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将军无双 > 第四十一章 返燕县 董卓入宫

第四十一章 返燕县 董卓入宫

三天之后,一直万人骑兵路过中牟县,忽然,为首之人停下了马步,看着前方的中牟县城!

郭谦说道:“伯文,为何停下?”

那停下之人,正是许勇,三日前的雒阳之变,他与董卓交手之后,停留了三日,便率部离开。

至于胜负,呵,郭汜李傕虽然是西凉悍将,如果按照后世游戏的武力设定,他们的武力值或许能达到十五。

可惜,他们遇到的是典韦和太史慈这两位武力值九十五以上的猛将。

若非许勇不想削弱董卓的力量,恐怕他们两人已经被斩于马下。

没办法,这个世界,九十九分和一百分,虽然只差一分,却是天壤之别!

许勇说道:“老师,这里,应该有一个大才,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郭谦说道:“伯文,既然不能用,何必在意,等到墨家来投,你就可以大展拳脚,到时候,总有一些不得志的人前来投靠!”

许勇说道:“老师所言甚是,终有一日,天下英才,当拜服于我脚下。

老师,弟子一直有一个疑问,不知该问不该问?”

郭谦笑道:“你是说,为师为何要将墨家,农家,医家拉拢过来给你对吗?”

许勇说道:“正是,老师,您无论怎么说,都是儒家弟子,而弟子呢,也算得上吧,为何,您……”

郭谦抬头,看着天空,说道:“为师年轻的时候,也曾入仕,虽不曾主政一方,亦没有入得朝堂,但也曾为郡守的助手。

可是,为师却发现,同僚们一个个贪图安逸,尸位素餐,不管百姓死活,郡守呢?一心敛财,只为讨好天子和宦官,为师多次劝阻,却反为他们所厌恶。

于是,为师一气之下,弃官而走,游历天下,却发现,时间官场,皆大同小异,偶有一些官员,只不过做了一点本应该做的事情,就被称为好官,干吏,呵,天下之黑暗,以至于此。

此后,为师心灰意冷,便回到颍川,教书育人,同时,也想看看先贤有没有什么能解决的办法。

可是,翻遍了圣人古籍,却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发现,当初,诸子百家崛起之时,百家争论,大贤辈出,各家为了保证自己的学说能被君主所用,皆严格控制弟子,不让他们沉迷于安逸之中,如此一来,虽偶有瑕疵,却多出贤才。

而自我儒家独尊天下,腐儒却层出不穷,贪官污吏横行,更多的人,曲解圣人本意,以谋取私利,何其可悲。

直到,伯文你崛起后,通过与那些弟子的通信,我发现,在你的治下,生机勃勃,而且,你治理地方,不拘一格,那个时候,我就想,若是,若是能让百家在你的治下复苏,再来一次百家争鸣,那么,我儒家能否散发新的生机?

正好,你的一系列措施和出身,限制了你获取儒家和世家的支持,恰好,你又不是一个甘于平庸之辈,所以,我就起了这个心思。

其实,说起来,真正决定我的这个想法的,是你曾说过的一句话:尊古贬今,则今人何胜古人?

是的,为师想了想,如今,除了儒家,其他的人,医,乐,武等百家之人,皆胜古人远矣,何哉?

那是因为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学习,不改进,他们就得饿死,冻死。

相比儒家,一个个高居庙堂,读者圣贤书,礼赞古人,却不敢超越古人,如此下去,我儒家必落后于百家,与其如此,倒不如搏一搏,说不定,能再现儒家辉煌呢?”

许勇愣愣的看着郭谦,暗道:“到底谁才是穿越者?”

口中却说道:“老师不怕弄巧成拙,反而加速儒家的败亡?”

郭谦傲然道:“当初百家争鸣,我儒家尚能独尊天下,如今,我儒家经过数百年发展,历代贤才不断汲取百家所长,焉会败亡?

再说了,我是儒家,你也是儒家,不管怎样,为师都立于不败之地,不是吗?”

许勇哈哈大笑道:“老师英明,弟子佩服。驾!”

雒阳,皇宫,经过三日来的清剿,雒阳城终于恢复平静,只是,董卓已经拿下了雒阳的大权。

那夜虽然败给了许勇,但得知许勇丝毫不拖泥带水的离开,董卓确实松了一口气。

这三天来,他也算见识了许勇的本事,明白凭借他目前的实力,根本打不过许勇。

好在,许勇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占据雒阳,所以,今日,一确定许勇离开,董卓立刻让刘辩召集大臣,开始朝会!

很快,众大臣和刘辩都来到了大殿,众人坐好之后,却发现,董卓着履佩剑,现在刘辩身前右侧。

前太尉,今侍郎崔烈指着董卓说道:“董卓,你竟然敢着履上殿,腰配长剑,此为大不敬,且你不过一州牧,焉敢立于君前?”

董卓冷哼道:“董某奉令讨贼,为保社稷,三百里路,昼夜赶来,救下陛下。

尔等尸位素餐,居庙堂而不能护卫陛下,享厚禄而不能稳定国家,你们且能坐在这里,我董卓又怎不能站在这里?

况且,我站在这里,陛下都没有说我大不敬,你竟然敢说,是想让我砍下你的脑袋吗?”

崔烈闻言,喏喏不敢言,满朝诸公,见董卓如此蛮横,亦皆低头不语。

于是,在董卓的主持下,属于他的时代,开启了,哪怕很短暂。

时间眨眼就过去了,这几日,董卓终于掌控了西园军,元西园军首领,车骑将军何苗,因为站在何太后的立场,反对诛杀宦官,被其部下所杀。

西园军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被董卓成功收编,令一边,卢植,朱儁等人暗结丁原,许他并州牧一职,让他带兵进攻雒阳,铲除董卓。

先前,董卓已经奏请天子,封自己为司空。

可惜,丁原终究不是董卓的对手,他是武人,不敢进攻雒阳,于是,董卓收买了三国第一猛将,也就是丁原的心腹主薄吕布,刺杀了丁原,吞并了他的部下。

加上董卓的西凉援军赶到,董卓终于彻底放心下来,于是,他便起了废立的心思。

只是,却不是很顺利,董卓之所以想要废立,原因很多。

第一,想要建立起绝对的权威,除了自己当皇帝,没有什么比废立天子更有威势。

第二,身为武将的董卓,看不起遇到事情只会哭哭啼啼,战战兢兢的刘辩。

第三,刘协的母亲王美人被何太后害死,其自幼便被董太后收养,曾被称为董侯。

董卓只是出身小世家,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他强行把董太后认为家人,自称同族,那么,被董太后养大,又被称为董侯的刘协,自然让董卓十分喜爱。

第四,刘协年纪比刘辩小!

所以,董卓才起了废立的心思,而且将之付诸行动。

可惜,满朝公卿,皆反对废立一事,哪怕是董卓将佩剑拔出来也没用,尤其是尚书卢植和袁绍。

可惜的事,卢植没有兵权,董卓差点杀了他,好在有蔡邕求情,才免为一死,但也只能逃亡出洛阳。

至于袁绍,碍于袁绍的名声,董卓不敢杀袁绍,但是,他拉拢了袁绍的叔父,三公之一的司徒袁隗。

袁隗在董卓的威逼利诱之下,不得不同意废立一事,袁绍失去了家族相助,只能逃亡。

这两人之后,再无人敢明面上反对董卓,于是,废立一事,便正式走上流程。

这日,心情大好的董卓正在和麾下将士饮酒作乐。

董卓和其部下久居西凉,哪里见识过雒阳的繁华,很快便陷入了奢华的氛围中,为了享受,这些来自西凉的大头兵们,烧杀抢掠,祸害雒阳百姓。

但董卓没有阻止,西凉的情况便是如此,地处边荒,弱肉强食,胜者拥有一切,本事常事。

正在酒酣之时,一士卒悄来到董卓身边,轻声说道:“主公,外面有小宦官,说太后请您入宫!”

董卓心中一动,自来雒阳后,忙着处理局势,他还未进过后宫,如今忽然被太后召见,却不知为何!

但董卓没有拒绝,随着小宦官直奔后宫,他发现,皇宫不愧是天子居所,所过之处,莫不奢华大气,路过的宫女嫔妃,皆人间绝色,让半醉的他,心中十分火热。

永和宫主殿安福殿,正中为一明间,东西各有两梢间。明间乃皇后统摄后宫议事之处;东西梢间为暖阁,为皇后休憩之所。明间内地铺白玉,内嵌金珠,饰刻祥云,踏在上面有飞腾云天之感。天花为沥粉贴金牡丹花,云顶楠木作梁,梁枋饰龙凤和玺彩画。范金础柱,雕饰龙凤云水花纹。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凤图案。殿内高悬隶书匾额,上题「母仪淑德」四大金字。匾额下方,坐北向南设雕镂双凤金漆宝座,后置祥凤万寿纹琉璃地屏,左右分有鎏金宫灯、香炉。间内芳香袭人,装设华贵富丽。当真是极尽奢华之能事。

何太后居于暖阁之内,卧躺在美人塌上,隔着帘子,左右有两个美艳的宫女捧香扇立侍。

董卓刚踏入暖阁,一股幽香扑面而来,此香不腻,又仿佛无处不在,就好似天生,让人心养。

见到帘后的太后,董卓拜道:“臣董卓,拜见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