跟着王硕推开房门,跨过门槛走了进去。

房间里略显阴暗,只有房间四角各放着几盏油灯。不过倒是很暖和,也不知是用了多少火炉。

上手处有一身着绛色儒袍,身上披着一件狐裘大氅的中年男子,在矮几前席地而坐,手中还翻着一卷书册,在他身后,两个侍女垂首而立,好一派雍容姿态。

王硕做为晚辈,自是要大礼参拜,刘昭倒不用,用从许夫子那里学来的礼节微微欠身“不孝子晚辈,王硕,刘昭见过世叔前辈。”

中年男子放下书卷,微微颔首,笑道:“果真是你这个顽劣的小子,你父亲身体可还健朗啊?”王硕恭敬道:“回世叔,父亲一切安好,要小子代他向您问好。”

“嗯,这位是?”中年男子看着刘昭问道。

“这位是父亲给我请的先生,姓刘,名昭,武陵人士,未取表字。”

“哦?”中年男子惊疑一声,看刘昭年纪与王硕相差不大,之前还以为是好友伴读,不曾想,他竟是王硕的老师。

他站了起来道:“汝父上月于我说,你贪玩性子烂漫,缺乏管教,让某荐了三位先生去教你,他们可都是一等一的有识之士,这位刘公子既然能做你的老师,相比才学不下于那三位吧?”

王硕照实答道:“正是,不敢欺瞒世叔,刘昭曾与张李严三位老师公开辩论,切磋学术,三场皆胜,故而,父亲才请他做小子的老师。”

中年男子闻言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能辩倒三位贤者,刘公子必是有真才实学,好啊,真是年轻有为。老夫王隗,幸会,幸会啊。”

刘昭弯腰表示表示不敢“都是那三位先生见晚辈年纪小,手下留情,能胜过他们实属侥幸。”

“嗯!少年人,像你这般不骄不躁的,甚是少见。”王隗满意地点了点头“刘姓乃国姓也,不知刘公子出自哪家哪户,师承者何,又缘何从武陵至此乎?”

听着这人之乎者也,刘昭不由暗自皱眉,哪有人一上来就问人家老底的啊,查户口本吗?

然而,刘昭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些是如今跟人初次见面,结交时必须得问的事情,俗话说的好,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当今社会,所谓的道同,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门当户对。尤其是对于王氏这样的豪门世家来说,更是如此。

虽然不悦,但他还是耐着性子道:“前辈说笑了,不过...晚辈自幼孤苦,随恩师在大湖之畔捕鱼种田,真不知道父母是何人,至于恩师名讳...”刘昭眼珠子一转道:“姓陶,名渊明,不知道您可曾听说过?”

听到刘昭并无显赫家世,王隗就将刘昭打上了“寒门子弟”这样的标签,听到他的老师叫陶渊明。他回忆了一下,似乎当时大儒中,并无姓陶的,当下又轻视了几分。

“汝师可有著作?”

刘昭点头“自然是有的,家师喜爱清静经常念叨一首诗。”

“何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刘昭洋洋洒洒,很快就背完了,虽然忘了叫啥名,但小学生必背课文,中学也念过,高考也是必考的,他记得还是很清楚的。

王隗品味着这首诗,越品越觉得甚得其心,其中蕴含的出尘洒脱,坐看世间风起云涌之意更是让他觉得仿佛遇到了知己。

“出身虽低,但师承却是一位隐士大儒啊”他觉得,刘昭这才堪堪入目一些。

“不知此诗曰何?”

刘昭挠挠头“不清楚,反正家师每次喝酒,闲坐的时候都会念。”

王隗心悦诚服道:“汝师实乃大才,世道艰难啊,我大汉隐士名家何其多也?来,酒席早以备好,且随老夫一同去饮宴。”

王硕见刘昭得到自己叔父的认可,也是欢喜不已,他忙道:“叔父,我此来,还给叔父带了一件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