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云山书院 > 第六十九章愿这一世平安喜乐

第六十九章愿这一世平安喜乐

看着小笛娇憨的样子,陈晋忽然觉得心里一股热流直冲上脑门,又久久盘旋在眼眶里。

直狠不得抱起小丫头,亲上两口。

强压下心中的涌动,笑着对妹妹说道:

“嗯,哥哥要谢谢小笛给找了这么一个大财东呢!”

“有了这个大财东,哥哥就可以在金陵城横行无忌了。”说着不忘隐蔽地瞪了李琛一眼——小子,竟然用本先生的名头来哄骗小笛,你等着的!

小笛似乎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一头扎进哥哥怀里,声音闷闷地说道:

“不许取笑人家嘛!”

这一刻,平安喜乐。

也愿这一世,尽如此刻岁月静好。

这个小小的人儿,所有心思都洁净得像晨曦里的一滴露珠,澄澈明净,不染尘埃。

“师兄!”

小笛听得王洛宁的声音在身后传来,忙从哥哥怀里挣出来,脸上兀自带着些羞涩。

“宁师妹可是有事吗?”看着笑意盈盈的王洛宁,陈晋才想起来,李琛一开始就是以王洛宁找自己有事为由,把自己叫到书院来的。

“那边树下坐着叙几句话罢?”王洛宁探寻地看着陈晋道。

“行!”这些日子,也是全靠着这位师妹全力协助自己,不然自己就得整个人都扑在书院事务中去了。

不论是主动把识字课接手了,还是帮着自己整理誊写书稿,这个温婉娴静的女孩,以她独有的方式在默默支持着自己。

走到树荫之下,小笛欢叫一声,扑到躺椅上,小身子还左右翻滚几下。

陈晋伸手邀王洛宁在石桌旁坐下,才开口道:

“师妹有话尽管道来,不必客气。”

“谢谢师兄,”王洛宁斟酌了一下,缓缓开口,“小妹自幼随祖父习文识字,多年来一直心中有些不甘,世人皆以为女子识文断字并无必要,只是祖父一向宠爱有加,这才坚持了下来。”

“世俗之人目光浅陋,师妹又何须在意?”鼓励人是陈晋前世拿手的技能,这会自然要坚定地站在师妹身后。

“原以为读书只是聊以自乐,琴棋书画也只是余生点缀,”看到陈晋脸色似乎有些奇怪,脸又红了一下,“直到来了这云山书院,蒙师兄青眼有加,才登上这讲台。”

顿了一顿,王洛宁才接着说道:

“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竟然能做得成这般事情。看到这些少年进步神速,小妹心底无比欢喜,比当初得到祖父的夸奖还要欢喜得紧。”

这小师妹说话可真……难以言喻。把“余生”用来说自己,明明自己还是个小姑娘,却偏把“少年”挂在嘴里称别人。

不过这时候鼓励是一定要及时跟上的。

“师妹这些时日确实令人刮目相看,这便也印证了’谁说女儿不如男’,‘女子能顶半边天’!”

“谁说女儿不如男,女子能顶半边天?”王洛宁低声又念了一回,抬起头来,看着陈晋,目光灵动,眼波流转。

陈晋看着眼前仿佛忽然多了自信,顿然显得光彩照人的少女,不由有些失神。

“那,师兄是否可以和大师兄说说,让小妹就一直在这书院授课?”决心一下,王洛宁自然也就直接把自己的诉求说了出来。

开什么玩笑,就这段时间让王洛宁代课,就已经有些大着胆子了。要是一直把王洛宁留在书院,只怕自己进了京师,要被老师追责的罢?

可是自己已经给小师妹狠狠灌了一碗鸡汤的啊!这会要自己打自己的耳光,还真的难以下手啊!

聪慧的女子最善于从别人的神色中猜出来别人的心思,见陈晋神色稍有犹豫,王洛宁接着道:

“若是为难了,便当小妹没说罢!”只是神色落寞,再不复刚才的神采飞扬。

罢了,就算会被老师责罚,那也是以后的事,当前最紧要的是怎么把这个一心为封建主义教育事业做贡献的师妹哄住。

“有什么为难的呢?”陈晋硬着头皮道,“只是我不日就要进京,你若留下,不免要辛苦许多,郑教谕只在管理上领军,课业上只怕你要多担待些。”

“我不怕的啊!”王洛宁听得陈晋这般说,欢喜地拍手道:

“只要能留下来,些许辛苦又算得甚么?”

这女子只怕是疯魔了!这是陈晋此刻最强烈的感觉。

“师弟!接替你的人可算是找到了!”

邱远意兴冲冲地从门外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中年汉子,身材高大,只是脸有菜色,身上衣裳也有些旧,却是洗得干干净净。

陈晋和王洛宁忙站了起来,齐齐喊了一声:

“师兄来啦!”

邱远意毫不客气,挪开凳子就坐了下来,又提起桌上的茶壶,仰头,把茶壶嘴对着张开的大口,一气灌了大半壶。

这豪放的做派惊得跟在后边的那汉子目瞪口呆。

砸吧了下嘴巴,咦了一声,道:

“这茶怎么全没半点茶香了呢?”

陈晋一手捂住额头:

“师兄,今日我和郑教谕就没来得及沏茶,这壶中的只怕是昨日的隔夜茶呢!”

“难怪这全然不似平日的茶香。”邱远意也不在意,拉过那汉子道:

“今日带来本县秀才柳原柳子孝,你二人商议一下,看看可否早日交接,师弟你也可早日进京备考。”

那柳原柳子孝上前来对陈晋深深施了一礼:

“有劳先生了!”

陈晋对这看似落魄的汉子不由心生好感,衣着虽旧却干净整洁,言辞谦逊而干脆利落,显然不是迂腐的穷书生。

回礼之后,让着柳子孝落座,便细细攀谈起来。王洛宁先去重新沏了一壶茶,给几人斟上,也在一旁坐,好奇地看着二人交流。

师兄却把小笛提溜起来放在一边,全不顾小丫头撅着嘴闷闷不乐地样子,反倒故意和小笛逗乐。

待和柳原交流之后,才知道这柳原就是安县本地人士,家中贫寒,只有老母在堂。到去岁为止,连年参加乡试,尽都落第而归。

今年本待再去,谁想老母亲却是病了。再不敢远行,只好在本县寻个生计。

正好听得县令大人寻一个书院先生,因此才上门自荐,因此被邱远意相中,带来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