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云山书院 > 第六章 小笛的决心

第六章 小笛的决心

陈晋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容易安于现状的人。而安于现状的必备条件是,你首先要有一个现状,这个现状必然不能包括吃不饱肚子,不能包括天天要担心会不会有人踹开你家院门,砸了你家水缸,搬了你家米粮。为了这个能够安于的现状,陈晋觉得自己暂时没有做一条咸鱼的资格,不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很有必要给自己的家至少安上一块钉板,就问还有谁敢大脚丫子踹过来,不怕不弄你一脚血。

思考人生是一个很高大上的动作,陈晋觉得很有必要翻一翻老爹留下的一箱子书。作为一个新世纪沉迷于实验教学的老师,他不认为自己能从科举这条道上一举跨入高门。不过背过唐诗三百首,宋词五百阙的后世好学生,加上老爹留下的书,写满各种应试科考的心得,也许勉强弄个书香门第出身的样子,多少可以遮蔽一二。然后,凭着这个身份护体,弄出条新学道路,未必不能实现自己想要安于的现状。

写满密密麻麻蝇头小楷的书本纸张泛黄,翻页的时候,总不由担心是不是会突然就散成一堆纸末。陈晋翻看了一会,到底熟悉了这个时代科考的内容,却发现根本不是自己可以驾驭得了的道路。但经义,试贴诗,拼着记忆,也不是不能应对;至于策问,有着后世信息爆炸时代的见识,他不认为自己不能应对。最为有利的是,从老爹留下的笔记中,他发现除了进士科以外,还有明算一科,响应了学好数理化的号召成长起来的他,绝对可以在明算一科吊打大楚各路土著。

一头扎进温书备考的无尽黑暗之中,正好避免了和周围的人交际,陈晋可不想又有人像徐婆婆和陈硕一样,发觉自己行为有异。好在除了徐婆婆把小笛叫去嘀咕了一阵后,蛮横地宣布小笛成了她的关门弟子外,还有就是陈硕拉着他上后山挖了一天山薯,炸着吃了个满嘴流油,然后被陈老爷子从街头追杀到街尾,宣称要是再去干扰了晋哥儿温书,陈硕两腿必将不保。炒菜大计,炸薯圆炸小鱼贩卖发家致富大计都被弃之脑后,志在接班秀才的陈晋忽然觉得自己就像回到了当年准备高考的时候,就是缺了墙上一条条诸如“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多考一分,干掉千人”等杀气腾腾的标语。

这天终于发觉妹妹似乎好些天没回来了,少了她的温声笑语,少了她高高兴兴地绕着自己,软语相求着讲故事的身影,就觉得这屋子更不像个家了。放下书本,陈晋匆匆往徐婆婆家走去。

这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一路上人们行色匆匆,也没谁停下来寒暄几句,只是随口招呼一声,便又急急往家里赶。到得徐婆婆家,一进屋,就见徐婆婆和小笛正吃着饭,抬头看见哥哥,小丫头放下筷子就冲过来,一把紧紧搂住陈晋的大腿,嚷嚷着:

“哥哥,你怎么来啦!”就不愿放手了。徐婆婆倒是笑着,看看陈晋也不说话。陈晋道:“几日不见,可想哥哥了?”小笛道:“可想可想了!”似乎为了证明自己的话,双手又加了力气,一时间陈晋连腿都挪动不得,俯下身一把抱起妹妹,额头轻轻顶了顶妹妹的额,小丫头似乎不好意思了,扎扎着小胳膊,下了地,却舍不得跑开,歪着头看着哥哥笑,脸颊红红的,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想哥哥了,那今天随哥哥回去可好?”陈晋拉着小笛往饭桌走去。

“不,我跟婆婆学武艺,保护哥哥!”

听着妹妹稚气的话语,陈晋忽然觉得心头一暖,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只是用力点点头。似乎这个妹妹的存在,才不至于让他觉得和这个世界隔离,永远融合不了。也正因为这个妹妹,他更加觉得,哪怕是为了让她能多保留一份笑颜,也值得自己拼尽全力。

“小笛乖乖吃饭,我和你哥哥说说话。”

“打扰婆婆了,您还是先请用过饭再说吧。”陈晋微微躬了下身。

“打扰什么,你倒是客气。”徐婆婆一边引着陈晋往边上的坐榻坐定,说道:

“这几日教着小笛做些基础功课,这孩子天赋不错,进境虽不说一日千里,却也远过同龄之人,只是年龄尚幼,前些年看来吃了不少苦,身子毕竟孱弱,也不能过于用功。”

“辛苦婆婆了。我也知道小笛身子一向弱了些,只是家境不好,一时改变不得,是我这个哥哥无能。”

“倒也不能怪在你身上,家逢变故,你能照料妹妹,支撑起这个家来,也不容易啊!你且放心,我会顾着这孩子,还得看着她继承了我的衣钵呢!”说罢一笑,回头看着小笛,眼神温柔,不复原来冷漠的样子。

小笛吃过了饭,很乖巧地收拾起碗筷来,徐婆婆温声说道:

“不急着收拾,过来和你哥哥说会话吧。”

小笛也就奔了过来,靠在陈晋身上,陈晋伸出手搂住她,小笛顺势把头靠在哥哥的肩膀,兄妹两个一个跪坐榻上,一个站着,相依相偎,说不出的温馨和美。静了片刻,小笛叫了一声:

“哥哥。”

“怎么啦?”

“哥哥。”

陈晋道:“怎地?有事要和哥哥说么?”

“没呢,就是想叫哥哥呢!”

又逗留了片刻,见天色已晚,好在当头一弯新月,朦朦胧胧也能看见路,陈晋挥手告别恋恋不舍却坚决不肯随他回家的妹妹,在月光下往家里走去。悠长的街道只有他一个人的身影,被月光拉得长长的。天气越发地冷了,陈晋不由加快了脚步。

正要经过陈祖蕴老爷子家门口的时候,陈晋犹豫了一下,想进去问候一声,此时应该是戌时了,在这个时代,没有夜生活侵扰的人们多是早早入睡的,还是回去吧。正待转身离去,老爷子家门却吱呀一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