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唐龙的旅程 > 第二章:网通

第二章:网通

报纸出刊无果而终,损失了几十万元以后,我和建明的创业宣告失败。建明回家休息去了,我重新找了个工作,养家糊口,毕竟家里不能没有收入。

那段时间,光明一直生活在北京从事股票投资,做的相当成功。后来光明与我聊天,自豪的告诉我,那段时间他的股票投资,每年的综合收益率高达30%,我十分的佩服。光明是非常聪明的人,学习能力极强,据说一个月时间就掌握了广告行业的知识,曾担任广告公司的老总。对于股票投资,我相信他能做到如此优秀。

北京的那段日子,光明悠闲自在,每天闲得无聊。父母又在西京,光明便经常在两地来往,时而北京时而西京,无聊的难受。在西京时,光明就每天拜访朋友,聊天谈心。光明的交往广泛,交际能力又强,朋友众多,每日过的快乐无忧。我们也经常联系,只是我与光明不同,我得养家糊口,每日紧紧张张,就是没有时间休闲。

有一次,我们晚上相约喝茶,光明带给我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西京网通公司的项目寻找代理公司,准备将外围业务外包出去,公司只做核心业务。而光明认识网通老板,有很大的把握拿下代理授权。

“唐龙,有个机会,你愿不愿意试一下?”

“那要看看是什么事情,我能不能做的了。”

“你不是开过网络公司吗,你对开通宽带业务应该能多吧!”

“那没问题,什么网络都组建过,很熟悉的,开通宽带就不用说了。怎么你想干这事?”

“我这次回来的时候,在火车上遇见了网通的李总,我们在车上聊了一路。”光明继续说,“李总说,今年电信分拆,各地要形成竞争格局,大家为了迅速壮大自己,也就是抢地盘吧,哈哈。”

我插话说:“这个知道,新闻都报道了,什么分成了北网通,南电信。”

“对,你说的对。”光明继续说到。

“电信公司都只做核心业务,准备将外围业务,比如,发展用户,入网开通,售后服务等要外包出去。现在正在找代理商呢!你觉得这个事情是不是机会?”

“这当然是个机会,而且是个大机会。如果我们能够拿下网通代理,依托网通我们可做的事情就太多了,最起码我们也算是进入了电信行业。这个机会一定要试一下。”

“是吗,你也觉得是个好机会?我也觉得不能错过这个机会,这几天我正琢磨这事呢!有没有兴趣一块儿干?”

“当然有兴趣了,只是我们没有资质,怎么干?”

“哈哈,这个不难,中联电信的陆总你见过的啊,他们到有资质,可就是没有人,我们去找他合作。”

“对了,我怎么把他忘了,是可以和他合作。只是我啊,穷的叮当响,没有钱投资啊,你呢?”

“我也没有钱,钱都在股市上压着呢。”

“那怎么办啊,没钱就没法启动。”

“用不了多少钱,可以找建明合作,让他参与,他不缺钱。”

“他倒是不缺钱,可是我们刚创业失败,不知道他还愿不愿意干,我问问吧!”

“我估计没问题,这年龄待在家里有啥意思,这个机会多好,你联系一下吧,愿意干了我们就启动。

于是我们决定邀请建明参与拿下网通代理项目,重新创业挣钱,建明也乐意参与。

2001年的时候,中国政府决定对中国电信进行改组分拆,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从而解决一直被全国人民批评的居高不下的通信费用。当年中国电信被南北分拆,形成了北网通,南电信的竞争格局。两家都可以深入对方区域发展。在这种局面下,各公司为了扩大自己的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服务用户的能力,都卯足了劲跃跃欲试。西京网通公司开始将自己的非核心业务大规模外包,寻求有能力的公司参与。

西京恰好有一家有电信资质但缺乏技术的公司光明认识老板,而我又具有互联网行业经验,对该项目有一定的了解,完全可以承接该项目的运营。光明决定我们三人合伙挂靠在该企业名下承接网通的业务。三人一拍即合,迅速展开行动,与该企业谈好了合作协议,正式成为该企业的一个独立的网通业务事业部。

我们三人经过商议,签署了三人合伙的协议。光明贡献最大,占大头,负责对接两个公司;建明资金充裕,占比第二,负责提供基本的资金支持;我第三,负责技术和项目运营。于是,新的项目便迅速启动了。

三人着手研究与网通的代理协议,商量与网通谈判该协议的分成比例。

“光明,我建议把分成比例调整成:2。”我说。

“啊,这怎么可能,网通与其他公司都是自己别人2,最多也是自己7别人3,这怎么能谈下来?”光明说。

“我觉得可以试一下,这次网通要的是市场,他们根本不介意这点钱,只要不都给出去,应该有争取的余地。”我说。

“建明你觉得呢?”光明问道。

“唐龙说的有道理,不过:2是不是太大了?”建明说。

“我觉得不大,毕竟是谈判,要敢于要价,要价才说明我们有实力。”我继续说。

“哈哈,你胆子大,不怕谈崩了?”光明说。

“不会谈崩,网通即使不答应,也会告诉我们太高了,他们能接受多少,毕竟是生意吗。”我说。

“有道理。”两人同时说。

“不过这个太离谱了,调一下吧,调成6:4吧!”光明说。

“我建议不要调,如果他们能接受6:4,我们调了,就达不到6:4了”我继续说。

“嗯,这有道理。要不我们试一试。”光明说。

“那就试一试吧!”建明接着说。

“好,就这样定了,建明咱俩去谈判。”光明说。

“好的,走吧。”建明应道。

两人便开车去谈判了,我在公司等待消息。大约几个小时以后,两个人兴冲冲的回来了。一进门光明就兴奋地说,“太好了,签了,签了,6:4啊,6:4啊,哈…哈…哈。”我们三人都兴奋雀跃。

合同签订以后,光明便返回了北京,继续做股票投资去了。我与建明两人开始启动项目。我们买好了必备的工具,网线钳,通断仪等,与网通技术对接了后台程序,项目便正式启动运营了。

每日早上,建明开着昌河面包来捎我上班,早上的太阳光线柔和,照的人暖洋洋的,空气里散发着水滴的气息,路上车辆不是很多,也没有雾霾,我们俩迎着朝阳开始一栋一栋楼的跑业务。我们负责开发用户,主要是商业用户,收取开户费,然后6:4分成。

我们拿着网通公司的制式合同,带着网通公司给运营商制作的统一工牌,进出于每层楼的每个公司。

“您好,我是网通业务人员,我找一下你们经理。”

“你找我们经理什么事?”

“谈一下宽带接入的事情。”

“好的,你稍等。”

“雷经理,网通的人找你。”

“你们进去吧,他在1011室。”于是我与建明便面见经理商谈开通宽带的事情。经常情况下是“我们经理不在。”“我们已经装了电信的。”“我们不需要。”“我们有网,拨号上网。”等等各种情况。对于那些已经装了宽带的公司,我们便留下报价和联系方式就离开了。对于找借口的公司,我们便反复拜访,直至见面就已经认识了。一个多月,我们就谈成了十几家。

谈成合同以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复杂了,需要放线,测通,接入等完成各个流程,直到用户的电脑桌面上的浏览器可以显示正常的网页为止,整个流程才算完成。经常是楼上楼下的来回跑,线井,机房,交换机测通,用户电脑放线,路由器接通,WiFi接通,设置,测试等各项繁琐的工作。一天下来,我们疲惫不堪。如果遇到用户网络出现问题,还需要及时前去处理故障。好在分成丰厚,我们三人每月的收入还算不错。一个月以后,网通因为对我们的工作满意,甚至把每月收取月租费的事情都交给了我们,我们抽取10%的收费收入。

这种日子过得既忙碌又充实,我们俩一天到晚东奔西走,穿梭在高新区的每个街道,每栋大楼,每个楼层,每一间房,两个人忙的不亦乐乎。事情不错,当然心情也不错,而且收入足以养活一家人。三个哥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生活的困境暂时得以舒缓,我们似乎走上了一条希望之路,成功之路。

然而由于仅有我一个业务及技术兼售后人员,事情实在太多,业务增长缓慢。因我实在没有资金,我建议光明和建明拿一万元来扩大规模,招聘专门的业务人员,添加几个技术和服务人员。由于大家都亏害怕了,此事便不了了之。

我们人员太少,服务跟不上发展,几个月后网通授权了很多公司开展相同的业务。我们的优势没有了,逐渐失去了市场,最后,我们只能放弃了该项目。

机会无处不在,抓住机会的能力决定了每个人的未来,不要害怕,谁也不会被上帝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