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心理医生与母亲 > 四十二 爱与怜悯

四十二 爱与怜悯

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在心理咨询室,没有什么问题值得回避。

死亡虽然人人恐惧,但某些时候如果不谈论更让人恐慌。比如患绝症的病人,明明自己知道大限将至,家人也明白他为时不多,但是彼此都不说这个话题,视之为禁忌,小心翼翼不提及它。这对于病人来说,是一件更恐怖的事情。

显而易见的事情,却故意视而不见,这种心理上的压力,使死亡显得更神秘,更可怕。同时,也让病人只能独自承担恐惧、孤独与无助。如果此时可以交流死亡的话题,则至少不会那么孤单,他人的陪伴、理解也会减缓死亡的焦虑,增加面对的勇气。

尤为重要的是,对一些来访者来说,死的恐惧就是一切问题的绳扣,解开了它,也就解决了问题的根源。

吴医生想起一个年轻的父亲,年仅9岁的儿子对他说,爸爸,人为什么要死呀,我不想死,我很害怕死。做父亲的训斥孩子,别胡思乱想,你还小,离死还早呢!

这个父亲感叹道,话虽然这么对孩子说,但其实我这个大人心里也很怕死,一想到自己及家人将后都会死,这个家没有了,那心里就极其难受,更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死的恐惧。.

S的内心也存在着恐惧,就他先后触及的两个症状——失眠和疑病,分别对应着他两种恐惧。

失眠看似对一些事物的担心焦虑,但实际上也表明害怕自己失去控制,对睡着的状态不信任。睡眠是一个放松的状态,放松对外在所有的防备。

疑病,则是对身体的不信任,就像一个人开着一辆车,总是担心会发生故障抛锚甚至报废。疑病疑的是疑难绝症,也就是致死之病。

死亡,是人生最大的失控和最大的风险。一死万事休。只要一个人还没有死,就仍然存在希望,而死了,则一切都结束了。

警长的妻子沙丽丽现在面临的也是这样的问题——前男友在不久的将来会死去,并且是孤独地死去,这个意象激起了她内心强烈的反应,引起目前持续的焦虑。

当沙丽丽再次来咨询的时候,她仍然在寻求着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

吴医生问:“底是什么让你觉得对前男友有责任?”

“想到他一个人孤仃仃地躺在那里,然后死去,就很心痛,不能接受。”

“这听起来更多的是可怜他?”

“我一直挺可怜他的,命运待他真的不好。

他小时候家里就很穷,不是穷,是很穷。大学毕业之前,我去过一次他的老家,在山沟沟里面的一座小村,四周山接着山,山绕着山,从最近的镇上走过去,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一座泥坯房,泥土和稻草搭起来的,家里除了一个土灶,一个破烂的柜子,一个四方桌、几条长板凳,还有两张竹床,以及一些坛坛罐罐,就没有别的东西。什么叫家徒四壁,到他家我算是见识了那个样子。

他的父亲有癫痫病,不时会发作,也没钱吃药看病;母亲是一个瘫子,双腿都不好,不能直起来走路,借助一条矮板凳,在地上爬着走。他有一个姐姐,比他大三岁,可是,姐姐是一个侏儒,说小时候还正常,在5岁大的时候,因为发高烧好几天,没去治疗,后来烧是退了,但从此不长高子,智力也一直停留在5岁的时候。这就是他的家人,全家就他算是正常人,而且还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

那一次,我在他家就根本没有办法吃饭,吃不下,也睡不着。

这次听他说,大学毕业几年后,他父亲就去世了,现在瘫子母亲和侏儒姐姐还在农村生活,原来的土坯房翻建成了瓦房,条件可能比以前好多了,但两个残疾人算是相依为命。可如果他也走了,我不知道他母亲和姐姐将后怎么过?我不敢想像。

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亲戚,他父亲是一个独子,有个姑姑嫁得挺远。在这次相逢之前,我没有觉得他们与我有什么关联,但见到他之后,我想起他们一家人的命运,就觉得有一种责任要去承担起来。

他一直很节俭,上中学后,中学在镇上,每个周末他回一次家,走一个多小时山路,然后驮着一袋米和一罐咸菜再往回走。米自己用不锈钢饭盒在学校食堂蒸,然后一个星期就着咸菜下饭。上了大学之后,他也是经常只吃一个素菜,很少吃荤菜,衣服就那么几件,鞋子就那么几双,反复着穿......”

“说起他的家庭和生活,你很心酸。当时你看到他家这么穷,有没有影响到你的感情?”

“心理肯定有触动,但没有动摇我对他的感情。其实,我没去他家之前,他就把家庭情况都给我说了。带我去他家,就是给我看真实的情况,看我愿不愿意再交往,这也表明他的坦诚。如果愿意的话,就意味着要到一个地方去工作,因为临近毕业要联系工作单位了。那时特单纯,根本不在乎那些,觉得有爱就行,你这个人好就可以,所以不在乎。”

“你爱他什么?”

“我是大二在选修课上认识他的,他上大三,比我高一届,但显得很成熟,有担当。虽然家里穷,但人朴实,单纯,阳光,一张娃娃式的笑脸,爱运动,打篮球,我喜欢在篮球场上看他奔跑的样子。那时候,觉得爱上他就是幸福。至于他的家人,想到如果有钱了,到时给他们钱就好了,两个人一起努力,就可以慢慢改变,过上好日子。”

“既然如此爱他,为什么当听说他移情别恋时,又那么决绝,就没有想到要努力去挽回么?”

“我很伤心,但又特别不能容忍。”

“为什么?”

“因为我爱上他已经不容易,对于他的家庭条件,虽然我没有什么,但我父母还是有想法的。有一次,我母亲来学校看我,也见到他,听说他家庭情况后,私下对我她坚决不同意,让我趁早分了,别到时候不舍得,越到后面越痛苦。其实,那时候我就不舍得,我也没想要分,是我坚持与他在一起的。但是,当他移情别恋,就不一样了。”

“那时你家庭条件怎么样?”

“我虽然不是来自大城市,只是一个县城的镇上,父亲是镇上干部,母亲开了一家水果批发店,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不是我家条件比他家好就怎么的,我真的不在乎他家穷,条件差,但是,我也绝对接受不了他的背叛,对爱的不忠诚。”

“你顶着压力与他交往,竟然还被背叛,这使你很气恼?”

“是的。”

“气恼多过伤心?”

沙丽丽语塞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当你这次看到他时,知道他患上了大病,想陪他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你自己的感觉,这是爱情的复苏,还是出于怜悯同情?”

“我也不知道,说不清楚,心里很乱,所以才来咨询。

我很困惑,要说爱吧,都这么多年了,家庭生活很稳定,孩子也已经长大了。看到他时,也没有当时的那种激情。岁月无情,我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小姑娘,他也不再是当年的小鲜肉。但是,一看到他,又不免想起那时的光阴,两个人在一起的种种美好。有一些事,永远无法忘记。想起来,就像电影镜头一样,美好得像童话,感觉不真实,但明明又确实曾经发生过,而且再也不会发生了。”

“这么说,当你再遇到他时,割舍不下的主要是当年的青春回忆?”

“有点。想到很多,以前有时候虽然也曾想起过,但当真那个人又站在你面前,过去的一切,就像天女散花一样,都在脑海里。“

”甚至愿意为了过去的美好回忆,而放弃现在的生活?”

“这真的很矛盾。当与他在宾馆的房间时,那种一夜夫妻百日恩的感觉油然而生。我们谈了将近两年的恋爱,那是我的初恋,也是他的初恋。有些事,有些人,错过了真的无法再回头。”

“现在对他,更多的是爱,还是同情?”

“爱?同情?都有,都有,五味杂陈,说不出的痛。”

“当你想到他的时候,想得最多的是什么场景?”

“就是孤独中无助中死去的场景,几次我都做了这样的噩梦,很可怕。”

“说到这里,现在什么感觉?”

“想哭......”

沙丽丽哽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