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高校外史 > 职称为大二十九

职称为大二十九

二十九

朱之俊灰溜溜地走后没几天,赵编辑又一次来到宋明阳的宿舍。因为从朱之俊那里得知了周学工被双规的、谈不上真相的真相,宋明阳对赵编辑心怀不满,没有表现出过分的热情和敬畏。赵编辑以为宋明阳在想着周学工的事,为自己老师抱屈,就说:“周学工的事你不要再想了,想了也没用,你也帮不上什么忙。相信法律是公正的,不会冤枉他。清者自清,他如能自证清白,是会出来的,也会官复原职的。”

宋明阳假装没精打采地说:“知道了。”赵编辑说:“我收学生第一条就是要学生老实、本分,对我忠诚。越是老实、本分的学生,我越帮忙。我愿意半路上收你,就是看中你的老实、本分。我今天来是跟你谈论文的事。”

宋明阳一听赵编辑要谈论文的事,打起了精神,对赵编辑又充满敬畏和热情了,说:“谢谢赵老师关怀。学生论文的事,老师始终放在心上,太让老师费心了。”

赵编辑说:“你先别说感谢的话,感谢的话我听腻了。事情比你想象的要复杂,也比你想象的要好。这也是我今天过来跟你谈的原因。是这样的,你师妹要评副教授,需要在二类期刊发一篇论文,你那篇论文反正在我们这边也发不了了,不如就给你师妹,你当第二作者。我已经跟《社科在线的章益亮打过招呼了,他说没问题,还说最近发过你的论文,你的论文写得很好,质量很高。”

说到这,赵编辑有意停顿了一下,想看看宋明阳的反应。果不其然,宋明阳心疼得要死,脱口说道:“论文给师妹了,我怎么办?我要评教授啊。”

赵编辑似乎对宋明阳的痛苦有一种病态的享受,说:“看把你急的。你别慌,我对学生历来公平,不分男女,无论老少。她有一篇论文在我手上,我觉得她当第一作者发在我们的期刊可惜了,所以我想到你,准备把她的论文给你,你当第一作者,她当第二作者。这样,你们彼此不相识,互帮又互助,各自写了一篇论文,却都有了两篇论文,都解决了职称问题,世上哪有这种好事?在我门下就有。”

宋明阳这才明白赵编辑的良苦用心,又露出了以前在赵编辑面前的奴才相,对赵编辑说:“谢谢赵老师,赵老师太伟大了。只有赵老师才普度众生,为每一个学生着想,为每一个学生送去温暖。”

赵编辑有些自得地说:“暂时不要说出去,黄主编那里我还没说。不过,问题不是太大,我赵某出面,黄主编是要给面子的。”

宋明阳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冒个险,套出赵编辑跟黄主编的真实关系,就说:“您是周老师的人,黄主编要是怀恨在心,有意孤立您,就不一定给您面子,还有可能趁机对您打击报复。我要不要先给黄主编送点小礼物探探路子?”

赵编辑感到意外,略作沉思,说:“不会的,这个你放心。他刚刚代理院长、主编,想扶正,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不会不给面子的。我找他,正是抓住他这个心思,投其所好,没准他会偷着乐。院里、编辑部都要重新洗牌,大家都要重新站队,我这也算是提前站队,站到他那边。在任何单位都没有永恒的对手和永恒的朋友,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人是死脑筋的,主动为别人去殉葬。”

宋明阳装作放下了重担,说:“老师您这样分析,学生就明白了,也不担心了。我担心黄主编报复您,是多余的了。从这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弱智和愚蠢,做学问不行,为人处世也不行。”

赵编辑笑道:“为人与为学是相通的,尤其是在我们人文学科。多看看书,多琢磨琢磨人事,两边都有用。”

宋明阳不甘心,就说:“万一黄主编只针对你一个人,怎么办?他有权,他嘴大。毕竟大家都看出来,您是周老师的‘嫡系’,是周老师最信赖的人。”

赵编辑觉察出宋明阳的异常,就说:“你今天话很多,问的问题也多。记住了,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问的问题,不问。祸从口出,自古而然。院里的事很复杂,很多东西不足为外人道。”

宋明阳怕露了馅,殃及自己的论文,就慌慌张张地说:“学生今天多嘴了,说了不该说的话,问了不该问的问题,请老师批评。学生下次不敢了。”

对于宋明阳对自己的关心,赵编辑心里是温暖的,他批评宋明阳,是为了教育宋明阳,本没有责备的意思。看到宋明阳慌里慌张,赵编辑说:“你能为老师考虑,难能可贵,不像有的学生一心只想捞好处,不管老师死活。跟你说实话,人与人的关系没你想象的那样简单,也没你想象的那样复杂。利益面前有多少人顾及是非啊,找到相同的利益,就是利益共同体,就是一伙的。我以前跟周学工是利益共同体,不妨碍我现在跟黄主编是利益共同体;我跟周学工是利益共同体,不妨碍我同时跟黄主编是利益共同体。”

宋明阳被赵编辑讲的“利益共同体”给绕浑了,也不敢再冒险问下去,就说:“难怪赵老师学问做得这么好,原来讲人际关系也这么透彻,从人际关系中得到启发。”

赵明阳说:“你啊,对不起你这张貌似精明的脸,拍马屁常常拍不到点上。你就不能说我分析人际关系分析得很透彻是得益于我的学问做得好吗?好话都给你讲反了。”

没等宋明阳说话。赵编辑又说:“这也是你的可爱之处、可信之处。你要是长得尖嘴猴腮,又油嘴滑舌、上蹿下跳,就不讨人喜欢了。你要注意,小聪明,被别人惦记着,不是件好事。”

宋明阳像是躲过了一劫,松了一口气,诚恳地说:“我嘴笨,赵老师看我看得很准,最理解我了。”

赵编辑不再说话,看着宋明阳,露出了高深莫测的、满意的微笑,笑得宋明阳感觉自己像个在众人面前出丑的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