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高校外史 > 一手遮天二

刘教授夫人问胡琴今年系里有哪几个博士生要毕业,胡琴说打算毕业的包括她在内有三个人。刘教授夫人问她另外两个人是谁,分别是谁的学生。胡琴说一个是她的室友,是许老师的学生;另一个是男生,是关主任的学生。刘教授夫人说:“这两个人在CSSCI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论文吗?”胡琴说:“她的室友没有,关主任的学生有没有发表,不知道。”刘教授上知网上查了一下说:“也没有。”

刘教授夫人说:“这两个人的论文都送审了吗?”胡琴说:“都送审了。”刘教授愤怒地说:“邢水这狗东西故意找茬,看我怎么收拾他,不安学校规定办事,也没一碗水端平啊。”刘教授夫人叫他不要发牢骚,对胡琴说:“这两个人的论文凭什么可以送审,你问过邢主任了吗?”胡琴说:“没想起来,想起来也不敢问。”看到刘教授夫人有点失望,胡琴又说:“不过我问了我室友,她说她有一篇文章投到《大文化与新历史》,已经三校了。可能因为这个,邢主任才允许她的论文送审的。”

刘教授一听说许教授的学生有一篇论文投到《大文化与新历史》都已经三校了,对着胡琴说:“那你跟邢水说,你有一千篇论文投到了CSSCI来源期刊,其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这些论文也都三校了。同样的情况,你室友的论文可以送审,你的论文当然也可以送审。你还比你室友多九百九十九篇论文呢。”胡琴被说得愣住了,觉得说谎也说得太大了,到时候邢主任从她要用稿函,她也拿不出来。

刘教授夫人以为刘教授说的是气话,就说:“你疯啦。胡琴真要这么说,谁都不相信。你相信吗?”

刘教授说:“我当然不信,但是,邢水不得不信。你想想,许教授当年为了上教授,想在《大文化与新历史》上发一篇论文,千里迢迢跑到主编家里送礼,被主编赶了出来,他的学生怎么可能有能力在这个期刊发文章。许教授那个人也是个谎话连篇的家伙,他的学生投给这个期刊的论文进入三校了,肯定是他教学生撒的谎。他的学生可以撒谎,我的学生为什么不可以撒谎。”

刘教授夫人道:“许教授没本事在该刊发论文,不代表他的学生也不能在该刊发论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不然学术不会进步的。”

刘教授说:“文科跟理科不同,理科靠智商,外国人看论文质量,不搞论资排辈,所以,理工科的学生在国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并不难,超过自己的导师也不少见,可是,文科除了靠智商,还靠积累,在国内发表论文又讲究论资排辈,有时遇到黑心的编辑还要送礼,文科的学生能在《大文化与新历史》这种顶尖期刊发表论文,绝对不可能。而且许教授教他学生撒谎都外行,出版社出书要三校,期刊发论文,哪有三校这种说法。”

刘教授夫人说:“你不管人家撒不撒谎,反正邢主任是信了,邢主任这一关是过了。你不是有个学生叫尤明的吗?他那个期刊叫什么《江湖社会科学》,虽然不咋的,孬好也是个CSSCI来源期刊,就叫胡琴跟邢水说,她有一篇论文投到这个期刊,也是三校了。别人的学生可以这样糊弄过去,你的学生也可以,这样不就把问题解决了吗?”

这时胡琴怕了,她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撒过谎,叫她撒谎比叫她去杀人还难。她惶恐地说:“这不行啊,我没有文章投到师兄的期刊,更没三校。假如邢主任从我要用稿函,我拿不出来,不就露馅了吗?”

刘教授夫人说:“你不要怕。你室友拿不出用稿函,在邢主任那里都可以过,邢主任不会为难你的。”

胡琴说:“万一邢主任从我要用稿函,我怎么办?”

刘教授说:“你就说现在是网络时代,期刊不搞用稿函了,你问了你室友,她也没有用稿函。邢水就不敢把你怎样了。万一邢水骗你,说你室友有用稿函,坚持要用稿函,你就说要看看你室友的用稿函,看看《大文化与新历史》的用稿函是怎么写的,拍个照,好跟《江湖社会科学》要用稿函。他就没脾气了。”

胡琴说:“我没问过我室友有没有用稿函,直接就说问过她了,她没有用稿函,不好吧。邢主任要是问她,我这又是说谎。”

刘教授夫人说:“他不会问的。他自己做贼,心虚。”

胡琴说:“我还是怕,怕撒谎不成,反被咬一口,邢主任利用这个整我就麻烦了。邢主任口碑不好,我们读本科的时候就知道。”

刘教授说:“你不用怕,还有老师在呢。你不是说谎,邢水要是真要用稿函,我跟尤明说一下,叫他设法给你搞个用稿函搪塞一下。不过,你要毕业还真得需要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你投出去的论文到现在都没消息,十有八九多没戏了。这样吧,你先回去,把学位论文中你认为最好的一章整理出来,整理成一篇论文,发给尤明,越快越好,不能拖。我再跟尤明打个招呼,问题不大。注意,尤明那个期刊的主编有所有编辑的邮箱的密码,主编可以随时上编辑的邮箱,你给尤明发邮件,一定要装出公事公办的样子,不要师兄来师兄去的,给主编感觉出走后门。”

胡琴听刘教授这么说,有绝处逢生的感觉,顿时心花怒放,说回去就整理论文,争取今天晚上就发给师兄,等到下周一,再去见邢主任。

胡琴正要回去,刘教授说:“关主任学生的论文凭什么可以送审,你也可以从侧面打听一下,这样,我们对付邢水就更有把握了。”

刘教授夫人急忙制止,对胡琴说:“不要打听了,有你室友的情况摆在这里就够了。关主任学生的论文到底是凭什么送审的,不关我们的事。”

胡琴懂事地说:“知道了,谢谢师母。”又调皮地说:“有刘老师和师母两个教授在,还怕斗不过邢主任这一个副教授。”逗得刘教授和夫人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