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这不是我的大宋 > 第二十九章 我知道科学就是不断试错

第二十九章 我知道科学就是不断试错

蔡京不再搭理李恪。

这种注定了要老死在刑部衙门,没什么机会再跳出来的人物,自然不值得自己多关注。

怎么把赵曙交代的任务做好,才是当务之急。

两个人接下来无话,吃过午饭,没多歇息,继续启程,奔赴苏州。

而此刻,待在苏州城的人,不管是黄之夫和吕不同,还是赵曦,胡迈等人,都不知道这个情况。

与之相反,刚从苏州府大牢里探视完胡德富的铁塔,刚出了苏州府,就遇上了一个青衣小帽的人。

那人隔远看了一眼铁塔,发现铁塔的视线也在看向他,随即就低头,但是手却伸了出来,做了个简单的手势,然后就消失在了街尾。

铁塔看清了手势,但是无论神色还是动作,都没什么变化。除了出苏州府大门是站定左右扫视一眼,就直接迈步,朝最近的一个酒楼走去。

忙乎一上午,得先吃饭。

车马司衙门里,胡迈正在跟赵曦等人一起吃饭。

如果是换在以前,能够跟一个亲王一起吃饭,那已经是身为平民者天大的荣耀了。

但是谁让伟大的世祖陛下定下了规矩呢?

赵曦是把世祖定的规矩用到了最大处。

自他还小没有就藩之时,就对皇家吃饭的规矩厌恶不已,好不容易等到成年了,出外就藩,最喜欢的就是吃饭的时候弄一张大桌子,找几个亲近的人陪自己一起吃。

向官家刘仲礼,侍卫头目铁塔,都没少跟他一起吃饭。

因此,眼下也是挺没规矩的,邀请了胡迈和刘仲礼一起吃。

至于徐良……还值不得燕王殿下礼贤下士,只好跟其他下人一起吃了。

赵曦是绝对不会把圣人的“食不言,寝不语”放在心上的,坐上桌子依然对胡迈要做的东西兴趣极强。

此刻就在直接发问了:“胡迈,你说你造的东西能够让大宋所有人点灯不用油?就是你所说的跟雷电同源的这个能量?”

胡迈闻言,冷汗就直接下来了。

卧槽,早知道嘴巴大祸事大,当初不这么大嘴巴就好了……

不过,胡迈也不敢不答,只好解释道:“殿下,是这样的。我这么多年吧,一直就喜欢瞎捉摸。您看哈,雷电是不是很亮?”

赵曦闻言点点头:“嗯,如果离得近,能亮如白昼。不过一般就是一瞬的事,大宋也不可能用这个来点灯啊。再说了,你不是说了,你制造的东西,远不如雷电威力大吗?”

胡迈只觉得今天的午饭有些难以下咽,艰难地吞了一口口水,才继续道:“没错,确实不如雷电威力大,但是我做的东西,经过我验证,是可以持续的……”

“哦?这就有点意思了。”赵曦眉毛抖了抖,对胡迈说的话有了极大的兴趣,“但是你确定,能够发光?你试验过?”

发光……

胡迈这下不光觉得食物有些难以下咽,还觉得可能吃错了东西,跟食物中毒了一样,有点头晕。

他强行压下心绪,虽然作为一个穿越者,电可以照明这是起码的功用,但是那也得有各种灯作为配套才行。

眼下自己上哪去弄白炽灯,LED灯等去?更别说适用直流电的发光二极管了……

不过,胡吹大气都已经吹出去了,怎么也得把眼下先圆过去再说。

“有一些想法。但是离真正做出来,可能还很远。”胡迈其实不缺急智,关于电最先应用到哪个方面,他其实是有方向的,但是眼下他不可能说出来。毕竟已经因为口太快差点惹了一次祸了,这次怎么都得收着点,不再犯错。

在后世时,自己因为对物理化学等科目很有兴趣,从小也受《小小科学家什么的影响,对一些基本的物理、化学的常识,甚至基础的应用还是懂一点的。

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电磁相互转换等等东西,他都是做过的。

甚至,他还根据搜集的资料,做过一台简易的电报机,真的就是相当简单的那种。

当然,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重新作出一台电报机,算不得什么,一个早已被淘汰的东西。

但是,眼下这里是大宋……

虽然这个大宋已经有了蒸汽机,有了热兵器,北方的草原上巡游的帝国骑士,都是一手挽着缰绳一手拉着枪带,但是通信手段依然很原始。

当然,这一发现也让胡迈很困惑。

了解到这一事实以前,他一直以为世祖也是个穿越者,但是了解到这个事实,他又觉得不像。

毕竟,电磁感应这个东西,磁场切割产生电,电流通过产生磁,极为简单,哪怕是个初中生都知道,而且电力最直接的应用就是电报,足以解决远距离通讯问题,而眼下的大宋,依然是在用驿站传递消息。

他所不能理解的就是这一点。

当然,这个世界还没有电,这自然是最好的。

因为凭着自己还记得的东西也不多了,能拿出来博人眼球的,真没几样,他还巴不得自己会的东西这个世界完全没有呢。比如蒸汽机理论啥的……

赵曦点点头。

虽然他自己没在科学院学习过,但是他皇爷爷关于科学院的教育,他作为皇家的一份子也是深记于心的。

世祖曾对所有皇族都说过,皇家科学院,挂的名字是皇家的。虽然他把车马司留给了皇族当成一条谋生之路,但是最核心的还是皇家科学院。

只要皇家科学院,不断地创新和创造,那么哪怕这个天下都改朝换代了,任何人依然得尊敬赵家,这才是真正的千秋万代,而不是大宋这样一个招牌。

但是,科学是最讲规律的东西,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来不得半点含糊,也经不起急躁,必须一步一步的稳打稳扎,不要急于求成,发现一点,解决一点,就会进步一点。

哪怕是世祖皇帝临终之时,最后的遗言也是拉着自己父皇的手,一句一句交代身后事。

与大家所知道的不同,皇爷爷关于国事的安排很短暂,甚至都没有交代还需要做什么,最重要的话题,其实是关于皇家科学院的。

从父皇留下的字书来看,皇爷爷关于皇家科学院的安排,篇幅远远超过国事,可谓事无巨细,包含了皇家科学院的制度,人选,学科设置,研究方向,目标等等。

赵曦虽然不懂这个到底是为何,但是他坚信,自己的皇爷爷一定是古往开来最伟大的帝王,那么他说的话,一定是不会错的。

所以,赵恒同志关于科学的论述,赵曦都会一字不落的执行。

比如,眼下他就很认可并支持了胡迈的这个解释:“嗯。我知道,在科学研究一途上,通常讲究个欲速则不达。我皇爷爷也说过,科学,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你也不要有什么心理压力,我等得起。当年皇爷爷也等了一辈子,我只希望,我不用等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