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将军无双 > 第二十七章 灵帝甍 大乱之始

第二十七章 灵帝甍 大乱之始

其次,凉州叛乱,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挟持名士边章发起叛乱。

一时之间,三辅震动。

朝廷先后派遣皇甫嵩,张温前往凉州平叛。

然而,凉州自古以来,皆是混乱之地,地处边疆,民风彪悍,又有胡人善骑射,皇甫嵩一时难以攻克。

便被张让等宦官捏造了罪名,罢官免职,转派张温平叛。

但张温不仅没有平定叛乱,反而连遭惨败。

眼见凉州叛军即将攻取长安,寇侵皇陵。

朝廷只能再度启用皇甫嵩,镇守长安。

但也紧紧如此而已。

同时,不仅如此,幽州渔阳,又有张纯,张举两兄弟举兵反叛。

张纯号称弥天将军,安定王,张举号称天子,斩杀护乌桓校尉,右北平太守,辽东太守,割据大部分幽州。

同样,益州,荆州亦发生了叛乱

其三,此时,大汉四处烽烟四起,人心惶惶,大汉皇室子弟,宗正刘焉,担心战火燃到雒阳,又听方士望气之术,得知益州有天子气,便向天子进言。

他是如此说道:“陛下,当今天下,之所以纷乱不止,乱贼四起,皆因州郡太守不能尽心剿灭乱匪,养寇而自重。

当初大汉开国之初,高祖将清流及皇室子弟封以为州牧,牧守四方,天下皆定。

今不如恢复旧制,以州牧镇守四方,则天下可定,大汉可兴。”

灵帝闻言甚悦,当即同意了刘焉的建议。

同时,刘焉自请为益州牧,天子亦应允,由此之后,天下开始陷入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大乱,由此开始!

同时,在一七年初,十七岁的许勇迎娶了十岁的田玲儿。

婚礼很简单,除了田恒,李乾之外,并没有外人参加。

芙蓉帐暖度春宵,君王从此不早朝。

迎娶了田玲儿之后,许勇似乎没了以前的雄心壮志,整日陪着田玲儿,或游山玩水,或吟诗做赋。

田玲儿虽不懂诗赋,好在许勇也不是很懂,唐诗与汉诗还是有些区别的。

不过,偶尔的时候,许勇会吟些唐诗,得到田玲儿那仰慕的眼神,就让许勇有些飘飘然。

许勇始终有着宅男的属性,今生之所以如此,不过是因为身处乱世,加上梦想着能与三国英雄或并肩作战,或沙场争锋,方才变得如此努力。

如今他也算得上功成名就,暖玉在怀,不由得变得有些松懈。

直到一年末,田玲儿为许勇生下了长子,取名许杰。

同时,太史慈携其母亲从东莱来投。

许勇顿时大喜。

这段时间,他已经很少关注太史慈,一问才知道,原来,自从州牧制度实施以来,新封的州牧与太守冲突不断。

毕竟,东汉以来,一直实行的是太守制,虽说将天下划分十三州,然而,一州之刺史只有监察权,而无统领州下郡守之职。

如今又正值乱世,朝廷为了剿灭黄巾军,放权给各州太守。

以至于各州太守拥兵自重,野心倍起。

却在这关键的时候,又恢复州牧制度,将刺史变成州牧,统领一州大小权利。

那些太守又岂会甘心被夺权?尤其是,各州郡太守要么出身世家大族,要么在朝中颇有盟友。

而各州牧刺史多为清流国戚,并无多少党羽,于是,在各种扯皮之中,各地州牧和太守纷纷上书朝廷,请朝廷裁决。

其实,若是刘宏还健在,那么以他的威望,过不了多久,或许还能将局势挽回。

可惜,这个时候,汉灵帝刘宏已然病重,不能理事,而朝中大臣则借此机会,跟张让等为首的宦官集团斗得火热,哪里顾得上那些州牧太守送过来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可放着不管,却又不好,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哪里的州牧和太守有矛盾,那么,优先上书朝廷的,朝廷便帮他,而后斥责后上书的。

这就造成了,各地太守州牧纷纷抢着上书朝廷。

毕竟,局势虽然动荡,但是朝廷威望仍在,任何不服从朝廷的,都被打为乱党。

正好此时,皇甫嵩平定了凉州,刘虞,公孙瓒平定了幽州。

国内没有任何大的战事,故而也无人再敢出头。

而太史慈也是如此,他在东莱郡郡守麾下效力,而郡守与州牧不和。

两人多次上书朝廷,某一次,青州牧和郡守又发生了矛盾,两人同时派人前往雒阳告状。

太史慈封郡守的命令前往,谁知道去的时候已经晚了,青州牧的使者已经上书朝廷,只等朝廷查阅之后,就会下发文书斥责郡守。

太史慈得知消息之后,便假意询问州吏,那州吏不知道太史慈是郡守的人,老老实实的告诉了太史慈。

太史慈又问州吏有没有署名,让州吏拿出朝廷给的通章给他看。

通章即使朝廷有司发给前来上书的人的凭证,有了此证,朝廷才会将文书发给使者。

那州吏不知是计,就把通章给了太史慈看。

太史慈一接过通章,立刻拔刀把通章劈烂。

那州吏大惊,随意毁坏朝廷通章,那至少也要被关上几年,甚至流放的大罪。

那州吏便要大喊,太史慈平静的说道:“若是你不把通章给我看,我也不会毁坏他,如今通章已经毁了,我固然有罪,但你也脱不开一个同谋的罪名。

私毁通章,罪当流放,你若是信得过我,我们便一同逃亡,免得死于非命。”

那州吏六神无主之下,只得答应。

谁知道,太史慈逃出洛阳后,于半夜偷跑回城中,将文书送到有司,得到了通章,完成了使命。

等到青州牧得知消息,再派人前来的时候,朝廷已经看到了太守的奏章,斥责了州牧。

由此,太史慈开始名传州郡,只是,也因为如此,太史慈也彻底得罪了青州牧。

青州牧虽然拿郡守没有办法,但要对付一个小吏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州牧毕竟是一州之主,太史慈又怎么抗衡?于是,他便想要逃往辽东避难。

却骤然想起了许勇这个好兄弟,加上虽然许勇陷入了温柔乡,然而他的手下依旧来往于东莱。

得知了太史慈的消息,李小立刻就告诉太史慈,让他带着他的母亲,前来燕县,许勇有能力庇护他。

太史慈乃是孝子,虽说忠义不能两全,他不后悔得罪州牧,但既然许勇的手下许诺许勇能够庇护他们娘两,不至于母子分离,便尝着一试。

太史慈的到来,终于让许勇离开了温柔乡,将太史慈安置好之后,又忙着处理各种事情,正当他再想返回温柔乡时,雒阳传来消息。

大汉天子,刘宏,殡天!

刘宏死的时候,才不过三十三岁,在位二十一年。

他不算什么明主,或许可以称之为昏君也不为过。

他的死,便意味着,那个璀璨,绚丽的三国时代,开启了!

这个时候,许勇陷入了纠结当中。

他知道,过不了多久,朝廷便会动荡,以何进为首的朝中大臣,和以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便会发生剧烈的冲撞,最终,何进身死,十常侍族灭。

董卓成了最大的赢家。

而他的纠结所在,就是眼前站着的两人,一人姓张,一人姓段。

姓张的正是当初的张宦官,名义。

姓段的年纪很小,不过十岁左右,是由几个段氏族人送过来的,名兴。

此时,段朗已经死去两年,这位就是段家新的少主,段氏未来的家主。

段兴所来,是受了段珪的嘱咐,将要留在燕县,同时,也将段氏迁往燕县。

张义宦官前来,则是希望许勇带兵前往雒阳,已备不时之需,为此,张让甚至让他带了一份刘宏写好的圣旨。

只需要在圣旨上填上许勇的名字,以及官职。

张让已经打算,只要许勇愿意带兵前往雒阳,便在圣旨上写上司隶校尉之职。

司隶校尉,十分特殊,在很多时候,可以说位比三公,乃是天子亲信中的亲信,掌握着司隶也就是雒阳的兵权。

说不心动,那是假的,如今许勇麾下,有着三千多人马,在张让和段珪的暗中支持下,个个装备精良。

又经过许勇地狱式的训练,且不时带出去剿灭贼寇,许勇自信,同等兵力下,只需一个冲锋,就能击败天下众多所谓的悍卒。

或许除了传说中的虎豹骑,陷阵营,大戟士,白马义从,白耳兵这些还未见过的精锐以外,天下莫能当者。

再加上田恒,李乾麾下的六千于人马,以及后备兵力,顷刻之间,许勇可以拉出两三万人马。

历史中董卓入京时,麾下西凉铁骑不过一万,他为了不让人看出虚实,便偷偷的让士卒半夜出城,早上又大张旗鼓入城,给人的感觉是他麾下有无数西凉铁骑。

直到他杀死何进之弟何苗,并州刺史丁原,掌控了十万西园军,吞并并州人马,才真正的掌控雒阳,从而成为当时天下最强大的诸侯。

而现在,许勇只需要答应张义,然后带着万余人马潜入雒阳,他甚至什么都不用做,只需隐藏好人马,等到何进与张让两败俱伤的时候,再带人入场,便可以轻松的占据雒阳,取代董卓的位置,就能一跃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