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云山书院 > 第六十四章老夫就留下来罢

第六十四章老夫就留下来罢

懒懒地起身,陈晋拿起郑教谕把玩得光滑无比的小锤,在云板上敲响了下学的钟声。

少年们在郑离的一声“散学”后一哄而散。山里的孩子果然皮实,不复当初一瘸一拐的狼狈样了。

被小丫头敲诈了两本画册,还必须是手工画的,又把《冰雪奇缘》的故事胡乱加了个情节,总算是把她哄好了。

慵懒的生活态度最易消磨,不管是时间还是志气。虽然明知躺椅是培育这种废材心理的温床,陈晋还是把图纸画出来,交给了林四。

林四不愧是木工中的大匠级人物,半天就做出来了。树荫下的躺椅如今成了书院里最受欢迎的去处,一般是陈晋用得最多,然后是李琛、邱云互相争抢。

争到激烈处,两人挤在一起,把个躺椅挤压得吱嘎哀鸣。

但只要崔大小姐驾临,两人就只能乖乖地起来走开,虽然满心的不甘愿,眼神中的幽怨也被崔婉柔无视。

林四本来说要再送几张来,作坊里已经大规模生产了,送几张来不算什么事。谁想却被郑大教谕一顿喷,说这是纨绔性子养成的摇篮,把个林四喷得连声诺诺,灰头土脸地走了。

李琛和邱云抢着往这边来了。陈晋拉起小笛就走,回家做饭才是正理。昨日叶茂送来了一只竹鼠,今早晨烧了,用砂钵在小火炉上煨着。炉子里的木炭这时候应该已经烧完了,砂钵保温效果还算不错,这时候竹鼠肉应该已经炖得烂了,厚厚的皮定然很有嚼劲,正好下饭。

本来想把人都叫上,可郑离拒绝了。说道是李琛本就是来这里历练的,每日里吃得太好把人都养废了。真不知这般强大的理由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崔婉柔听得有好吃的,本来叫嚷着要来的,只是一听个鼠字,立马掉头就走,把王洛宁也拉着走了。

这一顿中饭就是兄妹俩的事了。一大一小两个身影走过云山长长的街道,头顶的日光却把两个身影聚得很短,紧紧靠在一起。

小笛一蹦一跳去踩两人的影子,却总是踩不住。于是步子越来越急,拉得陈晋也不得不加快了步伐,一边还要应答街边乡亲的问好。

到得家中,才推开厨下的门,一股浓郁的肉香味灌进了鼻子。再看看炉子,里面的炭火已然熄灭了。夹起一块肉来尝尝,火候正好。

小丫头在一边巴巴地看着,喉咙里还下意识地吞咽,好笑地给她也塞了一块。

习惯了的活做起来也很快,没用多少功夫,两人已经坐在院里的小桌上吃起午饭来。

正吃得高兴,院门打了开来。傅玠老先生自外面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书,到陈晋面前挪开凳子来坐下:

“这书老夫已经研读完了,可还有下一阶的?”

陈晋忙去取了碗筷过来,给傅玠老先生也装上饭:

“先生还没用过饭罢?且先用过饭再说。”

老先生也不客气,接过来就吃,一边吃一边还含糊地追问:

“下一阶段的书可有?”

下一阶段的书自然是有的,陈晋脑子里从小学到初高中,甚至大学高数的教材都历历在目,要拿出来无非是默写一遍的事。

只是您老人家能好好吃饭吗?食不言寝不语不是古人都奉行的规矩么?您这样要教坏小孩子的,没见小笛都停了筷子愣愣地看着吗?

“自然是有的,”陈晋又给老先生夹了一筷子肉,这几天没好好休息,折腾得一个气度不凡的老先生脸色都憔悴了不少,“先生还是先用过饭罢,书的事不急。”

傅玠闻言,似乎也觉得自己真有些饿了,眼前的菜肴看着色泽诱人,闻着香气扑鼻,一时间倒是食欲大开。这才低下头,一心吃饭。

吃过饭后,不待陈晋沏一壶茶来,就被傅玠拉住,非得要陈晋把下一阶段的算学课本拿来。

听得陈晋说这书本已然遗失,只是自己还能完全默写出来,先是狠狠骂了陈晋一通,后来又庆幸不已,连声催着陈晋把书默写出来。

至于下午陈晋还有一节算学课的事,老先生自得地说:

“这些天来,老夫已是彻底研读完你的这算学书了。下午的课,自然由老夫代你上,你只需把下一册算学课本默写出来就好!”

至于陈晋担心老先生刚读完这新算学书,会不会讲得不够清楚,被老先生狠狠鄙视了一番,说道:

“老夫在宫学里教课不是一年两年,就这几个少年,还难不住老夫。”

果然是大师风范!陈晋觉得自己已经够谨慎地看待这个世界的人们,但现在想来,还是不够啊!

木工林四,现在正在往一个机械师的方向发展。老道师父,好像兼有了理化研究员的能力。眼下又有个在数学上进境一日千里的老先生。

这样算来,数学,理化,工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几大门类都有了妖孽般的人物出现了。在他们面前,自己除了见识多了千年,还剩余些什么?

最多就是记忆力强大了些罢?不过想想书院里头的十八个少年,见识了他们记东西的神速,对这一点突然也不是很有信心了。

看着老先生牵着小笛一路走去书院,竟然觉得这画面无比和谐。好吧,默写书本的事不是第一回做了,鹅毛笔写起来快,至于看不看得清楚,那是郭林印书坊的事。

默写一本教材真的不是容易的事,要印刷出来更不容易。尤其涉及到几何图形的时候,往往还要临时雕刻,一狠心的陈晋干脆把书院里的事都丢给傅玠老先生了。

这就是一个大学教授到小学代课的样子了,看老先生乐在其中的样子,竟然觉得自己这心里头没有半点负担了呢?

终于把初稿弄出来了,后边稍加修改就行了。把傅老先生叫到自己家,还是在那枣树下的圆桌上,把整本简化了的初中数学教材给老先生解说了一番。

老先生听完,静了半晌,才徐徐开口:

“这几日,老夫替你去上这算学一课,竟然发觉,原来自己不甚明白的地方,上过一课之后,全然就悟了。”

那是自然,在教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必然会有提高的。单打独斗永远比不过团队协作,这是很明白的道理。

“如今你不几日就要进京科试,老夫就留在书院罢,代你上课。正好也能仔细研读你这新算学,看是否能再有进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