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兴宋 > 第二十八章 长啸和尚

第二十八章 长啸和尚

宋进带着几个下人,一路穿街越巷,没多久便来到了一座大宅院的门前。

这宅邸看着颇为气派,朱红的大门紧闭着,一个看门的老头坐在一边,打着瞌睡,他嘴角的口水滴在地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来,怪恶心人的。

“这里是……”

旺儿抬头看了看那府上的牌匾,却见那匾额上写着三个大字,“画眉院”。

这画眉院听上去倒像是青楼一类的地方,但看这大宅院墙高院深,朱门紧闭,却又不像是那等烟花之地。

旺儿心底好奇不已,仔细一想,突然猛地一拍大腿,知道这地方是哪儿了。

这画眉院,可不就是那名满京师的说辩,长啸和尚的住处吗?

所谓说辩,其实便是这年头对说书人的称呼。这长啸和尚在说书人当中,也算是佼佼者,每每开讲,听众云集,赏钱很多。他家资自然也是不菲,所以这府邸看起来,还颇有分气派。

因为他最有名的一片平话小说,叫做《画眉缘,故而长啸和尚便将自己这府邸的匾额,写作画眉院。

毕竟寻常人家,叫刘府、王府,他一个和尚的住处,怎么挂牌?总不能叫长啸府吧?

叫什么寺,什么庙吧,似乎合适,可他到底是不是真和尚,那也得打个问号。

其实一听他住处这名,宋进心底已经嘀咕开来了,这货铁定不是什么正经和尚。

正经和尚,也不能讲那什么男男女女的平话啊。

这年头,宋人诗词流行婉约派,平话也多是那些伤春哀秋,男男女女的故事,长啸和尚的《画眉缘,便是其中比较闻名的。讲的就是一光棍救了只画眉鸟,不曾想这鸟儿变成了一美女来报恩的故事。

这古人想象力着实丰富,胆子还大,什么都敢玩,蛇啊,鸟的,一个都不肯放过。

这和尚的那平话,宋进后来还读过,特么的极其露骨,放在后世那是要遭遇谐神兽的。

来到这和尚府邸之后,宋进便让旺儿去叫醒那看门老头,哪知道那老头睡得跟死猪一样,任凭旺儿怎么叫,他愣是不睁眼。

“六子,你去。”

宋进招手让气愤的旺儿回来。

“老丈,醒醒,我家小郎君特地来拜见你们老爷,快去通报一声!”

六子拍了拍那看门老头的肩膀,手劲之大,把那老头吓的从地上直接蹿了起来。

“哎哟喂,你这后生是要杀人,还是怎地,下手这么重?”

老头子龇牙咧嘴的揉着肩膀。

“对不住了,老丈,还请通报一二!”

六子把拜帖拿出来,递给了他。六子五大三粗的,刻意作出有礼的样子,有几分滑稽。

老头子接过来,大大咧咧的一看,顿时挑了挑眉。

“开封府尹的孙儿?小衙内,我帮你通报也不是不行,不过话先说在前头。我家老爷虽然是个舌辩,但为人清高,每次开讲都是去莲花棚,从不为私人讲书,您肯定是要扫兴而归的。”

这老头还以为,宋进来是想让和尚单独给他讲书。

因为这和尚名气大,来过不少衙内公子,都是这个请求,但长啸和尚从没有答应的。

这厮竟然还因此得了个不畏权贵,游戏人间的名声。

不过,好几次有人不忿想整他,但却不了了之,时人推测,这长啸和尚大概和某位大员,或是什么勋戚有点交情。

“这不用你一个门子来管,你且通报去,把这封信送到即可。”

宋进淡淡的说着。

六子已经摸出一个信封来递给了那老头。

老头微微摇头,觉得宋进大概是不见黄河不死心,但也没有继续多嘴,转身就走小门进府里去了。

旺儿见了这场面,不由也抓着脑袋说道:“小郎君,您说的办法,难道是请这个长啸和尚去咱们店里说书?怕是人家不会答应吧,这长啸和尚在莲花棚说书,每次开场,有上千人来听呢。咱们那小店,全让人站着也就百十来人,人家怎么可能愿意去。”

“要是给了大价钱,也许请动了,可也不划算啊。”

旺儿觉得此事不靠谱。

宋进闻言只是笑了笑,也懒得和他解释。

只要那长啸和尚稍微有点眼光,他都肯定会答应此事。

再说了,其实宋进也不是非要他长啸和尚不可。

随便找个其他的说书人,也是可以的。

三国演义的质量在那里,那是肯定要火爆的。

之所以选择长啸和尚,主要这货说书的水平还行,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家伙住的近,宋进懒得跑太远了,只能说他运气好。

他们在这外面等了不到一刻钟,一个大光头顿时便从侧面钻了出来,这长啸和尚看着三十来岁,此刻一脸的焦急。

这货之所以从侧门出来,是因为大户人家的正门一般是轻易不开的。只有接旨、或者来了极为尊贵的客人才会打开,平日里大家出入都是走侧门。

像红楼梦中,林黛玉初入贾府便是走的侧门,有一些评书的就说,这是怠慢人家黛玉妹妹,这是不对的。

这大和尚的身后还跟着那看门老头。老头现在一脸蒙圈,他还以为老爷根本不会见这个小衙内呢。没曾想,长啸和尚看完信封里的书稿,便屁股着了火似的,蹦起来就朝门外冲来,亲自迎接这小子!

这小子不就是家里有个爷爷,是什么府尹吗,又不是他是府尹,有什么了不起吗?

看门老头很疑惑。

“老僧见过小衙内,敢问刚刚送进来的那书稿,是何人所作,可有下文?”

大光头忍住心中焦急,对宋进双手合十一下,便赶紧问道,一脸急不可耐的模样。

宋进微微一笑,英儿便自豪的说道:“大和尚,你听好了,这书稿正是我家衙内的杰作!”

长啸和尚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重新打量了宋进一边,却是立定了身子,行了个礼,这才问道:“贫僧有眼无珠,竟然没有看出来小先生如此年纪,便有大才,写出此等大作来!敢问剩下的书稿呢,可曾完成,可否借小僧一观!”

这长啸和尚一开始自称老僧,还有点拿乔的意思,可他一听那书稿竟然是宋进写的,顿时改称贫僧、小僧了,倒也是有趣。

“门口可是说话的地方?”宋进看了他一眼。

大和尚连忙告罪:“小僧心急书稿,竟然怠慢了贵客,小先生莫怪,快里面请!老郭,还不快快取我的惠山泉水来,给贵客沏壶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