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极品国士 > 第三章 苏小厨

第三章 苏小厨

唐朝人一般是一日两餐,早餐和午餐,晚餐没有。主要是因为穷,粮食不够吃,古代种地靠天吃饭,遇到灾年是常有的事,所幸,初唐这几年苏家庄所在的迁州辖内一直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加之为了庆贺苏烨溺水后头脑恢复如常,苏农这才特地令人准备晚餐。

苏家庄几十户人家,苏家算是条件最好的,房屋有好几间,分东西两边,还起了院墙,东西两边用院墙隔开。除此以外,院子里还隔有马厩牛圈灶房等。

苏烨逛完苏家,刚走到大院前门,只见一个挑着两个竹筐的中年壮汉大步流星从外面走进来,两头都沉甸甸的,不知道装的什么。

看到苏烨一众,壮汉挑着担子,爽朗地笑道:“小五,小溪儿,这是一整日渔猎所得,趁着新鲜快快烹制。”

小五在苏烨开口询问前机灵地给他介绍这壮汉的身份。他是苏家庄最靠近深山的住户,姓王。家中行三,人称王三郎。

苏家庄隶属迁州辖下的竹山县,地理位置相当于后世的十堰。有山有水,山虽不高却很密,绿树覆盖下的深山里,飞禽走兽多不胜数。

“不知三郎猎得哪些东西?”

苏烨探头探脑上前去看,只见一个竹筐里装着三条大鱼,筐底还有些虾蟹之类的河鲜。另一个筐子里则躺着山鸡野兔。

“哇,这么多都是你一个人猎的?”苏烨啧啧称奇,这人在打猎上是加了bu吧,那山鸡野兔大鱼全都很肥美,一个人弄到这些那可就太厉害了。

王三郎却是惊奇地盯着苏烨,像是不认识他一般。

“怎么了?我脸上有灰?”苏烨用力搓搓脸颊,嗯,很干净!

“不不不。”王三郎连忙摆手,却不看苏烨,而是看着小五和小溪,有些惊奇地开口道:“这……大郎和平日里有些不同啊。”

这话说的委婉,无非是奇怪苏烨怎么突然变得正常了。

小五干咳一声,不无开心道:“大郎白日里溺水昏了过去,被救醒后便……便恢复如常了。”

王三郎起先不明白这意思,待他琢磨这句话后,霍地睁大眼,视线在苏烨身上徘徊又徘徊,还是不敢相信地看着小五:“你……你是说,大郎他……”

苏烨但笑不语,王三郎见他脸上的笑容并非平日里的痴傻笑容,双目也是清澈明亮,透着精明,心里便已确认了七七。

“这!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奇闻啊!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苏家平日待庄子上的人并不苛刻,反而能帮就帮。苏烨虽然痴傻,心地却极为善良。因此庄上的人对苏家以及苏烨都很关心,苏烨恢复正常,对庄上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喜事,王三郎也不例外。

拿到钱,留下猎物,王三郎欢天喜地地离开,而苏烨和小五提着这些东西直奔灶房。

来到灶房,苏烨顿时傻眼了。

“这……锅呢?”

灶房中间放着一条长长的案板,除此以外,还有个小木柜,以及一堆陶盆陶碗陶罐。至于角落那个奇奇怪怪的三足扁肚青铜容器,苏烨根本没心思考虑它是干嘛用的。

看了一圈,这灶房里除了个小泥炉称得上炊具,苏烨实在想象不出别的什么可以用来做饭。电磁炉天然气灶这些东西苏烨不指望能见到,可是后世农村里常见的灶台铁锅呢?

“大少爷,你在找什么呢?”小溪有些疑惑地问道。

“锅?什么是锅?烧饭用的炊具?啊,那个不就是吗?”

小溪指着那个三足扁肚的青铜器对苏烨道,又指向靠墙的一堆陶罐,“烧饭一般都用这些啊。”

大夫人交待她要好好指点大少爷生活上的问题,让大少爷尽快成为一个十六岁儿郎该有的样子,是以,小溪对于苏烨的疑问是有问必答。

“好吧,陶的就陶的吧,青铜器是不可能用的。”他脑子里初中那点化学知识时刻提醒他这玩意儿一不小心就会重金属中毒。

那边小溪和小五见苏烨挽起袖子拎起一条鱼,异口同声道:“大少爷,你要干嘛!”

小溪走到他身边,心惊肉跳地看着他手上的刀,“大少爷,快把刀放下来,做饭这种事我来就行了。”

家里没有专门的厨娘,要么苏家的女人们做饭,要么就是小溪做饭。

苏烨只是笑嘻嘻道:“本少爷想自己弄点好吃的,你有意见?”

“对了,小溪,平日里做饭烧菜都怎么做?”

前世烧饭米面肉菜都是现成的,到了这里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连锅都不是他熟悉的那个锅了。好在,有小五和小溪在旁指导加帮忙。

不同于关中平原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粟,苏家庄所属的房陵郡主要作物是水稻,因此,人们的主食是大米。

由于没有电饭锅这种蒸米饭的神器,这时候的人们只能用陶罐来烧粥,做米饭。不得不说,陶罐可谓是一大神器,比起那件青铜做的镬好太多,至少,陶罐不会让人中毒不是?唐人做粥还特别有花样,粥里面可以凭自己的心意加东西,口味偏甜的可以多加糖,也可以单纯用牛奶和米一起煮奶粥,口味偏咸可以往粥里加盐,鱼肉,羊肉,油等一起煮。

在更北的地方关中平原,人们的主食是面,那花样就更多了,可以做面,饼,饺子等,饼又可以做出更多花样。

至于菜,调味料等,放心,这时代的人绝对能吃到正宗无污染无公害的天然绿色蔬菜。牛作为劳动工具是禁止食用的,猪肉人们则很少吃,所以最常吃的是狗肉羊肉等,至于鸡鸭鹅鱼等不算肉。有条件的人还可以时不时打打猎弄点野味尝尝鲜。蔬菜主要是一些野菜,韭,葵,苋菜菠菜等等,基本上除了后世才被引进的番茄,大白菜等,这个时候常见的蔬菜都已经有了。

至于调味料,像油这种东西是很珍贵很少见的,但至少用大豆,油菜榨油也是早有的技术,人们不至于吃不上油,只是很少吃。盐也少,很贵,要用粮食来换,粮食已经很贵了,盐就更贵。酸甜苦辣都有,遗憾的是没有辣椒,所以这时代的辣味是用蒜之类的来代替的。

由于没有炒这一概念,所以做菜多用煮,蒸的方法,让苏烨惊奇的是,烧烤也是常有的,对了,还有生吃,比如生鱼片。

总的来说,吃货国家的祖祖辈辈在吃这一方面还是特别有创造性的,这倒是颠覆了苏烨对古人生活一贯的印象,木有想到古人这么能吃,这么会吃。

至于他印象中那些上层贵族们创造出来的奇葩吃法,暂时,他没能力去尝试,否则就会被称为败家子了。

所以说,赚上大钱,自己想怎么折腾怎么折腾。无论在什么时代,只要你有材料,都可以做出珍馐美食。

小五生火烧水,小溪在旁边打下手,帮着刷罐子洗碗洗菜,对这些,苏烨就一个要求,一定要弄干净,这具身体以前是怎么过的他不关心,自己拥有以后,那就一定要好好享受,干净,卫生,这些在古代很少被注意的问题,自己到来以后一定要全部从头开始做出改变。

看着整洁如新的灶房,苏烨满意地开始动手淘米烧饭,处理那两只山鸡,野兔。

苏烨手法熟练的去毛,去皮,处理内脏,看的一旁的小五小溪两个人都惊呆了。

“大少爷,你,你是怎么学会的这些东西?”小溪呆呆地看着苏烨,大少爷,像是变了个人呢。

“哈哈哈!”苏烨大笑,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本少爷溺水昏迷中,有仙人在这里指点我呢。这就看呆了,以后还有你呆的呢。”

相较于小溪,小五的反应更多是忧愁:“大少爷,老爷和大夫人要是看到了可不得斥责我们,俗话说,君子远庖厨,大少爷可是要考状元入朝为官的人,怎么能干这种活呢?”

苏家在庄上办了一所村学,主要给庄上的孩子启蒙,私心是苏老爷给苏烨积攒功德。不管从前的苏烨听不听得懂,他天天都得去村学报道,自然,小五也要跟着去,久而久之,苏烨大字不识一个,小五反倒学了几句话,这君子远庖厨就是其中一句。

“拉倒吧,还君子远庖厨。孔夫子有没有教你,食色性也。”

见不得牲畜出血的模样就不下厨,那有本事别吃呗。

说说笑笑间,苏烨熟练地把山鸡,野兔去毛去皮开膛破肚,灶上陶罐里米饭蒸的喷香,鸡和野兔不适合煮,所以苏烨选择用烤的。三条大鱼一顿吃不完,就拿出一条来做生鱼片,剩下两条处理干净后码上盐腌上,等以后再吃。

除了主食和菜以外,汤也是必不可少的。就只是用野苋菜煮的汤,苏烨往里面放了一枚鸡蛋,另外加了一点点盐,连油都没有。可是,只要弄干净了,就是一份很好的汤。

在院子里有专门挖的坑供烤肉,坑边缘还垒了一圈石头,坑上还架了一个木烤架,看看,东西都这么齐全,苏烨原本还以为自己要动手做烤架来着。

亲自烤肉时,苏烨拒绝了小五和小溪的帮忙,开玩笑,后世那些野食视频白看的?生活在大城市里没机会用这种粗犷的方式烤肉,如今有机会了还不让他自己做。

“滋滋滋——”

很快,山鸡和野兔开始往下滴油,油落到下面的火苗里,瞬间升起一点青烟。肉的颜色也逐渐变深,香味在由近及远一点点蔓延开来……

“好香。”小五在一旁巴巴地盯着烤架上的肉,直流口水。小溪在灶房里调制酱料,看着这一幕,轻哼一声,不过,她的喉咙也在不自觉地疯狂分泌口水。

至于一脸平静的苏烨,心里早就蠢蠢欲动了。他一向无肉不欢,向往大口吃肉的生活,这具身体已经饿了一整天了,苏烨一点不怀疑自己能吃掉一整只山鸡!

随着不停的翻动,终于,苏烨用专门片肉的刀带下一片肉,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兔肉鲜嫩无比,还带着汁水和油水,入口即化。

“行了,可以开饭了!”

重生之后的第一顿饭,就此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