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明末好国丈 > 第三十三章 收了个孙子

第三十三章 收了个孙子

一名清秀的太监领着几名太监带着白绫过来,四名宫女哭嚎哀求着,朱由检眨都不眨眼,几分钟过后,地上边多了四名尸体。

说处死就处死,如此冷静、冷血,这少年,还真狠啊!

怪不得一登基铲除阉党,杀了一批又一批;

在位十七年,杀的官员仅次于朱元璋。

周奎也瘫软在地上,这是他第一次看到人死在他面前,四名无辜的美少女还是因他而死,这少年以后若是得知真相,自己的日子想必也不好过了。

朱由检看到地上瘫软的国丈,只以为他是迷药的遗症,扶着周奎坐了起来。

周奎瑟瑟抖抖答道:“皇上,臣万死!”

朱由检拍了拍周奎,安慰道:“国丈,你无罪,不仅无罪,还有功,今日要不是有你,朕就跟皇兄一样了,整日稀里糊涂的做个木匠,沉迷女色,朕今日也才知道,魏忠贤用药竟然如此厉害,皇兄皇嫂就是被他们这样害了的。”

周奎继续很怂的样子,“皇上,臣头晕的厉害,想回府中休息,臣与懿安皇后......”

“国丈放心,朕知道,那都是迷药,当时只有那四名宫女与朕知道,朕已经处死那四名宫女,国丈还请放心。”

朱由检指着那名清秀的小太监护送周奎出宫。

终于能出宫了,周奎想起了一首歌,我多想回到家,再回到她身边,让她的温柔善良,来抚慰我的心伤.....

迫不及待的走出乾清宫。

“曹伴伴,你去把韩爌、钱谦益、钱龙锡召来。”

听到这,周奎不想那么快离开了,可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太监,只好慢慢的移动。

外戚都不能干政,周奎作为国丈,他是不能跟着韩爌钱谦益等人一样议政的,可就这样走了,我周奎辛辛苦苦冒死陷害了魏忠贤,害死了四个小宫女,当了罪人,结果好处都被韩爌钱谦益钱龙锡捞走了,我图个啥啊我?

小太监看到周奎走得很慢,迷迷糊糊的,过来对周奎讨好道:“国丈爷,小奴扶您走。”

周奎心里妈妈P,拿你杀人的手离我远点。

“多谢公公,只是我还有些头晕,容我休息休息。”

小太监笑嘻嘻道:“好的,好的,国丈爷,那里有个亭子,小奴扶您过去。”

小太监太热情了,周奎没办法,只好由着小太监扶着。

到了小亭子,小太监还是很热情。

“国丈爷,您哪里不舒服呢?”

“公公,不要.....不要跟我说话.....让我缓一缓。”

“是,国丈爷。”

跟着一个刚杀了人的小太监吹着冷风,周奎心里毛毛的,这算是老天爷对我害死四名小宫女的惩罚吗?

可我周奎不那样做,朱由检一样会处死她们啊。

韩爌、钱谦益、钱龙锡,你们什么时候来啊!

这曹化淳一来一回,起码也要一个时辰吧。

就这样吹了一个时辰的冷风,终于看到前面来个三个人影,便起身走了过去。

韩爌钱谦益三人刚入宫,便看到走出来的周奎。

皇上这么紧急的召见他们,必定是发生了大事,国丈又刚出来,想必也知道一二,便作揖问道:“国丈爷好。”

“三位大人好。”

钱谦益悄悄问道:“国丈爷,不知皇上深夜匆忙召见我们是为了何事啊?”

周奎让三人凑过来,悄悄说道:“魏忠贤在乾清宫的四名宫女死了,我在皇上面前推荐的三位大人,以后就看三位大人的了。”

韩爌三人一听,知道他们的机会终于来了,

怪不得皇上深夜召集他们来,原来是国丈举荐的,感激道:“多谢国丈!”

“不客气,不客气。”

告别三人,功劳到手,周奎头也不晕脚也不软了,不免加快的脚步。

刚才跟四名宫女的时候皇帝就在床底下,周奎都没什么玩,是时候回去陪陪柳氏和绣儿了。

小太监跟不上周奎,在后面着急的喊道,“国丈爷,国丈爷慢点,奴婢跟不上您了。”

等你,等个P啊,不知道我周奎前世最讨厌你们太监吗?为了一口饭把鸡鸡都切了,尿频尿不尽,身上一身骚。

“多谢公公,我的轿夫就在宫外,就不劳烦公公了。”

小太监加快了脚步,媚笑讨好道:“国丈爷,以后还请国丈爷多多照顾奴婢。”

照顾,看来这小太监也知道我故意在这里等韩爌三人啊,这小太监还很精明啊。

若说周奎非要追张嫣,是因为张嫣的身份相当于皇太后,这皇帝女婿多疑是肯定不靠谱的,若有他折腾,以后周奎只能等着被李自成抽死了。

而盟友是不嫌多,有个精明懂事的小太监做盟友,这也是不错的事,便问道:“小公公,你叫什么名字?”

小太监看到周奎回他,知道有戏了,笑眯眯的回道:“回国丈爷,小奴名叫高起潜。”

高起潜!

周奎认真的端详这位清秀的太监。

崇祯年间最出名的三个太监,曹化淳、王承恩和高起潜。

这个高起潜就是被朱由检认为最懂军事、也最受朱由检信任。

而这所谓的懂军事的大太监却没有任何作为,监军就是贪污军饷,打仗就带着主力一旁观战,要是打输的话,就带着主力逃跑,明末很能打,被农民军称为“卢阎王”的卢象升就是被高起潜这样害死的。

想到自己要做的事,有这高起潜在就好办多了,便道:“好说好说,以后本国丈多在皇上面前给你说好话的,你就认我做干爷吧,跟着干爷我,前途不可限量。”

周奎知道他即使什么都不做,他女婿一样会重用这个小太监,倒不如趁这小太监羽毛未丰的时候拉拢过来。

这些太监,贪钱起来是一把好手。

高起潜一听,能认国丈爷做干爷,他背后就是皇后,以后在宫里就能横这走了,高兴的拜道:“多谢干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