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心理医生与母亲 > 068 反思

S继续说了下去。

“从这个小伙子对父亲的心理,我也想到我的母亲。

我想起7岁那年,我跟母亲去商场,我不知道当时被商场什么物品吸引住了,反正是没有跟上她。她一边看着东西,一边往前走,好像也把我忘掉了。

当我发现母亲不在时,我在那里大哭,我以为母亲不要我了。

那时大概还没有手机,我在那里哭,有人过来哄我,然后找商场保安,把我带到一个地方,是服务台,然后在商场里广播寻人。

当母亲跑到服务台时,一把拉住我,一边责骂我,一边把我狠狠地打了我一通,她大概以为全都是我的错。

这个我一直印象深刻,也一直很怨恨。

但这段时间,我突然想像她当时找不到儿子时的情绪,想到她可能惊慌失措,以为儿子走失了,或者被拐卖了的崩溃情绪,想到她突然听到广播里儿子找她的那种从紧绷的紧张状态中霎那放松的心情,这种强烈的、过山车一样的情感,大约使她找到我时,情绪失控,必须通过打我,才能安抚她自己的情绪。

她应该是太害怕失去我了吧。

她打我,是表达了她的这种恐惧。

想到这里,我又感到宽慰,又感到难过。

从小以来,她的生活里大约只有我真正属于她,她一直紧紧地控制我,要求我做这做那,是因为她只有我,我是她生活的重要支柱。

她虽然有丈夫,也就是我的父亲,她也想要控制我的父亲,但是遭到父亲的抵制,她们争吵、冲突,她处于弱势,而我是她唯一的依靠,也是她唯一可以支配的对象。

我没有做得更好,因为我那时只是一个孩子,这就是我们母子相依为命的宿命。

她也许努力想做得更好,正如她写信向专家求助一样,但是,她没有做到,她也无法做到,她太孤单而没有帮助。

如果当时她找到了一个像吴医生您这样的心理医生,也许就能拯救她,以及我们母子。

如果我更早地开始心理咨询,即使不能帮助我的父母,至少可以建起一道情绪的防火墙,隔离起他们的负性情绪,使我不卷入到他们的情绪里面去,也就避免了我的冲动,能使我们相安无事。

唉,人从出生起也许就没有自由,没有选择,因为你根本就无法选择自己的起点。

人有些无法选择的东西,除了承认和接受之外别无他法。你无法选择或改变的东西,这就构成了你的人生现实,这就是人生。

如果这些条件变了,那么你的整个人都变了,也就不是你自己了。如果我们希望都改变的话,那不过是对另一个人生活的幻想罢,那是别人的生活。

我知道,我必须承认我是他们的儿子,我有这样的父母和家庭,不管心理愿不愿意,这就是现实。

我没有办法改变他们,我曾经试图这样去做,但失败了。

何况我母亲现在已经不在了。

我也不必要去改变父亲,我能改变自己就不错了。我来心理咨询,就是为了改变我自己,但愿这一切没有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