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极品国士 > 三十四章 铁锅的味道

三十四章 铁锅的味道

“阿娘,快来试试这板凳坐着怎么样?”

一大早,鲁氏就被苏烨几人拉到院子里。

“这就是椅子?”

看着地上那个四四方方,四条腿,有靠背的“椅子”,鲁氏欣喜不已。

这几日她亲眼看着这群小伙子日夜不停地赶工,也听了苏烨说的设想,以及他画的设计图。

她自小受家庭氛围感染,听了苏烨所说的概念,如何不知此物的可喜。

大唐的首张椅子,四四方方有靠背,切面整齐光滑,全部用卯榫结构来连接,没有一根钉子。唯一的缺点就是还没上漆,椅子的颜色还是原木的颜色。

鲁氏小心地坐到这世上第一张椅子上,轻轻地靠在椅背上。

“阿娘,您感觉怎么样?”

作为产品经理,最想得到的就是用户的反馈。

桌椅板凳这些后世不起眼,习以为常的物件,其实是人们实打实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

当人们坐下吃饭喝水时,往往想不到它们,然而一直站着,却找不到它们时,才会想起它们的重要。

“舒服是舒服的,美观也很美观,就是干活很不方便。”

闻言,苏烨一扬手:“小梧。”

小梧迈着小短腿哒哒哒跑到一边,很快拎着一个小板凳哒哒哒跑了过来。

“阿娘,这椅子呢,是配着桌子吃饭时坐的,小板凳才是干活时坐的。”

只要苏烨想得到的木工家具,生活用具,他都跟鲁材说了一遍。如椅子,小板凳这类,已然成型,有的则还是想法,被苏烨记在了纸上。

“好!好!我儿真是有大出息的人。”粗粗听了苏烨的想法,鲁氏兴奋不已。先不提他所说大衣柜,纺织机等物,就桌椅板凳这些,一旦走进千家万户,那都是方便生活的大发明。

“那阿娘,您看要是打一副桌椅,可以卖多少钱?”对这些东西的市价,苏烨没有衡量标准。

谁知,鲁氏笑容一收,露出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苏烨心里咯噔一下,难道他问错话了?

“钱钱钱!我们工匠手艺世代相传,能造福万民就是大功德,岂能谈钱。我们是工匠,怎能沦落到利欲熏心的地步。”鲁氏颇为痛心道。

“自然,打造一件物事都需投入时间与成本,白干是不可能,要我说,一副桌椅收些人工费,便是合情合理。”

苏烨微笑应对,心中却不以为然。

大唐人民情怀高尚,史书上记载贞观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可是如果人人都这样,经济怎么发展,社会怎么进步?

也不知道王二郎铁锅造的怎么样了?

……

夏日炎炎,一辆牛车缓缓行驶在乡间路上,赶车的是一大一小两个赤膊父子,牛车上还倒扣着两个圆口尖肚黑漆漆的家伙,这样的组合无疑引来田间农人纷纷侧目。

那父子两人显然是对这乡下不熟,一路行来,问了一路。

“大兄弟,不知这苏家庄怎么走?”

“大叔,请问您可知苏家庄怎么走?”

一路问下来,离目的地也是越来越近。

没错,此二人正是铁匠王家父子。

此行来苏家,目的有二,其一嘛,自然是履行对苏烨的承诺,锅打好后,首先给他送过来。

其二……锅造好了,他试着卖,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根本就无人问津。

想来想去,那个笑眯眯的白面小郎君应该有办法。

不,就算他没办法也要有办法,否则,自己这铁锤可不是吃素的……

不远处屋舍俨然的村落,应该就是苏家庄了吧。乡人口中,最气派的房屋,就是苏家的,那么,不远了……

苏家,苏烨几人忙的不亦乐乎。

椅子板凳都有了,鲁材接着打桌子,争取近几日就可以趴桌子上吃饭。苏烨继续在院子里搭他的土灶,这段时间气温高,天气炎热,晒砖烧砖的进程大大加快。嫌在山里不方便,苏烨干脆在自家院子里挖了个简易土窑,直接就地取材,所幸挨着大山,无论是水,土,还是薪柴的获取都很方便,加上手法熟练,一窑砖能出几十块。

对这个结果苏烨心满意足,反正他眼下没事,手机网络这些更是天方夜谭,也就只能找事做打发时间。

除此以外,他还把自己能记住的那些基础知识尽量记在纸上,可以说,一天下来,他不仅不闲得发慌,反而忙的脚不沾地。

小梧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苏烨给他定下来一天学习时间是从早晨天亮到傍晚天黑。好在小梧心性坚定,坐在书案前半天也不挪一下,这让苏烨佩服不已。除非苏烨使唤他时,他才动一下……

小五是个工具人,哪里需要哪里搬,鲁材那里需要,他就帮着踩着木头,苏烨这里需要,他就提水挑土烧火。

总而言之,各人有各人的忙法。

成果也是喜人的——小桌子很快就能问世,苏烨手下的灶台也垒好晾干了,就等锅子的到来。

修整灶台外沿时,苏烨还忙里偷闲走了个神,一是要想办法烧些水泥弄石灰出来,二是这院子里一直都是几个大老爷们儿,也没见什么好看的小姐姐……

小溪那妞儿,说是回家帮忙干农活,这几天也没见到一面,再说,他要是看不出来小溪和小五之间那点火花,真不配两世为人。

正出神,一阵鸡飞狗跳声打断了他的胡思乱想。

“小五,去看看谁来了。”苏烨随口喊道。

小五应了声,麻溜地往外跑,不一会儿,就乐呵呵地回来了,身后还跟着抬着铁锅的父子俩……

苏烨抬头看了一眼……

又看了一下。

咦,这两人有些眼熟。

他们手里抬的东西……

看清他们手里抬的东西,苏烨手里的活也没心情干了。

“王大哥!”苏烨迈着大步飞奔过去。

王二郎父子俩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个苏家小子态度一下子这么热情?

有一说一,苏烨的热情,很大程度是对铁锅的。

父子俩刚把铁锅放下,苏烨就叫人打水来把两个铁锅里里外外清洗的干干净净,随后又让人把两口锅架到了土灶上。

土灶配上锅,这才像样嘛

这铁锅很实在,表面光滑无裂缝,锅体不厚不薄,也不知道王铁匠是怎么办到的,总而言之人家办到了。

想到王铁匠,苏烨猛然想起王铁匠父子俩还被冷落在一边。苏烨后知后觉赶紧补救:“王大哥,小兄弟,你们好手艺,吃饭没?”

王二郎憨厚地笑了笑,摇摇头,老实道:“天不亮就出发了,未曾吃饭。”

“那敢情好,”苏烨热情道,“今日咱们正好试试这铁锅的味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