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将军无双 > 第三十七章 守东门 墨家巨子

第三十七章 守东门 墨家巨子

简平问道:“这,这怎么可能呢?”

许勇笑道:“这世间哪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想必当初的祖先们,也想象不到我们如今的生活。

简先生,你若是敢想,我许勇一定全力配合,而且,关于农耕之事,我心中已经有了许多想法,并且记录下来,但都存在燕县,若是简先生愿意去,我的所有想法,都可以给先生参考!”

简平连忙说道:“好,一言为定,如此一来,简某便先要离开了!”

许勇一愣,连忙说道:“简先生何故离开?”

简平笑道:“许侯,我可不像元化先生一样,独身一人,我家中,还有许多族人,我这就回去,将他们迁往燕县。”

许勇大喜,说道:“如此,我派一支精锐护送先生及族人!”

简平哈哈大笑道:“许侯放心,我农家虽多是农夫,但是,亦不会让人轻易看轻,区区一些流寇,还动不了我农家!”

许勇还要说话,郭谦说道:“伯文,放心吧,农家可不只是农夫,你出身游侠,可知道游侠从何而来?”

许勇一愣:“莫非……”

郭谦笑道:“没错,游侠,也是农家的一部分啊!”

许勇顿时放心下来,与简平拱手道别!

而后,郭谦说道:“很好,伯文,华神医和简先生已经愿意追随你了,如今,还有一个人,不过,为师没有说服他,恐怕要你亲自去一趟了。”

许勇看着郭谦,心中十分感动,老师为他做的太多了。

他连忙说道:“老师,您辛苦了,若非是您,华神医和简先生又怎会知道弟子?

至于另一位,请您交给弟子,无论行与不行,都没关系!”

谁知道,郭谦严肃的说道:“不,华神医和简先生都是因为听说了你在燕县的举措,才遇到了为师,为师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至于这最后一位,你必须要将他说服,而后助你一臂之力!”

许勇愕然,问道:“老师,这是为何?”

郭谦说道:“伯文,为师虽身处冀州,但对于你在燕县的一切,都很清楚,想必你也明白!

为师更是知道,你之所以没有趁此机会,入主朝政,不是因为你不想与阉宦牵扯太深,而是你知道,你底蕴不够。

你的出身,还有你在燕县的措施,让你失去了世家的助力。

你若入主朝堂,没有任何世家会支持你,所以,你才不敢冒险,为师所言可对?”

许勇摇头苦笑道:“老师,您,您真是慧眼如炬,弟子确实如此!”

郭谦叹息道:“伯文啊,你有野心,有能力,但你重情义,重家人,所以,你不是君临天下的明主,为师很高兴,你能看清。

但为师知道,你心中的理想,或许这个世间的所有人都不知道,为师也不过窥得皮毛。

所以,伯文,你要寻找一个雄主,一个能容纳你的理想的明主,同时,你要保证,当那个明主不能在支持你的理想的时候,你要有反抗的本领。

或者,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你甚至要取而代之,所以,这最后一人,你必须要让他助你,无论用任何手段!”

呼,许勇舒了一口气,心中的想法全被郭谦看出,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未被记载的恩师。

而后,问道:“老师说的此人,到底是何人?”

郭谦一字一句的说道:“墨家!巨子!严锋!”

墨家,曾与儒家,道家并称显学。

不过,相比儒家和道家,墨家更显得厉害一些。

儒家尊孔子为先师,可是,当然儒家人数虽众,却没有统一起来,相反,他们内部甚至都经常争论。

道家则犹如闲云野鹤,讲究无为而治,简单一点来说,就是什么都不做,顺势而为,当然,这只是皮毛。

而墨家呢?有统一的思想,分工明确,且拥有唯一的首领,号称巨子,代代相传,与一盘散沙的儒家和道家来说,墨家,可谓当世第一。

可惜的是,墨家没有生对时候,他们出现在了封建王朝,且还是各国战乱的时候。

那个时候,凡是有能力的君主,都想着开疆拓土,而选择守成的,基本上都是些年迈或者庸碌的君主!

后来,始皇一统天下,那是墨家最辉煌的时候,始皇重实用,多用法家和墨家。

虽说后世都说始皇好武功,其实,自始皇一统天下之后,除了镇压六国余孽和匈奴外,更多的是在用墨家和法家治理国家!

可惜,始皇死后,刘邦夺取天下,自然要推翻始皇的一切,包括墨家!

等到了汉武之时,儒家吸取百家精髓,终于大成,于是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而与儒家本就不和的墨家,备受打击,终于隐于世外!

至于墨家为何与儒家不和,请自行百度!

至此,世间便很少有墨家出现。

如今,突然听说了墨家,许勇十分好奇,便问道:“老师,这墨家有何能力,可以助我?”

郭谦说道:“如今,诸子百家已然成为过去,儒家独尊,但是,墨家虽隐于世外,但却并未消散,而是一直默默的等待崛起的时机。

墨家与儒家不同,他们有组织,有首领,且墨家分为两个部分。

一为墨辩,这一部分,是墨家的上层,继承墨家的思想,多为博学善思之辈。

另一部分则为墨家之基石,称之为墨者,他们或是工匠,或是游侠。

为师观你在燕县的发展,你尤重工匠,且缺乏世家的支持,缺少大量的低级官吏。

如今你只统领一个燕县,倒还不明显,但是,伯文,你会只待在燕县,而不去占领更大的地方吗?

你每多占据一座城池,便需要大量的人手,没有墨家的支持,你又天然与世家对立,谁来帮你治理城池?

靠你麾下那些将士?还是等待你学院中的人才?”

许勇默然长叹,没错,这么多年,即使他沉浸在温柔乡中,可却不代表他不想占据更多的地方,可是,没有人帮他治理城池,他就是占据了又有什么用?

让城池一片混乱?那不符合他的意愿。

所以,这些年来,他默默的渗透周围的县城,却不直接干预,也没有要求升官。

于是,许勇问道:“那么,老师,那巨子在哪里?”

郭谦说道:“就在雒阳城中。”

看着黑暗中,四处透着火光,许勇看了一眼雒阳城,说道:“既然如此,弟子便去会一会这墨家!”

雒阳城南,一处简陋的坊市内,墨家巨子,就住在这里!

许勇一行,十几人在坊外下马,而后,牵着马走进坊内!

今夜的雒阳城,格外安静,除了零星传来的惨叫和狂笑,连小孩子的哭声都没有!

许勇等人静静的走在坊中的街道上,马蹄踏着石板的声音格外清晰。

不多时,前方不远一处房屋亮起了火光,有人点着火出来,站在门边。

许勇停下脚步,拜道:“濮阳许勇,特来拜见巨子,烦请通报!”

那人说道:“贵客临门,巨子已经在等候,请进!”

许勇让士卒牵马,带着典韦走入屋内!

郭谦和华佗留在城楼上休息!

入得屋内,大厅之中,有三个人坐在那里。

为首即坐在主位上的人,大约和左边那一位,不过三十来岁,正值壮年,只不过,主位上的那人,相貌普通,左首那位,则较为英俊,只是面目愁苦。

右首上那位,大约四五十岁,一脸笑容,身材……很像一个富家翁。

许勇走到中间,拱手拜道:“濮阳许勇,拜见巨子!”

为首那人轻轻挥手,说道:“许君客气了,这里没有什么巨子,我等不过都是普通百姓而已,请坐!”

那个领他们进来的仆人搬过一张坐塌,至于首位对面。

许勇也不客气,坐上去之后,说道:“巨子何必隐瞒,小子奉恩师之命前来,想请巨子助小子一臂之力!”

墨家巨子,也就是严锋说道:“我很好奇,你和你的老师,皆是儒家,儒墨不和,你和你的老师怎么会要请我们助你?”

许勇闻言,便知道这些墨家根本就没有关注自己,想想也是,自己毕竟只是一县县令,又怎么可能人人都知道?

当即正色说道:“巨子有所不知,许某自黄巾之乱以来,感大乱渐起,生民日益艰难,于是,便组建义军,剿灭四方战乱。

但许勇出身百姓,得不到世家豪强的支持,又觉得世家和朝廷皆视百姓之疾苦于不顾,便欲重建秩序!

无奈,许勇虽有屠龙之志,麾下亦有大批义士相随,却苦无屠龙之术。

今日的听恩师教诲,得知巨子能助许勇一臂之力,故即刻赶来,望巨子能够出山,率墨家子弟助我!”

谁知,那严锋听完,竟然说道:“那可能让许君失望了,这里没有什么墨家,就是有,也不会助你,许君请回吧,严锋不送!”

许勇愕然,但想起老师曾说的话加上自己在前世得到的消息,心下了然,起身拜道:“原来如此,那么,许勇告辞!”

说着,竟然毫不留恋,转身就走,将离开大厅之时,转身说道:“我本以为,曾经与儒家号称世之显学,兼爱非攻的墨家,是何等骄傲,何等辉煌,却没想到,如今一见,不过是一群冢中枯骨而已,叹哉,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