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心理医生与母亲 > 四十四 与母亲的告别

四十四 与母亲的告别

心理咨询中也不尽全是悲伤压抑,有时候也会听到一些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的故事。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性来访者正坐在吴医生面前,讲起曾经被骗到传销窝点、然后成功“越狱”的经历。

他被同学以介绍工作为名,落到千里之外的传销窝点,被控制失去人身自由。

一天傍晚,因为要转移地点,他与这伙人一起坐上面包车,车子往城外开去。当开到了城郊结合部是,人越来越少了,这时他感到内急难忍,就要求下车路边解决。那伙人大约担心他是找借口想伺机逃跑,所以不肯停车。过了一会,他的腹内咕咕地响着,响声很大,这一下全车人都听到,也知道再解决就要拉出来了,他也带着哭腔求道,要拉出来了,拉出来了.......

在车上头目的示意下,司机这才靠边停车,不远处恰好有一丛灌木绿化带,他想得赶紧跳下车朝灌木丛跑去。本来憋得紧的大便,经他这么从车上一跳,扑滋一声全出来了,顺着裤腿就往下流......

虽然已经过去多年,来访者讲起这一段尴尬往事还是绘声给色,饱含着酸楚但又不凡喜剧的色彩,听得吴医生忍不住要笑起来。

此后,又过了几天,这伙人要取这个人银行里的钱。因为当时还未有微信和支付宝,他故意记错银行卡的密码,那伙人拿着着银行卡去自助机上没有取到钱,只得陪着他一起去人工柜台取钱。在柜台签字时,他在票据上没有写自己的名字,而是写了“救救我”三字。柜员姑娘看着单据先是奇怪地看了他们一眼,明白过来后找了一个需要核对一下的借口,进到里面让同事报了警,就这样警察终于把他和同学一起解救了出来。

这个来访者讲了这么一段离奇曲折的故事,是想表达他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他说:“我以前特别单纯,对人没有什么防备心理,特别是对熟人,经过这一次之后,变得在人际方面上敏感,谨小慎微,多了心眼。”

然后,他把人的关系与狗做了类比:

“在生活中,被熟悉的狗咬的人比遭陌生狗咬的人要多得多。

对于陌生的狗,我们会保持谨慎,因为你不知道它咬不咬人,有没有打过狂犬疫苗,所以你会有防备之心,不会轻易去招惹它们。

但是,对于熟悉的狗,就会大意的多,往往就这样出其不意地被咬。

就说这次传销吧,如果是别的人骗我去,我肯定会多一个心眼,不会上这个当。但是,这个同学是我同宿舍的,还睡上下铺,关系很好,算是哥们。他告诉我那里有好工作,自己已经在那里,怎么怎么地好,所以想到我,让我过去。我当时也正想换一份好工作,所以想也没有多想就去了,哪知道掉入龙潭虎穴。

后来,想想历史上的很多案例,都是被身边最亲近的人所告密、所出卖。往往你最信任、最爱的人可能伤你最重,这是我从这件事得到的教训......”

人际关系确实是一个人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的关键因素。

人是社会的人,从一出生起,就离不开人际关系,首先是与父母的亲情关系,然后是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关系,进入青春期后与异性的爱情婚姻关系,工作之后的职业和社会关系等,人无时不在关系之间。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就把人在婴幼儿时间与父母的关系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基石,后来的客体关系学派同样强调母子关系对一个人将后成长的重要性。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就是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派。

人际关系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也体现在心理症状中。吴医生经过这么多年的咨询实践,对此深有体会,心理问题的表现往往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性心理,二是人际关系。

很多来访者在内心很痛苦,在人际关系也很糟糕,从而导致社会功能的受损。

吴医生结束了这个来访者咨询之后,并做完了咨询记录。因为今天下午,已经做了两个案例,他感到有些疲劳,就做了做腹式呼吸进行放松。

他坐直身子,把双手交叉背在身后,当深深地吸气时,腹部尽量向外鼓起,当缓缓地呼气时,腹部尽量向内收,如此循环做了20组;然后又反着做了20组,深深地吸气时,腹部尽量向内收,缓缓地呼气时,腹部尽量向外鼓......

顺逆交替的腹式呼吸能使人整个的肺活量增加10倍,可以很快地让身体放松下来。吴医生经常自己用这样的方法放松,也教给很多来访者这个技术。这是他在咨询间隙,与听音乐一样采取的放松方式之一。

吴医生一边做着放松练习,一边等着沙丽丽,想着她的咨询。

沙丽丽对于前男友的心理,如果说更多是同情的话,那么同情并不是爱情,她自己也分得清楚,可还是如此纠结,那么心底的原因一定比同情是更深一层次的。

是对青春的怀念不舍?可她自己也明白,青春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或者她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形,使她有无法弥补的缺憾或者罪恶感?恰好遇到了前男友的情况,激发了她去弥补的心理动机?

当沙丽丽坐在面前的时候,吴医生直接了当地问:

“生活中,有没有谁去世后让你感到深深的遗憾?”

听到这个问题,沙丽丽想了一下,她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我有不少亲人都已经走了,父母的上一辈人基本上都走了,我亲生母亲也走了,还有一些老师、同学、同事、朋友,生离死别的事遇到不少。每一个人走的时候,当时都挺难过的。

但有谁让我觉得遗憾?应该是我亲生母亲吧!我现在的母亲是我的后妈。”

“嗯,能说说你母亲的情况么?”

“我母亲在我10岁那年死了,她死于白血病。

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她就生病了,所以在我印象中,母亲一直就是病恹恹的样子。因为母亲生病,我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只是过一段时间才去看她。后来,她的病越来越重,光着头,消瘦,整个人都变形了,我见到她时都有些害怕,有时也不想去见她,后来去的就越来越少,爷爷奶奶也说小孩子尽量不要去医院,那个地方都是病人,感染机会多。

即使在隔三差四见到她时,感觉她脾气也不好,大概是生病久了,情绪不稳定,见到我时总流泪,拉着我的手,嘱咐我要怎么怎么样,我也不太想听,嫌啰嗦。她当时还说,要给我每年写一封信,到生日那天看,就像妈妈陪着你过生日一样。当时人还小,也不再意这个,母亲死了几年后,我问起父亲,说妈妈说过给我写过信,他说,是写过了,但不知放哪儿去了,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想来,母亲留给我念想的东西,除了一张与我小时候合影的照片外,什么也没有,就连她单独的遗照都没有。我也问过父亲,母亲应该照过一些照片吧。父亲说是他再婚之后,都给清理了。外婆那边还有一个舅舅在,但也不怎么来往。现在想起我母亲,都觉得面容还模糊,有些记不起来......”

说到这,沙丽丽有些动情,眼眶开始变得潮湿泛红。

“母亲临死的时候,我都没有在她身边。爷爷奶奶拉着电话,我听到他们在说,母亲可能今天就要死了,他们急急忙忙地去了,但他们让我别去,留在家里,那时我一听要死人,也觉得很害怕,也没想要去......

后来,我在殡仪馆里才看到母亲,躺在棺材里,一动不动。当时是夏天,大家都穿着短衣短袖,母亲身上却穿着齐齐整整、厚厚的衣、鲜艳的衣服。当时,外婆还在,只有她在一声声地哭着,舅舅在抹眼泪,可我没有哭,只是呆呆地看着......

后来很多年,我都会想起这个场景,可是又觉得好像不真实一样。我还经常做有关母亲的梦,有一个梦做得次数特别多:

梦到有人对我说,我的母亲要死了,然后我就往医院跑呀,跑呀,一路跑到了医院,发现医院里面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大厅里没人,走道里面没人,到处是空荡荡的。

我一间间病房地跑着,找着我的母亲,终于在一间病房里面看到,母亲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一动不动。

我在奇怪,为什么没有人救救我的妈妈?

我喊,来人呀,救救我妈妈,救救我妈妈,只有我的喊声,在医院里空荡荡地回响,没有一个人,只有我在那里,陪着已经死去的母亲......”

说到这里,沙丽丽开始轻声地抽泣,吴医生递给她两张面巾纸。

沙丽丽擦过眼睛和鼻子之后,说:

“有一些事情,我多么希望忘记,但又永远不会忘记。有时候,我会想我的妈妈,我特别想知道,她在那些信中对我说了些什么,但是,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