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带着城池闯三国 > 第6章 击鼓

“唯。”刘乐答应着,急趋向前两步,规规矩矩向胡昭行礼,口中念道:“不学后生颍川刘乐,拜见孔明先生。”

“免礼。”胡昭伸手虚扶,笑道:“我不过痴长十来岁,至今一介白身,承蒙乡人抬爱,薄有虚名,先生却是不敢当。说起来,你我还是同乡呢。”

“先生是颍川人?”刘乐失声道。

“正是。”

刘乐望向胡昭的目光,顿时变得炙热起来。

颍川乃是名士之乡,历来英才辈出,能在颍川闯出名号者,大多是惊才绝艳的牛人,胡昭自称虚名蒙乡人抬爱,显然是自谦的说法,放眼神州,颍川走出的名士个顶个厉害。最重要的是,刘乐终于想起胡昭是何方神圣,颍川孔明,不就是号称三国最牛山村教师的那位!

刘乐对胡昭态度立时变得恭敬起来,问道:“敢问先生,可有其他弟子?”

“没有。”胡昭坦然道。近年欲拜入门下者多不胜数,但胡昭自忖年青,认为自身学问有待继续雕琢,遂婉言谢绝。今番外出游历,拜访各地名士,与各地名家坐而论道,对自身学识有了客观认知,这才动了收弟子的念头。胡昭本想回颍川开馆授徒,半路上得知王谦辞官回乡,被友人拉去山阳王家作客,刘奢高平之行去的正是时候。

“先生若将我收录门下,我岂非就是开山大弟子?”

甭管将来学业如何,第一个拜师,大弟子是当定了,想到将来司马懿也得管自己叫师兄,刘乐便眉飞色舞。

“这个嘛,确实如此。”胡昭笑容一滞,微微皱眉,却还是如实回应道。

他信奉有教无类,此前对收徒并无什么顾忌,再加上受刘乐孝行感动,刘奢的邀请又诚意十足,还有王谦在极力撺掇,胡昭也就顺理成章地来了。现在听刘乐这么一说,胡昭心里顿时犯嘀咕,虽说第一个学生未必最优秀,但多少对其他学生有些示范意义。若刘乐不成器,累他名誉受损尚在其次,带坏了门下学风,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这趟来,好象有些随意了呢……

要慎重!

好好考察!

……

先前一番对话,皆是在演武场边发生,刘奢趁着对话的空隙,赶忙把胡昭往屋里引,草棚虽简陋,起码入了室,即便胡昭想走,也没那么容易。

天可怜见,刘奢是真怕刘乐入不了胡昭的眼……

好在胡昭脸上并无愠色,进得草棚,分宾主坐下,自有福伯端来茶水,胡昭看着刘乐,笑眯眯道:“你读过什么书?”

“论语、诗经、孙子兵法,皆小有涉猎。”

胡昭微微点头,武者多好勇斗狠,刘乐读过孙子,显然颇为注重谋略,不是只有匹夫之勇,未来成就自然比那些只知冲锋陷阵的暴力分子好一些。难得的是,刘乐还读过论语、诗经,更说明刘乐跟纯粹武夫不太一样,胡昭不禁对他的基础多了几分期待,说道:“读的倒是不少,未知深浅如何。”

刘乐心知胡昭是要摸他底子,倒也不怎么慌,道:“请先生提问。”

“看来你颇有信心呢,那我就问了。”胡昭淡淡笑着,轻声道:“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刘乐应道:“君使臣,礼也。臣事君,忠也。”

胡昭追问道:“为政,子将奚先?”

“必先正名!”

“柯如斯可谓之士矣?”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

两人就论语辩了几个回合,胡昭知刘乐好武,只是想测刘乐基础如何,出的题并不怎么难,刘乐倒也对答如流。胡昭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状极陶醉,却忽然轻声道:“何为武?”

“止戈为武。”刘乐回道。

胡昭没有说什么,但眸中欣赏之色愈浓。

止戈为武,并不是出自论语,而是左氏春秋,胡昭故意跳出论语内容,搞了个小突袭。刘乐毫不迟疑对答上来,说明此子读过的书,并非象他自己宣称的那样,止于论语、诗经和孙子兵法,如此一来,刘乐的学问基础,已然超乎胡昭最初的期许甚多。不是说刘乐水平有多高,考虑到他是武者出身,能有如此水准,胡昭已经非常满意了。

“论语基础还算扎实,”胡昭不动声色地掩饰着先前的突袭,沉吟片刻,洒然笑道:“你刚才说读过诗经,可否默一首出来?”

刘奢松了一口气,胡昭现在要看的是刘乐书法,经学算是过关了。刘乐的情况尽人皆知,武者半途出家,字写得不好看,那是意料中的事情,以胡昭的性情和为人,当不至于因书道鄙薄刘乐,拜师有望!

“敢不从命!”

刘乐应下,福伯早取来纸笔。

诗经里的诗歌,刘乐最熟悉的是《关雎,但该诗写的是纯情少年对心仪女子的爱慕和向往,在拜师的时候写这首诗,未免显得不合时宜,再加上刘乐尚在守孝,默这首诗实是大大地不妥。好在刘乐前世的古文没白读,肚子里颇有存货,提笔在手,略微沉吟,便一气呵成写下一首《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击鼓是一首战争诗,刘乐武者身份,默出这首诗倒是再适合不过。

刘乐将默好的诗送到胡昭面前:“请先生指正。”

先前刘乐默诗的时候,胡昭和刘奢坐在一旁喝茶闲聊。

胡昭知刘乐武者出身,过去只喜舞枪弄棒,怕是没多少时间读书写字,不过先前考校,刘乐经学基础之好,已远超胡昭预期,胡昭心情是愉悦的。默诗不过是走个程序,看看刘乐字写得如何。胡昭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决定,即便刘乐的字如春蚓秋蛇,胡昭也会收刘乐为弟子。

“默得很快嘛,我看看……”

胡昭笑眯眯地从刘乐手中接过诗文,抬眼看去。

只是一眼。

胡昭的脸突然涨得通红。

眼珠子瞪得溜圆。

嘴巴张得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