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原始崛起之文明与帝王 > 第八章 青铜时代

第八章 青铜时代

一直到了傍晚的时候,天变的昏沉起来,太阳快要落山了。

小智正在河边跟着妈妈收工,不时的向北边看一眼,自从林远走了之后,他每天都跟着妈妈来湖边捕鱼,就是为了在这里等林远,妈妈告诉他,族长就是从那边走的,所以他每天都来等。

小智很聪明,有三颗星的聪颖,林远很看中他,之前无聊的时候就叫他识字,让小智非常感激,所以现在小智天天盼着林远回来。

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妈妈都开始收拾捕到的鱼了,可是今天族长又没回来,去病有些失望,那个对他特别好的族长哥哥怎么还不回来。

“妈妈,族长是不是不要我们了?”小智扯了扯妈妈的衣摆,用着以前部落的土话问着他妈。

“不会的,他是首领,他不会丢下我们的。”女人揉了揉去病的脑袋,笑着说道。

女人心里确是叹息一声,出去了那么长时间,谁知道他还是不是活着,外面那么危险,就是成年人都不敢一个人出去。

不过这些话她不敢对小智说,怕去病伤心。

女人用一根木棍挑起了两筐鱼搭在肩上,担忧的向北面看了一眼,可是这一眼看去,她居然看到远处的树林有几个身影。

“那边有人,快拿武器。”

女人突然指着北边喊了一声,捕鱼队的女人们赶紧放下今天的渔获,每人拿出一根黑杆长矛指着北面,小智也被拉到了后面。

“妈妈,是族长。”

去病在后面伸出一个脑袋,眼尖的他一眼就认出来,走在最前面的就是自己部落的族长。

“小智,我回来啦。”终于到家了,罗冲看见她们,也高兴得挥着手大喊了一声。

“哞”

黄牛们背着矿石也走了出来,身后跟着山部落的人。

原部落的人和山部落的人在互相打量着,因为林远给山部落配备着武器,所以两边人马其实相差不了多少。倒是原部落的人对这些黄牛充满了好奇,虽然之前有族人已经见过,但第一次见那么一大群的牛还是挺新鲜的,族长说要去找大型的动物来韦他们搬东西,现在才知道族长到底想找什么动物了。

而且背篓上面装着的蓝紫色的矿石倒是吸引着不少原部落的女人和孩子,小智则爬上一个牛背,笑嘻嘻地玩弄着这些美丽的石头。

而山部落的人则是在观察原部落的人们,看她们的发型,皮靴,还有筐里的鱼肉和每人一根的黑杆长矛。

还有那些比林远用的那个还要大的锅,这里居然有几十个,还有漂亮的陶碗,坛子,罐子,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弄得他们一愣一愣地。

走进用木头围起的篱墙之后,篱墙边还放着今天的猎物,数不清的鱼,和一头浑身上下被插了十几个洞的宛齿猪,足有1000多斤重,看来狩猎队已经能灵活使用长矛了,这点倒是让林远很欣慰。

大山他们也对部落的实力,有了大概的了解,而且这个部落储存的食物,确实够他们过冬吃的了。

小孩子们也是很勤快的,站在旁边的一个‘草山’上,正在和黄牛对峙,那是他们这些日子拔的草,看这草堆的大小,应该够这些黄牛吃一冬天的了。这些林远吩咐得的任务都完成得很棒。

接下来林远要开始计划了,时间不等人,在春耕前做好准备更好。

林远让一组人少的采集队也去丛林,她们要做的却是刮树皮,刮白蜡树的树皮。

白蜡树,因为会吸引白蜡虫而名,白蜡虫吸食白蜡树的树汁,然后就会排泄出白色的分泌物留在树皮上,也就是白色的虫蜡,是古人用来做蜡烛的主要原料,所以‘蜡烛’这两个字都是虫字旁的。

现代蜡烛都是用的石蜡,石油里面提炼的,古时候可没那玩意,除了蜂蜡就是虫蜡。

林远让她们收集虫蜡也不是做蜡烛用的,而是要用虫蜡来做浇铸青铜的模具。

剩下的男人全都是苦力,被林远安排去了砍树,他们可没有光头强的油锯,所以用石斧砍树确实是苦力。

先砍一些和腿差不多粗的,树干留作搭建畜棚,树枝全都劈成柴,林远需要大量的木炭用来炼铜。所以木柴一定要多储备,以后只要把炼铜和炼铁的事情步入正轨,那就只会缺木炭。

等族人全都出去干活了,林远自己也在干活,他比别人更忙。

先是烧炭,弄几个大柴堆,外面糊上泥巴,上下都留几个出气孔,从上面留的孔点着木柴,等火烧到下面的孔时,再把所有的孔都封上,让木柴在里面缺氧的情况下焖烧,等自然熄灭冷却之后就变成木炭了。

木炭的制作就是木材的干馏,不过现在林远只想利用木炭,干馏的气体能冷凝的产物有甲醇,乙酸和丙酮,

乙酸可被用来泡制食物,可以用作酸洗剂修复染料的颜色,也可以杀灭真菌。而丙酮是良好的溶剂,可以作为去污剂,在塑料生产中也很重要,可以用来制作无烟火药。在一战中,英国害怕丙酮短缺而输掉战争,丙酮的需求甚至超过了木材干馏的能力,直到新技术的发明才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用板栗上的细菌来发酵丙酮。

不能冷凝的是木煤气,可以做燃料,不过现在用不到,林远也不打算分离他们出来。

然后又用带回来的高龄土和蚁穴土磨细,混合均匀,和成泥巴,捏了几个坩埚和勺子,用来提纯和制作合金。

再用混合的耐火粘土制作模具,模具的样子就是一个平板,上面有下陷的一排一排的小格子,每个格子都一样大,这样就能浇铸成像巧克力板一样的铜板和锡板了。

到时候根据需要,可以任意的调节铜锡比例,制作不同用处的工具,需要多少就像掰巧克力一样掰下来。

青铜合金从有史记载之前就广泛使用,其熔点低,易铸造的特点也让它成为人类最早掌握的金属,最早可追溯到夏商时代,广泛用于武器,农具,工具,炊具,乐器,礼器,发展的最顶峰在秦末汉初,一直到了汉朝有了成熟的百炼钢技术,才大量的被淘汰。

青铜这种东西是铜锡合金,有的也会加铅,但是林远不加那玩意,一是他没有,二来铅也有毒,如果做工具还好,要是做炊具就不行了。

不同的铜锡比例合成的青铜效果也大有差别,不过这个不需要罗冲再去实验,古人已经在几千年前就把青铜玩出花了,有的工艺即使现代也无法超越。

不同的用处有不同的配比,铸造钟,鼎,铜锡比例是6比1;铸造斧头或者锤子,比例是5比1;铸造戈和戟,铜锡比例是4比1;青铜剑的比例是3比1;箭簇,也就是箭头,比例是5比2;青铜镜的比例是1比1。

总结起来就是,铜的含量越高,青铜就越软,越抗揍,颜色也就越黄,所以古诗里才有金戈铁马一说,因为青铜就是金色的,古人也因此称其为金。

古代有时候皇帝给大臣赏赐,动不动就赏金万两,其实就是青铜。

锡的含量越高,青铜就越硬,颜色就越浅,甚至发白,但是这种青铜也就越脆,遭重击,或者两把青铜剑对砍的话,就会直接崩碎。

因此青铜从不用来做刀,只做矛,枪,剑,戟,戈之类的刺击武器,只能捅刺,不能劈砍,一砍就断了,所以电影里拿着青铜剑对砍的,那纯属瞎扯。

也正是这一致命的缺点,青铜武器才会被钢质武器全面淘汰。

有了木炭,有了模具,林远才开始做冶炼炉,普通粘土加上一些陶器碎渣或者砖末,再掺一些碎草和成泥巴,垒成直径40多公分的圆柱形土炉,虽然不怎么样,也只能先凑合一下了,毕竟不是大规模冶炼,没必要整个高炉出来。

这样的炉子林远整了4个,到时候可以一起开火,能省下不少时间。

因为现在没有金属工具,所以也没法制作木制的推拉式风箱,只能用蟒蛇的蛇皮做了几个简易的按压式皮囊鼓风机,现在能凑合的就凑合,等以后有了工具,再给设备升级换代。

罗冲拿着鼓风机在陶窑下面试了试,效果还是不错的。

大力不知道罗冲在搞什么,但是他光是看那些模具和鼓风机,就觉得这是比烧制陶器更加高级的东西,心里较期待这次首领会弄出什么新东西。

林远这边的准备工作做完,这个世界上第一套最原始的冶炼设备也完工了,只等着明天木炭烧好,炉子晾干就可以开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