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高校外史 > 职称为大七

还缺一篇一类论文,宋明阳写了三个月也没写出来。六千字的稿子,再多加一个字都难。王敏又气又急,说:“你平时话特别多,课也上的好,还得过优秀教师奖,写论文咋就没话呢。你把上课时讲的话写上去,字数不就够了吗?”宋明阳说:“上课时讲的话都是人家的话,不是我自己的东西,没有新意。一节课讲的内容,可以写好几篇论文甚至一本书。这是不一样的。”

王敏说:“那你再找刘自信一次,请他再帮一次忙。他帮一次也是帮,帮两次也是帮,不在乎多一次少一次的。”宋明阳记着王敏跟自己争吵的事,说:“你上次叫我找他帮忙,后来又说他害我,就差没说我引狼入室了,现在又叫我找他。你这反复无常的,是什么意思?我是听好,还是不听好?”

王敏说:“上次是我错了,不懂你们圈子里的规矩,我跟你道个歉还不行吗?你也别小肚鸡肠,这么久了还记仇。我叫你找他,你以为我乐意啊。不是找不到人吗?”宋明阳说:“这种事,帮一次就是十大人情了。再找他帮第二次,我说不出口。脸皮还是要的。”

王敏说:“脸皮值什么钱?一分钱不值。你请他帮一次,就已经没脸皮了。你都没脸皮了,还在乎什么脸皮。你是副教授,在所有人面前都没有脸皮。当你评上了教授,你就在他一个人面前没脸皮,你在其他人面前就是有脸皮。划得来。”宋明阳说:“你讲话怎么这么难听?难道我一个堂堂副教授在你面前就一点尊严都没有?你不要不高兴,这个家说到底还是我养着,是吧?”

王敏下岗多年也没出去找点事做,听宋明阳讲到养家,又心酸,又底气不足,说:“好了,好了,我错了,道个歉。粗人讲粗话,你不要计较好不好。你想想看啊,我是不是话糙理不糙。你琢磨琢磨。”宋明阳说:“不跟你计较。跟你计较每天都要吵上一百次架。跟你说实话,再找刘自信,我不是没想过。不找他,也不光是为了面子。”

王敏急切地问:“那你是为了什么?”宋明阳吞吞吐吐地说:“都是老夫老妻,我也不怕你笑话。上次那篇论文讲是我写的,刘自信帮我改的,实际上是他大体按照我的思路写的。他发给我看时,我都面红耳赤。这既帮了我,又给了我面子。后来,我又厚着脸皮请他帮我推荐,他感到为难,还是帮了我。他帮我写,帮我推荐,应该说是连续帮了两次忙了,给足了我的面子。这次我论文初稿都搞不出来,不能再叫他帮我写了吧。”

王敏听完宋明阳的话,感到无比的失望,心都差点凉了,又不死心,说:“那我多做点家务,你不要急,安心写。你一天写百把字,三五个月也能凑出来一篇论文。你要相信你自己,你评副教授时都能写论文,说明你能做学问,你不差,你就是被耽误了。”宋明阳说:“这么多年是耽误了。要不然也不会堕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写论文不是凑字数那么简单,要是像凑字数那样简单,大家都抢着做学问了。有时写的还没有删的多,写着写着字还少了。”

王敏心里的失望藏不住了,说:“功夫都废了?恢复不上来了?就差一篇了,不能就这么放弃了吧?缺的论文多,放弃了不可惜;就缺一篇了,放弃了我可舍不得。不泄气,不打退堂鼓。”宋明阳看出老婆挂在脸上的失望,说:“你放心好了,我就是拼掉了老命,也要把这最后一篇拼出来。我就不信了。老底子还是在的,只是手生了。”

宋明阳说出拼老命的话,让王敏既感动,又惊慌,说:“不要老命老命的挂在嘴上,说得好吓人。身体还是要放在第一位的。没有了身体,没有了健康,搞个教授又有什么用。多拿那点钱还不够医药费。”王敏还想说:“真不行咱就算了,副教授好歹也有个‘教授’了,也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了。”又咽下去了。

王敏关心自己的身体,宋明阳有些动情,说:“我会注意身体的,不会倒下的。倒下了,谁来照顾你。”这回轮到王敏动情了,说:“不要说傻话,我们都会好好的。”

宋明阳心里清楚,老婆嘴上说身体是第一位的,那是因为自己身体还好,至少没有什么大毛病,一篇论文不至于要了自己老命;老婆关心的重点还是在论文,不跟她交个底,她是不罢休的。于是就说:“凑字数不是办法,办法还是有的。”

王敏来了精神,问道:“你有什么办法?”宋明阳说:“就是多引用史料,大量引用别人的文字。”

王敏紧张了,说:“你这不是抄袭吗?抄袭,抓到了不得了。你就永远是老副教授也不能抄袭,不能干傻事。干傻事,头都抬不起来。”宋明阳说:“这你就不懂了。我们写论文需要引用史料、引用别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这些都是合法的、必须的,我只是比别人多引用了一点点而已。一篇论文,没有史料是不成立的,没有别人的观点就是闭门造车。只要注明出处就没事。”

王敏说:“你这跟注水猪肉差不多吧,别人看不出来?”宋明阳说:“我最近看了一些名家的论文,有的就是这么干的。干得漂亮点、隐蔽点,不但不漏痕迹,还能增添光彩。”

王敏将信将疑,说:“高手能把假的玩成真的。你又不是高手,你能行吗?”宋明阳说:“学好不容易,学坏容易。比如我现在研究《诗经》,历代关于《诗经》的注解性著作多如牛毛,我引用几句《诗经》中的诗,然后把这几句诗的历代注解也引用上,增加了论文字数,编辑和读者还会认为我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其实呢,我就看了这几句诗的历代注解。还有别人的研究成果,国外的、国内的、民国的、当前的、海外的、海内的,我都引用,又增加了论文字数,编辑、读者又认为我能掌握这个选题的历史状况和最新研究动态。这么搞搞,我就给人大学者的感觉。”

王敏说:“你这么一讲,我都想做学问了。学问原来也是可以糊弄的。”宋明阳说:“这一般只能糊弄外行,最多只能糊弄三流学者。真正的高手是糊弄不了的。”

王敏说:“一流学者你糊弄不了,怎么办?”宋明阳说:“真正的一流学者一般是不看别人的东西的,看了也不敢乱说,最多生生闷气。有的发发牢骚,也没人理睬。”

王敏问:“为什么?”宋明阳说:“这些人一门心思做学问,不愿意钻营,没有人脉,没有权力,没有资源,因而在圈子里就没有影响力。你看刘自信学问做得不错吧?他不就是平民百姓一个吗?自古圣贤皆寂寞。”

王敏说:“你别跟我瞎扯了。你跟我讲这些,我不信,你自己就不学无术。看你没学好,学坏反倒是真的很快。”宋明阳说:“我是圈子边缘的人,圈子里的人也许不这样看,你别被我带偏了。”

王敏说:“看你讲的挺容易,你就按照你讲的这一套好好写吧。看你能写出什么模样来。”宋明阳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方面我是新手,先模仿模仿看看。你没看我这两天在不停地借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