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小说 > 历史小说 > 大宋养成记 > 第五十章 孟瘸子

第五十章 孟瘸子

跟两个叔叔愉快的谈完正事,秦欢迫不及待的让猴子带路去找他的货车。

天柱峰,听名字就知道,这是座壁立千仞无依倚的险地。

绕着天柱峰走了一整天,在猴子发现塑料瓶的地方来来回回找了许久,愣是连根毛都没找到。

没有失望,没有不甘,反正见过五代乱世的惨样,他内心已经修炼的足够坚韧了。

赵二这几天心情很不好,来到这边以后,几乎都没出过门。

后来秦欢觉得再这样下去,这小子估计得废在这。

于是这才让叔叔们帮着想想办法,要不把送他回去。

结果叔叔们一听更来劲了,逮着个读书人,那还能有跑的,立马就给赵二安排了个角色。

寨子里几十个半人高的小屁孩,天天跟着赵二学三字经,也算是打消了他的思乡之情。

找到事做的赵二,对来吐蕃自然是没兴趣。

秦欢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也就懒得再理会他。

叔叔派了三十多人,将石盐和茶叶藏在挖空的木料之中,先一步运往与青岩部交界的地方。

用叔叔的话说,青岩部落百把人算个屁的部落。

无非就是他们找到一片青色的岩石地,冬天来临之际,把帐篷搭在附近可以抵御寒潮。

怎么算,这些人的实力都称不上一个部落。

几百年前松赞干布统一了吐蕃,才让这里的人有了国家的概念。

后来连强大的唐朝都走向灭亡,吐蕃自然又回到之前的部落状态。

基本上他们就是一群凶悍勇猛,且又蒙昧豪爽的人。

蒙昧豪爽说难听点,就是好忽悠,当然你也不能瞎忽悠人家,怎么着也得有点根据的忽悠。

比如说,你告诉他们石盐是中原地区最棒的盐,价格自然比他们吃的盐巴要贵。

这样说他们肯定不会怀疑,毕竟傻子都能通过对比发现,石盐确实优于绿啦吧唧的盐巴。

这个时代地区交通不便,很容易就造成消息不对称。

吐蕃人认为盐很贵,牛羊不值钱。

就像他们坚定的认为中原人喜欢买些破石头,而实际上对他们来说,那玩意一钱不值。

他们认为不值钱的牛羊,反倒是能在中原卖出高价,说出来估计他们自己都不相信。

“少爷,你说吐蕃人的牛羊真不值钱?”老马担心的问道。

他总觉得少爷把问题想简单了。

吐蕃人看着是笨点,可也不至于像少爷说的,真能干出三斤盐换一头牛的蠢事来。

“到了那边,都给我把嘴闭紧喽,谁要敢嚷嚷,回去让三叔把牙给敲掉。”

“听到没,少爷发话了,都给我注意点。”猴子一本正经的当起了传话筒。

“老子就是说你,先把你的嘴给管严实喽。”

猴子转头又朝手下说:“听到没,少爷说的就是你。”

“猴子,你是不是脑子被驴踢过?”

“额……少爷你怎么知道,我三岁时候扯驴尾巴……”猴子一副委屈的模样。

秦欢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他决定不再跟猴子说话,免得智商被拉低了。

一想到跟吐蕃人语言沟通可能是个难题。

他只能硬着头皮又问道:“猴子,你会说他们的话不。”

“就会几句,不过少爷你用不担心,孟瘸子他经常跟吐蕃人打交道,肯定没问题的。”

“孟瘸子?”

“早年间出去劫道给伤着腿了,后来寨子里跟吐蕃人做生意,都是他是在弄,这会他已经在前头等着我们啦。”

翻山越岭这种事,看起来很轻松悠闲,实际上远比旅行节目中要来的辛苦。

叔叔把寨子里仅剩的几匹马让给秦欢他们,已经算是对他很照顾了。

可他依然觉得骑马还不如走路来的舒坦,最后在叔叔强迫下,他才很无奈的骑上马。

两条腿几乎在麻木的状态下,被马驮着走了三个时辰,这才跟孟瘸子汇合。

然后所有人休整一番,继续带着货物朝着青岩部行进。

正如叔叔说的,青岩部果然是在一片青色岩石上驻扎的一群人。

还未走近,远远的,秦欢便看见草场中间有一小片青色的点缀。

看起来就像碧绿色的湖水上,突兀的多出来一条小船。

隔着老远,吐蕃人见到来人,牛角号声便响了起来。

接着,几匹快马载着吐蕃人,像上战场打仗一样,呼呼的往这边跑来。

第一次见到这阵仗的猴子,吓得他直往人堆里面钻。

还好孟瘸子解释道:“少爷,别担心,这是他们欢迎客人的方式。”

猴子听了却不认同“欢迎个球,弄得像要吃人一样。”

话音刚落,孟瘸子一瘸一拐的走了上去,然后叽叽呀呀的向对面大喊着。

然后在孟瘸子的带领下,翻身下马的吐蕃人很客气的过来打招呼。

当介绍到秦欢时,对方热情的拥抱了他一下,差点没把他给熏死过去。

憋了很长一口气,只到这些人转回去告诉部落里来了客人时,他才长长的出了口气。

并且从怀里掏出香水,像是浇花一样,给身上擦了一遍。

越走近吐蕃人的帐篷区,大伙脸色越变的难堪起来。

帐篷外面的吐蕃武士站成两排,一个个抬头挺胸气势非凡,颇有一种想要打架的感觉。

腰上挂着刀子的还算文明点,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极个别的甚至还故意的拿着刀子剃着脑后的汗毛。

这就是示威,赤果果的示威。

像吐蕃这种蒙昧的族群,有外人进入部落,用武力显示自己的强悍,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手段。

秦欢并不怀疑人家的战斗力,而是他明白,这群人根本不会动武。

帐篷区的武士无非就是一群演员,专门演给他们看的。

演这么一出戏,就是为了让商队潜意识里产生惧怕的心理,然后人家就可以在讨价还价中占些便宜。

这种小伎俩秦欢一眼就看穿了。

吐蕃人需要自己长期带茶叶、盐巴过来,所以秦欢不认为,他们会把自己给抢了。

如果连这点长远的眼光都没有,青岩部说不定早都消失在草原上了。

比这些武士,更让秦欢觉得可怕的是帐篷区的膻味,冲天的刺鼻,呼吸都变得困难。

他只能强忍着不适,一遍遍的告诉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一下。

头人从帐篷里面带笑容的走了出来,首先张开双臂拥抱了孟瘸子。

见到自家头人出来了,武士们很没形象的撤走了。

只到这会,猴子才算彻底放下心来。

接着,在孟瘸子的示意下,除了留下看管货物的,其他人全部跟着进了帐篷。

喝过一轮酥油茶后,没有寒暄,头人直接让摆弄火塘和酥油茶的女人们撤了下去。

秦欢很识相的给老马使了个眼色,然后老马提着一小袋石盐,就送到头人面前。

这是样品,当然也是给头人的见面礼,秦欢自然还没小气到,连一小袋石盐都要跟人家收钱的地步。

矿盐和盐巴最大的区别,在于矿盐更加的精纯。

秦家的石盐现在都是经过两道化学反应提纯。

比起粗糙蒸煮便晒干的盐巴,有着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

石盐不仅咸味够重,而且亮白亮白的,就像大山上的雪粒子一样。

反正来吐蕃之前他就想好了,他要用石盐的优势,降维和盐巴竞争。

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价格由他说了算。

吐蕃属于高海拔的地区,盐业资源都很少,再加上他们的主食多为牛羊肉。

牛羊肉这种东西,不加盐几乎难以下咽。

如果谁能吃三天的白水牛肉,那绝对是偏执狂。

再说了,古人都迷信的认为吃盐是长力气的,吐蕃人也不例外。

“少爷,扎木头领问我们的盐什么价。”孟瘸子问道。

“告诉他,三斤盐换一头牛或者三只羊。”

孟瘸子还在寨子时就听说少爷要来吐蕃做生意,据说还要用三斤盐换一头吐蕃人的长毛牛。

他跟吐蕃人做了快十年的生意,从来都是用铜钱交易。

吐蕃人难道脑子坏了?会用一头价值五十贯以上的牛,来换取三斤盐。

孟瘸子很疑惑,可见到自家少爷坚定的表情,他还是将信将疑的翻译给扎木头人听。

“少爷,他说贵了,而且他还问之前都用铜钱交易的,为什么这次变了。”

对于为什么更换交易物,商队出发前就想好答案了。

原因就是跟青岩部交易完以后,他们还要继续往北走,所以换成牛羊方便携带。

至于扎木为什么觉得三斤盐贵了,他倒是没弄懂。

“哦,难道你没告诉他,这是石盐,咸味比盐巴要浓,吃了力气更长力气。”

“说了的少爷,他说我们的盐确实是不错,但就是贵了。”

秦欢有点想不明白了,不是说吐蕃人的牛羊不值钱吗。

面对要好于盐巴的石盐,怎么这个扎木头领居然不为所动呢。

难道是信息错误,还是史料记载出错?

孟瘸子也很无奈,根据他的经验,如果是他来做这笔生意,肯定能多卖一些铜钱。

但现在少爷很坚定的要三斤盐去换人家一头牛,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问问他,一头牛换想换多少。”秦欢不死心,他总觉得对方应该是在讨价还价。

孟瘸子翻译完以后,得到答案后,情绪非常激动“少爷,少爷……”

还好秦欢赶紧瞪眼制止了他,这才让他稍稍恢复理智。

“少爷,扎木头人说,一头牛要换五斤石盐,或者三只羊换五斤石盐。”

“我勒个去。”秦欢也是有点激动。

这个扎木头人果然是在讨价还价,三斤也好,五斤也罢,对于能大量产石盐的秦家,根本不是什么事。

压制住狂喜的心情,秦欢若无其事的说道:“告诉他,最多四斤盐换一头牛,要不然我们就找别的部落交易。”

“额……”孟瘸子脑子有点不够用。

原以为少爷听见五斤盐会立马同意,结果愣是没想到,少爷居然还要再砍价。

不是说少爷是败家子吗,还有抠门的败家子?

孟瘸子脑子有点不够用了。