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都市现实 > 高校外史 > 大师风范八

原以为从此以后就可以彻底摆脱熊教授给自己造成的阴影了,秦书山的心情好了许多。熊教授也好像嗅到了什么,不再打扰秦书山,自觉地从他的世界中消失了,这让秦书山又放心了许多。直到半个月后,秦书山接到留校任教的师姐的电话。电话中,师姐痛斥熊教授的丑恶行径:

刚刚把熊教授送走,院长和咱们导师都松了一口气。会议没请他,他不请自到。整个会议期间就他事多。邀请函上明明写道差旅费自理,他说他退休多年,手上没有课题费,要求院里替他解决。来就来呗,还带着老婆来,他老婆的差旅费也要院里解决。院里哪有这笔经费预算?咱们导师替他付了。这笔小钱,导师倒是不在意,关键是,他惹了许多事,搞得导师很没面子,觉得欠院长的情欠大了。毕竟熊教授是通过咱们导师认识院长的。

这是怎么回事?熊教授从网上看到咱们院将举办“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中国现代抒情诗”学术研讨会的消息,招呼不打就过来了,还把老婆也带来了。由于会议规格高,又是英国方面资助的,参会名单中没有他,会务组的人不接待他。他不知从哪里搞到了会议的邀请函,说他有邀请函,会务组的人说,邀请函是可以复印、可以转发的,有邀请函也不行,领导特意交待了,必须以参会名单为准。他上次来讲学,认识了咱们院长,就说他是院长的师伯,是院长邀请他来的。会务组的人不敢怠慢,向院长请示,院长吩咐会务组接待了他。

邀请函中有“提交论文的正式参会人员,根据论文质量,经大会学术委员会评议,每人奖励两到三千元”这一条,熊教授要钱。会务组的人说他没有论文,不能奖励,他拿出一张纸,纸上面写了千把字,说这就是论文。会务组的人没料到他来这一招,就说他的文章题目“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有感”,不像是论文题目,倒像是随感、随笔的题目,再说,他也没有写出来,就这点点字,像是内容提要,是不算数的。他说这不是内容提要,就是论文的全部内容。会务组的人说,论文至少也要五六千字吧。他说邀请函中没说要写多少字,他这是短论文。会务组的人弄烦了,又不敢得罪他,拿出一份名单说,奖励人选、奖励金额是会前就经大会学术委员会评议、确定了的,上面没有他的名字,这钱不能给。逼急了,他打电话给咱们院长,然后让会务组的人接电话,院长指示,给他两千块钱。会务组的人问院长,这钱从哪里出,院长说,先给熊教授再说。后来院长打电话过来,说奖励自己的钱,不要了。可恨的是,熊教授拿了钱还嫌少,说他的论文短小精悍,质量如何如何高,应该是奖励三千的。

“熊教授是搞古代文学的,外国文学他也不懂啊,怎么会参加这个会议呢。”秦书山问师姐。师姐没好气地说:“捞钱呗。你跟他同事好几个月了,还不了解他的为人?”说完这些,师姐继续痛骂熊教授:

钱拿到手了,就好好参会吧。熊教授又提出要讲学,坐在院长办公室不走。举办会议,来的都是名家,哪个不比他熊教授强上千倍,他熊教授算哪根葱啊。讲学,也轮不到他啊。会议期间一般不请人讲学,除非参会的个别名家名气太大,比其他人明显高出一等,才可以请,以示敬重,这是规矩,否则,得罪人。这些,熊教授不是不知道。

院长推说正主办会议,太忙,下次一定专门请他讲学。他说他十岁的人了,出来一趟不容易,说不定哪天就死了,没机会了。院长急中生智,说考虑到一些老先生身体不太好,院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年满十岁的老先生,原则上不邀请讲学。哪知道他从上衣口袋里摸出身份证,说还差两个半月才到十岁,符合院里的规定。再说,如果这次不能讲学,按照院里的规定,下次更没希望了。

院长拗不过他,下不了台,打电话给咱们学校旁边的师大的文学院院长,想请他帮忙,请熊教授过去讲个学。师大的院长死活不同意,说请谁都可以,就是不能请熊教授,沾上熊教授后患无穷。

没办法了,院长叫咱们导师找几个研究生,在院会议室听熊教授瞎扯。熊教授一开始是咱们导师招惹来的,所以,导师再有委屈,也不得不接下这个活。为了不让其他学者知道,时间特意安排在晚上,也没贴海报,没在网站上发布消息。由于现在管得严,请人讲学需要至少提前一周上报文科处,文科处批复后才可以正式邀请,讲学的费用才可以从学校的学术交流费中出。熊教授讲学的费用,院长想了想,说从他的课题费中出。这样,对熊教授,就说是讲学;对院内,就说是课题咨询。想想咱们院长真是给咱们导师面子了,师兄弟就是师兄弟。

没想到熊教授一看是在院会议室讲学,而不是像上次那样在学术报告厅,又看只来了十来个人,还抱怨规格太低。讲学时又抱怨没有海报,没有发布消息,没有什么影响。导师很生气,还耐着性子赔不是,说太仓促了。熊教授不领情,要求院网站一定要发布消息,扩大影响。

熊教授说是讲学,其实真的就是胡扯。题目很宏大,叫“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内容是胡扯他自己既能从事文学创作,又能进行文学研究。好在就师门中的十来个弟子过来听他瞎掰,导师也没觉得多难堪。

吹自己就吹呗,熊教授最后还想贬低别人,说从事文学研究如果不懂文学创作就是门外汉:“自己都没写过文学作品,怎么知道作家是怎么想、怎么写的呢?”

这把导师激怒了,导师在评点熊教授的讲座时提高嗓门说道:“熊教授的观点值得深思。按照熊教授的观点,不是作家就不能研究文学,以此类推,三流作家只能研究三流作家的作品,三流作家是不能知道一流作家是怎么想、怎么写的,更何况不入流的作家、无名无实的作家。而事实上,文学史的研究者尤其是咱们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者中,没有一个是一流作家,甚至没有一个称得上作家,这是否意味着所有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者都没有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资格呢?更值得深思。退一步说,就算咱们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者中有作家,有一流作家,但是,这些人也不会写古诗,不会写古代的文学作品,这是否意味着这些作家也没有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资格呢?这恐怕不仅仅是需要深思的问题了。”

熊教授被导师的点评刺激了,脸色很难看,嘴唇抖动了几下,终于没有说话。导师装着没看见。

熊教授上次来就把导师气狠了,导师给了他面子了。这次来,折腾院里还嫌不够,又气导师,导师怎能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