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重生小说反派昏君 > 第二十七章:给卢升腾位置

第二十七章:给卢升腾位置

徐介那可是李嵩的头号狗腿子,他是李嵩一手提拔上来的,一直以来都是你李嵩的小弟自居。

现在皇帝把他升为右相,那岂不是和左相李嵩平起平坐?

听到这个圣旨,李嵩眼睛里闪着精光,诡异地盯着坐在龙椅上的赵昊。

而徐介本人则吓了一大跳。

这个封赏他是想要又不敢要。

朝堂上每一个臣子,哪一个敢说自己没野心,如果有机会,谁不想爬得更高?

徐介巴结李嵩,不也是为了升官发财。想当初他从一个小小的翰林,一路平步青云升至吏部尚书,位极人臣…可以说他选择投靠李嵩这一步,走得非常正确。

可现在,皇帝要升他的官,让他和李嵩平起平坐,这作为大哥的李嵩,心里会好受?

“圣上,微臣德薄才浅,恐难当此大任……”

经过深思熟虑,徐介果断推辞了皇帝的封赏。

不过,徐介嘴上虽然推辞了,但心却动了,话一说出口,心里就有些遗憾。

作为一个有野心的了,岂能对丞相之位不动心?

赵昊笑道:“徐爱卿,你的劳苦功高,朕看在眼里,你是我大夏的栋梁之才,右相之位,非你莫属,如若再推辞,莫不是不想为我大夏尽忠?”

赵昊的话,把徐介的退路给封了。

意思是你徐介非要接受封赏不可,否则就是不忠。

赵昊心里一阵冷笑。

劳资要的就是你们心生芥蒂,最好是狗咬狗一嘴毛。

当然,徐介要是当了右相,还是甘心当李嵩的小弟,赵昊也不慌。

到时随便找个借口,把徐介的右相之职废除就行了。

听到这话,徐介心里很是矛盾,偷偷瞟了李嵩一眼,见李嵩面无表情,咬了咬牙道:“如此,微臣便领旨,谢恩!”

右相的职位对徐介的诱惑太大了,再说皇帝似乎容不得他拒绝。

“平身!”

赵昊微微一笑,让王成恩宣布第三道圣旨。

“还有圣旨?”

“莫非也是封赏的?”

“难道圣上许久没来早朝,今日是特意来给大臣加官进爵,收拢人心的?”

想到这里,一些官员都挺起胸膛,翘首以盼。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求治在亲民之吏端,重循良,教忠励资……原左相卢升,因不敬君父……”

圣旨的意思是:原左相卢升,因不敬皇帝,以下犯上,被打入天牢,后因其深刻检讨自己的过错,加上其劳苦功高,皇帝表示,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当然卢升不可能官复原职,只能降职接管吏部尚书,以观后效。

当王成恩把这份圣旨念完,满朝文武皆是一惊。

站在首位的李嵩,目光微寒,神色莫名地看着赵昊。

现在,聪明人已经明白,皇帝之前的两道封赏是什么意思了。

名为封赏,实则是给卢升腾位置。

吏部尚书,那可是六部之首。

掌握所有的官员考核事宜,权力极大。

要是这个位子落到老顽固卢升头上,那以后这朝堂,可就热闹了。

更关键的是,皇帝不但赦免了卢升的罪过,还把他放在吏部尚书这样重要的职位上,其用意实在让一些人猜不透。

有不少官员,偷偷向李嵩望去。

在朝堂混的人,都知道李嵩和卢升之间的过节,卢升差点被砍头,就是李嵩的手笔。

现在卢升死灰复燃,又要重回朝堂,位高权重的李嵩会怎么办?

众人看去,只见李嵩神色淡然,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只有一部分人看到,李嵩藏在背后的手指,偷偷地动了动。

而李嵩背后,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户部尚书裘正。

见自己的老大有指示,这位户部尚书立刻出列。

“臣裘正启奏圣上,臣以为,圣上此举不妥,所谓礼不可废,卢升藐视君王,其罪不可被轻易赦免,更不可身居尚书要职,臣恳请圣上收回成命!”

看到裘正跳出来反对,赵昊并没有说话。

他知道,出来反对的肯定不止裘正一人。

果然,仿佛得到了信号一般,裘正的话刚说完,立刻又有一位御书史跳了出来。

“启奏圣上,臣也以为卢升不配身居高位,其以下犯上,并非一句改过自新就可免除罪责,若是如此,他人争相效仿,实在有损皇家威名。”

接着又有侍郎,御史等人争相跳出来,反对赵昊的旨意。

一眼望去,满朝文武,反对卢升接管吏部尚书之职的人,几乎占了一大半。

这些人,不用多说,都是李嵩的党羽。

赵昊后背透着一股寒意,这李嵩当真是权倾朝野啊!

心里越发觉得,要尽快铲除李嵩,否则自己这龙椅就坐不稳了。

幸好,朝堂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李嵩的党羽。

“你们胡说道!”

一个年轻的御史站出来怒斥道:“卢相公劳苦功高,又是圣上的老师,既有改过之意,为何不能启用?尔等身为臣子,就该遵命行事,如今却逼圣上收回成命,是何居心?”

这个年轻的御史,估计是东岭党之人,不然也不会为卢升说话。

接下来,又有几个少卿,御史,出来为卢升说话。

之后,就没有了。

为卢象是说话的人,连一个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没有。

可想而知,在以前东厂曹谨和李嵩的打压下,东岭党的日子都有多么不好过。

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朝堂上很快就吵了起来。

李嵩作为大佬,自然不可能赤膊上阵,有小弟帮他搞定就行。

而且李嵩刚刚获得皇帝的封赏,立刻就跳出来反对皇帝的安排,未免太不要脸了。

李嵩还想‘青史留名’呢,自然不会干这种蠢事。

再说,也根本不需要他这位大佬出马,东岭党只剩下几只小鱼小虾,再怎么蹦跶,也翻不起浪花来。

“够了!”赵昊终于开口了,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朕一言九鼎,卢爱卿的事,朕已经下了旨,不可更改!此事无需再议!”

赵昊一边说,一边用凌厉的眼神,扫视群臣。

此刻,李嵩也正好向赵昊望来,君臣的目光对上。

从李嵩的目光中,赵昊看出了困惑和不解,估计李嵩想不通,皇帝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