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汉末军阀头子 > 第十三章 前途漫漫,似雪飞花

第十三章 前途漫漫,似雪飞花

王硕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刘昭,着实是这厮的脸皮甚厚。不过像他这样肆无忌惮,随心所欲的混账样子,让王硕有时也羡慕的紧。

“现在怎么办?”比起刘昭和他老爹婆娘那点事儿,王硕更关心他的发财大业。刘昭挠挠头“什么怎么办?进城!去晋阳。”

两人回到王硕的住处,那四把从曹老汉家送过来的檀木座椅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卧房里,看着古风古色的木制椅子,刘昭再次感叹古代人的匠心精神,谁能想到,一个不知名山村里出来的木匠,竟然有如此手艺。仅仅用了半月时间,就能做出这样的效果。

你看看,四面工手,座垫束腰下用牙板包脚,牙板上刻有浮雕卷草纹,环绕三面。正面两腿左右上角镂空插角,脚线起回纹,屏背上更是镂空雕刻着梅兰竹菊,栩栩如生,不管从哪里看,都显示着主人高尚的节操,出尘的风骨。就是王硕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坐上去,也平添几分儒雅。

当然,这些都是刘昭在自夸自擂。但他丝毫不怀疑,这样的东西卖不出一个好价钱。

刘昭挑了一把,躺坐在上面,翘着二郎腿,从怀中取出几张纸放在桌上道:“亲兄弟,明算帐,咱们丑话先说前头,这是我这几天拟的契约,你看一下,如果没问题,就签了。咱们这生意就正式开始做了。”

王硕也学着王硕的模样,翘着二郎腿,一边抖一边翻看刘昭拟定的契约。只见抬头用硕大的隶书写着“红杏家具商贸行入股协议书”这几个大字。王硕怎么看都觉得别扭。

“红杏家具...这就是我们的商号?”

刘昭得意洋洋,不无恶趣味道“没错,有道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怎么样,很有文化底蕴吧?”

红杏出墙啊,不知道这满园春色的王家会不会有一两只不甘寂寞的红杏来冒头看看呢?刘昭想着。

王硕品了品,郑重道:“句子不错,寓意也好,不过读起来拗口的很,我听过有叫曹婆婆豆饼,李老汉药铺的,却没听过什么家具商贸行,依我看,要不就叫红杏商行算了。”

刘昭一听,想了想也是这么回事儿,入乡随俗嘛,在这连企业名称都是以姓氏,名字命名的古代,太超前也不利于品牌传播。

“行,就叫红杏商行”

“今刘昭以技术、两贯钱入股,占股七成,王硕以两贯钱入股,占股三成...”王硕努力的理解刘昭所写这份东汉版入股协议书上每一条款的意思,看到占股比例时,他毛了“凭什么?之前说的好好的,我六你四,怎么就又是你七我三了?”

刘昭翻了个白眼,开什么玩笑,项目分成能和股份一样吗?老子那么多发财的路子,要是这样分,他岂不是亏大了。

“你往后看。”

王硕直接翻到最后一页,只见上面又写着几个大字“木椅项目分成协议书”不管这些奇奇怪怪的说法,王硕直接奔着具体分成一项去。

“今刘昭与王硕合作,共同经营木椅项目,刘昭负责产品研发,王硕负责销售渠道,所得利润,刘四王六。”

王硕这才满意了,不过同时他也很疑惑,不明白刘昭这份契约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刘昭只好耐着性子解释道:“你看啊,椅子这事儿没有我,你做不成是不是?”

后者点头,的确,要不是刘昭天马行空的想法,别说卖椅子了,就是椅子为何物,他也不清楚。

刘昭狡黠一笑“可我没说,我只会做椅子啊。”王硕似乎明白了什么,眼睛一亮“你是说...你还有其他发财的办法?”

“正是!”刘昭十分骄傲道:“听说过琉璃不?”没办法,为了让他相信,自己确实可以带着他走向发财致富的康庄大道,刘昭只好用玻璃这个大杀器。虽然听说琉璃和玻璃还是有所区别,但以现在的技术,以假乱真足以。

即使如此,刘昭也依旧只是知道玻璃是用沙子烧的,具体怎么烧,他也不清楚,不过没关系,讲故事而已,管他呢。

王硕点头,琉璃他自然是听过的,老爹就有一件琉璃配饰,是从西域商人那里花大价钱买回来的,平时视若珍宝,轻易从不示于人前,就连他也不是每次都能从老爹那里要过来把玩的。

“我有一法,可从沙砾中炼制出比现在世面上更好的琉璃。”

“果真?”王硕闻言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就他爹那样的琉璃配饰,不过中品,就这价格已是高的吓死人,要是刘昭真有办法从一钱不值的沙子中弄出琉璃,他都不敢想,这利润得有多高。

如此一想,王硕就释然了,同时看向刘昭的眼神也不由热忱起来。想不到李老汉那个泥腿子从庄稼地里捡来的家伙,竟然是座金山啊。

刘昭挑了挑眉,那意思是说“跟着哥混吧,保你吃香喝辣。”王硕自然是答应,痛快无比的在契约上签了字,两人各自按了指纹,契约生效!

啪!王硕与刘昭击掌,两人相视一眼,随即都嘿嘿淫笑起来,让路过房门的两个婢女不由打了个冷颤。

....

败家少爷要和混账先生出门去晋阳了。好不容易和谐下来的王家再次鸡飞狗跳起来,大娘子听到这个消息,双眼一翻,险些昏倒,也步了王老爷的后尘。张真人在给大娘子瞧完病,把过脉后刚好碰到正在收拾东西的刘昭,“张真人,早上好啊。”

张真人欲言又止,叹了口气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你又不是不懂,如今你带着王硕胡闹,先是气倒了王老爷,如今大娘子也被你气的一病不起,王家两个最有权势的人都被你得罪了,往后,你在这王家,怕是寸步难行了啊。”

虽然王家小门小户并不能真的将刘昭怎么样,但刘昭倘若一直这样,日后踏进江湖,甚至进了庙堂,定然会吃大亏。张真人看刘昭很是顺眼,想着提醒一下,谁料刘昭却不以为意道:“无妨,钱能治百病,等我赚到钱回来,他们两位的病自然就好了。”

张真人看了一眼已经装上马车,被裹的严严实实的椅子,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临了只留了一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让刘昭好一通糊涂。

“我们得赶紧走了,这雪一时半刻估计停不下来,再不走,说不定明天就大雪封路,到时再想走,那就只有等大雪消融。”

正琢磨着张师那话里的意思,王硕急匆匆跑进来说道,他后面还跟着三个膀大腰圆的护院。

为了此行,王硕可是撒泼打滚,软磨硬泡,硬是从王老爷那里求来两辆马车,十个护院,还有七个家仆。他已经迫不及待了,而刘昭同样是心中火热。

当即不再多想,待检查完所有车辆,口粮以及防身用的兵器后,一行人雄赳赳,气昂昂,向着晋阳发财去。

邬县至晋阳差不多三百里的样子,沿着汾水一路背上,途中过故赵都邑中都县、祁县,渡涂水然后便能到达晋阳。期间路途大段都比较平坦,不出意外,最迟6天就能到。

刘昭看着地图,听一个比较有经验的护院说完情况,他点了点头问道:“会不会有土匪?”

这也是刘昭最担心的事情,古代治安本就不容乐观,更何况如今灵帝当政,民不聊生,万一遇到做无本买卖的好汉做业务,以他们这些人的身手,根本就挡不住。

那个护院干笑了两声“应该不会吧,怎么说我们走的都是官道,那些贼人不至于会如此胆大的。”

见他说的如此不自信,刘昭也是心里戚戚然,这便是所谓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再次安排了分工,尤其是强化了一下治安巡逻工作部署,刘昭和王硕共乘一辆车,车轱辘吱扭吱扭向前转动。

严师与张师看着刘昭一行人远去的方向,严师叹息道:“你说我们是不是做错什么了啊?刘昭次子聪慧异常,要是专心学术,说不定他日就能成为一代名臣,即使成不了朝廷栋梁,就是做学问,那也远超我等成就,而今,他却沉迷于商贾之道,着实是...哎。”

“人各有命,强求不得,你我乃是他人门下食客,前途尚不知晓何处,后辈的事...随他去吧。只希望,我今日赠他那句屈子的话,他能听得进去。”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世道自古如此,哪怕是如屈子那般的鸷鸟也不免为小人所指,含恨投江,遑论当今世道黑白颠倒。

读书人的才华,有识之士的傲气,有时候也会为三斗米折腰,倘非如此,自己这三人又岂会在这乡僻之地苟且度日呢?

刘昭自是不懂这三位的悲哀,如果知道,也只会置身事外地评论老板——当今天子的失职以及业务能力的严重缺失。就业问题都已经尖锐到这个地步了,还不反省,也就怪不得张家三兄弟武装上访了。

不过,看着车窗外大雪纷飞,天地一片苍茫,刘昭也不由为未知的前路烦恼起来,正所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雪如花,花似雪,似雪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