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云山书院 > 第八章 有用的从来不会只有一种用处

第八章 有用的从来不会只有一种用处

过来了一刻多钟,掌柜娘子端了汤药过来,吹得冷了,用汤匙小口小口喂孩子吃了,几个人守着看了小半个时辰,孩子呼吸渐渐均匀,掌柜娘子再俯身用脸贴在孩子额头,忽然抬头惊喜地说道:

“不热了!”随即用手捂了嘴,轻声啜泣起来。掌柜的一脚跨过去,用手背一试,喜道:

“果然不热了!果然不热了!”

掌柜的激动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旋即走到陈晋跟前,深施一礼:

“多谢公子相救之恩!”

陈晋受了他这一礼,说道:

“现在既是不发热了,就看下半夜是否止住腹泻。还是要当心些,只是暂时缓得一缓,明日还是要请郎中细细诊治了才妥当。”

掌柜的忙应了一声,请陈晋到前面房里坐下,说道:

“今夜多亏了公子,否则还不知道要出啥事。小老儿姓吴,这客栈是家祖传下来的。还未曾请教公子尊姓大名,来自何方?”

陈晋道:“免贵姓陈,就来自这安县云山乡。”

“公子这是来参加童子试吧?这些天多有来自县里各乡的学子前来应试。小店也住得有七个,不知公子可识得吗?”

“并不曾打过交道,在下今日方到,也没有四下走动。”

吴掌柜又道:

“方才见公子用油为犬子诊疗,颇有神效,不知是什么油,可否见告?”

陈晋道:

“这是家乡山中的野生油茶籽榨成的茶油。”

吴掌柜点头赞道:

“看这茶油用来给小儿退热,起效很快,真是好啊!可小老儿却是从未见过此等好油,也不曾听过。”

陈晋道:

“这茶油听老辈人说前朝就有人制作,只是百十年战乱,许是失传了吧,偶然在一古籍中见了,又恰好在家乡后山发现了几棵油茶树,今年试着制作了一回,却是成了。”

吴掌柜正要再说,却听后院传来娘子的低唤,还道是孩子又生了什么状况,急忙走了进去,也顾不得和陈晋招呼一声。

陈晋正想着不知自己是否要进去看一看,吴掌柜又匆匆跑了出来,躬身致歉道:

“打扰公子多时了,内子提醒说公子应试在即,该当早些回去歇着。我却拉着公子说这半天话,真是不该。犬子现在已经大好,公子且回房歇息去吧。”

说罢又是千恩万谢,一直把陈晋送到房里才告退。陈硕却还睡得深沉,高一声低一声打着呼噜,看来一路赶车也累的够呛。

受这一番折腾,睡意全无,又想起往事,想起小笛,此刻该睡得香吧,不知可会想念自己,又会不会哭泣。翻来覆去,迷迷糊糊间鸡鸣响起,看看窗外,还是漆黑一片,又过得许久,听到街头人声渐渐热闹了,知道一定睡不着了,起来穿了衣服出去。昨天就知道这客栈也提供饮食,这时候也闻到后面厨房隐约传来米饭的香味,忽然好想念豆浆油条包米果,烧卖肉包螺蛳粉,出得街来,一阵冷风刮来,又想起了油亮的红油火锅,大冷天的来一锅真带劲!陈晋忽然仰头长叹,也没了兴致,转身回到了客栈。进得客房,猛然看到还放在桌子上的半罐茶油,猛一拍额头,拎起这半罐茶油就跑后院厨房去了。

吴掌柜家娘子真指挥着两个伙计在灶台做饭,见陈晋急匆匆进来,问道:

“公子这是有事吗?”

“不知这厨房可有山薯?”

“山薯却是没有,因这山薯吃了不顶饿,客人都不喜欢。毛薯倒是有些儿,正刨了准备下锅做早饭菜呢!”

陈晋喜道:

“那还更是合适了,先别切,等会我。”

又一阵风跑出去,叫掌柜的找了一块铁皮,一枚铁钉,叮叮当当一阵敲,铁板刷子新鲜出炉。急匆匆又奔回厨房,拿起那两三个毛薯刷了起来。掌柜的进来了,见他家娘子正带着两个伙计围着陈晋,看着他熟练地刷浆,调粉,将半罐茶油倒进锅里热着,又切了几根蒜苗,剁了点姜末,搅拌得均匀了,左手在盆里一操一握,右手拿调羹一舀,看油锅已经沸了,右手调羹凑近油锅轻轻一抖,滋啦一声,一个薯圆渐渐成型。就这么一舀一抖之间,一锅薯圆就在沸腾的油锅里发出滋滋啦啦的声音,一股独特的香味让陈晋眼泪都快下来了。看看火候已到,将薯圆捞起装盆里,这时候吴家娘子才赞叹道:

“陈公子好高明的的厨艺,做的这吃食却从来没有见过,但味道可真是香!”

陈晋也对自己的这次厨艺表现很满意,说道:

“这是我们家乡小吃,用料也简单,做起来也不麻烦,油炸了刚起锅时最是好吃,吴掌柜的还有老板娘先尝尝看好吃不?”

吴掌柜也不说话,提起筷子就夹起一个,送进嘴里细细嚼了起来,接着眼睛一亮,又夹起一个,飞快地塞进嘴里。

“哎哎,好吃不好吃你倒是说话啊!”吴家娘子这边急了。

吴掌柜的嘴里忙个不停,只是连连点头。吴家娘子伸手抢过来筷子,也夹起来一个,张口咬了半个,嚼得几下,说道:

“果然好滋味!”

陈晋这时倒是不急了,夹起一个,慢慢吃起来,油炸的东西吃起来香,也很容易饱腹。吃得几个,放下筷子,陈晋道:

“吴掌柜,如果贵店能在早餐供应这个吃食,可有人喜欢吗?”

吴掌柜一听,手中筷子就停了下来,略想一想,一掌拍在大腿上,高声道:

“怎么不喜欢?一定要喜欢的啊!”

一步跨得近前,握住陈晋的手道:

“公子且说来听听是个什么章程,我老吴听您的!”

陈晋不动声色地抽回了手,说道:

“先别激动,吴掌柜的觉得这一个薯圆可卖多少钱?”

“如今一个烧饼得两文钱,这薯圆新鲜吃食,香味十足,只怕五文一个也是能卖上的。”

“那毛薯本地可好购得?”

吴掌柜兴奋地说道:

“这东西处处皆有,不值几个钱,这一斤可炸得这一大盆,就算加上油料调料,只怕也得有个十倍十几倍利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