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叶惊塘 > 第十章 皇城之内

第十章 皇城之内

钦差大人吴少强百般无奈之下,带着一万千担粮草,灰头土脸的踏上了归途。

吴少强的脚还没有迈进皇城,这朝廷上下就先热闹了起来,各方势力皆摩拳擦掌,蠢蠢欲动,纷纷想从这件事里面攫取一份属于自己利益。

这个时候的户部侍郎吴少强,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块鲜美的肥肉,不知道下一刻就会被谁人卷入腹中。

因此,这一路上,他走得很慢很慢。

再说那天临帝得知粮草丢失之事后,勃然大怒,正在后宫欲行美事的他,也一下子没了兴致,草草安抚了一下躺在床上的妃子,便急匆匆赶到了上书房。

左相呼延嵩和一众党羽早已侯在了那里,他们早已张开了利嘴,露出了獠牙,只等着天临帝一到,便要将这吴少强往死里参。

右相何纶也没闲着,他此时正在自己的表妹,淑妃娘娘那里求救。

至于户部尚书范淳,此时也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寝食难安。

这吴少强是自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举荐的,现在也算是自己的下属。

虽说,这是右相何纶的意思,但那个老狐狸在金銮殿上,可是一句话也没说啊,想到这里,范淳恨不得立马扇自己两个耳光。

最轻,自己也会被治个用人不察之罪,如果再有人乘机落井下石,那后果可就更严重了,想到这里,范淳的心里不禁有些打起鼓来,此时这位户部尚书的心里,把那不争气的吴少强恨到了极点。

上书房里,总管太监吕公公刚刚帮天临帝扣好了衣袍,左相呼延嵩便将奏折递了上来,下面的党羽则纷纷效仿。

天临帝接过呼延嵩的折子,粗略看了一眼,抬头看向他道:“依爱卿之意,寡人该如何惩治这吴少强啊?”

呼延嵩闻言,心道这皇上难道根本没有细看自己的折子么?该怎么做自己分明已经在奏折上写了呀!

不过,他毕竟是老成持重的左相,因此,只稍稍一愣神,便拱手对天临帝道:”依老臣之见,应当交刑部革职查办,依律判罚!”

说完这些,呼延嵩抬眼看了看天临帝,发现这位刚从女人堆里爬出来的皇帝没什么反应,便继续说道:“这吴少强因为贪杯丢了大军的粮草,上负皇恩,下寒兵心,依照我大幽朝的律法,这吴少强犯下如此重罪,杀他十次都不为过!”

呼延嵩身后的十数位大臣见左相大人正义凛然的表了态,纷纷直言附议。

天临帝见状,略加思索道:“那就依众卿之见,不过,这粮草的缺口,诸位可有什么良策啊?”

刚刚还大义凛然的群臣,此时见皇帝问粮草之事,皆低头缄口,皇帝只得又将目光投向了呼延嵩。

呼延嵩见状,心中暗笑一声,对天临帝道:“老臣以为,此次筹措粮草之事,皆由户部主办,如今办差办成这个样子,户部尚书范淳也难辞其咎,何况当初在朝堂之上,可是范尚书一力举荐的这吴少强,这善后之事,老臣认为理应由他来办,也算是皇上仁慈,给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天临帝闻言,似乎也觉得呼延嵩这个主意不错,便不耐烦的朝众臣甩了甩衣袖道:“朕准了,都退下吧。”

呼延嵩见皇帝如此好说话,便行了礼,带着一众近臣离开了上书房。

再说那何纶,在淑妃娘娘那里求了半天,也没有什么结果。

并非这淑妃不愿意帮这个表哥,而是她也有自己的苦衷。

说到这淑妃就要说到天临帝的子嗣。

天临帝如今已是四十有四,但膝下子嗣稀少,只有三位皇子,分别是大皇子罗秉,二皇子罗昆,三皇子罗钜。

除此之外,就只还有一位公主,天临帝赏了封号叫毓阳,而这位毓阳公主的母亲,便是这淑妃娘娘。

尽管天临帝对这个宝贝女儿还算疼爱,但每当淑妃娘娘见到那几位皇子的母妃时,总还是有些抬不起头来的感觉。

更让淑妃烦心的是,自己本就命不好,没能诞下龙子,而自己的女儿毓阳公主,又是个苦命的女人。

这毓阳公主虽然生在帝皇之家,但婚姻之事却不如意。

说到这毓阳公主的婚事,就要从三年前说起。

那是大幽123年,天临14年的事,皇帝开了一次恩科,经过层层遴选,兖州学子赵文轩力压群儒,一举夺魁,被天临帝钦点为新科状元。

要说这赵文轩,不仅文才出众,长得也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

三年前的毓阳公主,正值二芳华,见了这新科状元赵文轩一面,便心生爱慕,芳心暗许。

淑妃得知女儿的心思后,将此事告知了天临帝。

天临帝闻言,当即给二人赐了婚。

公主大婚当日,天临帝大赦天下,大幽朝是举国同庆。

这一桩郎才女貌的美好姻缘,一时间在大幽朝被传为佳话。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仅仅过了不到半年,这对世人眼中的佳偶良配便分飞东西。

赵文轩被天临帝一怒之下贬到了西域边远之地做了个县令,不到两个月便离奇死去。

毓阳公主为何要与赵文轩绝婚,外人不得而知,赵文轩的死因,至今也是个谜。

据说,毓阳公主寡居之后,每日以泪洗面,几位大臣也尝试过为公主另觅良配,这毓阳公主起初还见一见,不过只要一见到大臣们介绍的男子,便狂呕不已,慢慢的,也没有大臣愿意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因为这些原因,淑妃无心掺和朝堂之事,因此,今日见自己的表哥过来求自己,也没有应允。

右相何纶无奈之下,只得垂头丧气的离开了淑妃的住处。

回府的路上,何纶的心情郁闷不已,他甚至可以想象呼延嵩此时那落井下石后幸灾乐祸的嘴脸,但在这件事上,他不想再多做计较。

毕竟,要保一个吴少强,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这与一个三品侍郎的价值相比,有些划不来。

右相大人一念之间,曾经的钦差大臣吴少强被无情的抛弃了。

因此,就在吴少强刚刚将粮草押运到皇城时,一副沉重而冰冷的枷锁便套在他的脖颈上。

刑部那边,也只是草草走了个过场,便将吴少强送上了断头台。

刑部的效率之所以能够如此之高,除了有皇帝的首肯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刑部尚书呼延展正是呼延嵩的亲弟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